辛巖
摘 ? ?要:在美術教學中,兒童往往對美術史的內(nèi)容不感興趣,學校雖對美術史的教學很重視,增加教學內(nèi)容以及延長教學時間,但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從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培養(yǎng)兒童對美術史的興趣。
關鍵詞:美術史;興趣;想象力
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兒童對美術史的興趣
在以往的美術教學中,兒童對美術史的部分,總是提不起興趣,但學校對美術史的教學依然很重視。美術史的部分主要出現(xiàn)在小學和中學階段的美術課教學中,美術史的部分安排在教學初期部分,這一部分在美術書中占三到四頁,通常需要兩個星期的時間來講授這部分內(nèi)容,但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學生對這些碎片式的知識提不上興趣,整個教學過程過于無味。多數(shù)學生喜歡多動手的實踐課程,對于純理論的知識美術老師多半也是看著圖片,把圖片中的基本內(nèi)容講授給學生,學生很難與老師互動并參與到教學之中,導致學生對美術史喪失興趣。由于學生年齡較小,對中國美術史和西方美術史了解甚少,對初學的學生來講,美術上的圖片僅僅是圖片而已,在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喜歡聽故事,故事是要有線索的,而美術教學恰恰忽略了這一點。
一、以時間來作為主線來講述歷史
人們對生活的創(chuàng)造力,來自于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從古代的記事開始,巫師就會在巖壁上畫上人類征服不了的野獸。然后對著這些野獸進行各種宗教活動來詛咒這些人類戰(zhàn)勝不了的生物,就像孩子們常玩的游戲一樣,比如畫個“圈圈詛咒你”。在這一活動中,人類的精神得到了壯大,得到了自信。因此,在美術史的教授過程中,要多取材于兒童生活中會出現(xiàn)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有趣事件,來吸引兒童們的注意力。
二、用故事的形式為孩子講述歷史
孩子處于幼兒和少兒時期,對繪本故事很感興趣。也就是配圖的故事,那我們在教受的過程中,要把圖片配上故事講給孩子們聽。外國美術史中,原始壁畫到古希臘文明就有很多的令人震驚的古文明奇跡并且配有奇跡的故事。例如帕特農(nóng)神廟有多大用現(xiàn)代的體育場來比較再配以雅典城的守護神故事正好與這時孩子喜歡崇拜關聯(lián)起來,讓他們崇拜古希臘文明的偉大。接著就可以關聯(lián)古羅馬時期的偉大建筑。同時可以把這些偉大建筑出現(xiàn),使出現(xiàn)的一些故事講給孩子們聽如角斗士的故事。這樣,我們就把歐洲文明的兩個重要時期,用故事的形式,案時間的線索把它們串聯(lián)起來。我這樣串聯(lián)的目的,是讓孩子在頭腦中建立一個時間線。這一時期的文明對于整個歐洲的發(fā)展很重要。介紹這一時期目的是為了以后對中世紀時期的落后,以及文藝復興時期的文明再次發(fā)展做對比。這一個大的時間線可以串聯(lián)出許多畫家及其作品。與此同時,還可以并聯(lián)時間線,就是把中國的古代史一起并聯(lián)進去,并且可以和歐洲的文明進行對比。歐洲的早期文明領先于東方,在什么時間趕上并且超過,那就要通過大量的,藝術作品的對比來進行說明。比如說古希臘人在用多里邊么先進的器物的時候,這個時候東方人再用什么樣的東西。古羅馬人在修建。寬闊的大馬路的時候,東方的街道是什么樣的西方的蘇格拉底,柏拉圖在講課時候是什么樣的環(huán)境,我們的孔子和孟子將的東方大圣人在講課的時候是什么樣的氛圍。這樣孩子們在頭腦中記得就是這個故事發(fā)生的時間點,而不是把好多時間點串聯(lián)起來,孩子對那些時間點的抽象概念會不感興趣。不同時間連貫起來。這樣孩子們就會把單純的時間概念,變得具體,而不再是那樣抽象,覺得晦澀難懂感興趣。
三、借助孩子們自己的口來對比不同時期的作品
在講課的過程中,鼓勵孩子們多用語言來參與到教學討論之中。老師多提問,多鼓勵。在給兒童講課的時候,互動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參與到整個美術史的課程之中來,讓孩子感受到他們不僅僅是一個看客,而是發(fā)表評論的參與者。我們是按照時間的線索來介紹美術史的內(nèi)容。所以在講授的過程中,可以把不同時期的東西進行比較。前期學過的內(nèi)容,孩子們已經(jīng)有一定的印象,所以可以自發(fā)地進行比較。例如,唐代的《簪花仕女圖》中,畫面穿著薄薄的絹紗服飾的宮女妃嬪,可以對接于哪一時期前期欣賞過的名畫中,美女穿著的服飾?經(jīng)過老師的提示,他們會想起。西方美術史中最輝煌的那一段歷史中的人物穿著都是非常華麗的,然后把思路可以延伸到奢華的古羅馬,其中貝古城壁畫中那些栩栩如生,穿著飄逸綢緞薄紗的美女身就和唐朝的夫人們很像。我們在講文藝復興時期的圣母畫時圣母的頭上就會帶著薄薄的透明的白紗,以及身著的衣服,也都是華麗的絲綢和透明的蠶絲。這一時期的繪畫就又可以引導孩子們對前一段時期的服飾進行對比。小學二年級以上的個別孩子喜歡記筆記,可以按照孩子自己的聽課方式,把聽到的東西講出來記起來,很難想象記筆記這一過程都是自發(fā)的。
四、歷史中的名畫根據(jù)知名度來引導孩子記憶
歷史中的名畫以及有名的建筑,雕塑等美術作品,孩子們不是一無所知。我們要對不同的美術作品,有目的、漸進式的介紹。例如很多小學生對蒙娜麗莎這幅畫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有的人可以講出小故事,有的人只是知道名字,但這與同一時期其他的油畫在孩子們中的知名度是不能比的。這就是一個很好的點,我們可以通過這個點輻射到一個面。例如,達芬奇的老師是誰?他的畫是什么樣子的?達芬奇老師又有哪個非常有名的學生,他們的畫是什么樣子的?達芬奇這個人又有哪些對手?他們之間又會引出那些小故事來。從而可以引導出來一系列名畫以及畫家。
非常有名的巴黎圣母院被燒了,從而引出歐洲建筑。古希臘、古羅馬時期最著名的是宗廟建筑其他的藝術形式也都是圍繞著他們來發(fā)展的,那么到了下一個時期,宗廟會變成什么樣子呢?這樣就會引出中世紀的教堂,教堂有很多,在歐洲大部分以及歐洲的東部,亞洲的西部,他們又有什么樣的區(qū)別?從這一個點上,孩子們的記憶就可以引申出好多的知名建筑。這些著名的建筑又都是一些點。故宮,大家都知道,孔廟有的小朋友去旅過游,各個城市大家都會有比較有名的廟宇,這些又可以進行引導,讓孩子們對東方的民族建筑感興趣,從而發(fā)現(xiàn)東西方建筑的不同。
五、想像力邁開想象的大門
在整個美術史的講授過程中,讓學生們?nèi)谌肫渲?,有所感悟,教師們可以制定一些繪畫主題,使課程內(nèi)容更加豐富有趣,發(fā)揮想象力畫一個那個時期的建筑吧,或者你生活在那個時期會把自己打扮成什么樣子呢。讓我們設計一款古希臘風格的陶罐吧,把這些作為課程的延續(xù)會讓學生的設計更有靈感,我們的引導也是對設計思維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姚思點.淺談新時期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特點.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報.2014年2月
[2]、王勝彩.高絲美術教育與中小學美術教育脫節(jié)原因探求.安徽文學(下半月).201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