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興玉
【摘 要】目的:分析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的運用。方法:將10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為常規(guī)組、路徑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路徑化護理。結果:路徑組急救效果及滿意度優(yōu)于常規(guī)組(P<0.05)。結論:臨床護理路徑可為急性心梗患者的急救提供良好支持。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19)11-0038-01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105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ere divided into routine group and path group, and routine nursing and pathological nursing were implemented. Results: The first-line effect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path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an provide good support for first aid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Keywords】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first aid effect
前言:作為一類常見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對急救工作的要求較高,如未能及時干預,患者可能產(chǎn)生不良預后,甚至造成死亡。護理工作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效率存在密切關聯(lián)。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具有系統(tǒng)化特征的護理方法。為判斷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本研究主要針對105例患者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于2018年4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jù)護理方法的異同,分成常規(guī)組(51例)和路徑組(54例)。常規(guī)組男29例,女22例;年齡(48.5±10.4)歲。路徑組男32例,女22例;年齡(48.6±10.5)歲。差異不顯著。
1.2 方法
常規(guī)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路徑組推行臨床護理路徑護理:(1)編制護理路徑表。以急救時間、急救護理措施為依據(jù),編制路徑清晰的急救護理路徑表。具體內(nèi)容包含:院前急救:到達現(xiàn)場后,2min內(nèi)完成患者病情的初步評估;1min內(nèi)開放靜脈通道;2min內(nèi)給予患者吸氧干預。盡量控制轉(zhuǎn)運時間,保障轉(zhuǎn)運安全。到達急診科后,按照10min時間標準,開展各項急救護理工作。1min內(nèi)完成癥狀及病情評估及分診工作。3min內(nèi)給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心電監(jiān)護;入院5min內(nèi),開放靜脈通道;8min內(nèi),完成標本采集及相關體征監(jiān)測(如心肌酶學、凝血功能等);10min內(nèi),給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硝酸甘油,結合其癥狀確定是否做復律、除顫等準備。(2)實施路徑化護理。嚴格按照護理路徑表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項急救護理工作的時間、護理質(zhì)量要求,開展護理工作,以保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效率。(3)路徑優(yōu)化。根據(jù)護理路徑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護理中的實踐應用效果,確定路徑表中的不合理部分,結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要求,重新優(yōu)化路徑表中的相應部分,以確保其在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中發(fā)揮出良好作用。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以SPSS22.0軟件統(tǒng)計。P<0.05:差異顯著。
2 結果
常規(guī)組急救有效率與滿意度,均低于路徑組(P<0.05)。
3 討論
結合既往急性心肌梗死管理經(jīng)驗可知,這種冠心病的具有典型的病情進展迅速特征。發(fā)病后3小時,患者的冠狀動脈閉塞壞死區(qū)可擴展至三分之二,并帶來一系列不良影響[1]。護理工作作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工作的必要配合,其與急救效率存在密切關聯(lián)。這一狀況對急救護理方法的選擇提出了較高要求。
臨床護理路徑要求護理人員根據(jù)護理工作的要求,制作包含明確時間要求及護理質(zhì)量要求的路徑表,將這一工具作為后續(xù)護理工作的基本參照,以保障護理質(zhì)量。將其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工作,路徑化護理可按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效率要求,運用路徑表改善護理人員的培訓、管理質(zhì)量,確保其能夠發(fā)揮出良好的價值。
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價值為:(1)保障急救效果?;诩毙孕募」K赖牟∏檫M展迅速特征,引入臨床護理路徑后,這一護理方法可縮短各項護理工作的耗時,促使心肌梗死患者在最短時間范圍內(nèi)得到救治。(2)改善滿意度。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滿意度水平,主要受到需求滿足狀況、急救效果等因素的影響。臨床護理路徑的引入可消除由上述因素帶來的不良影響,進而保障心肌梗死患者的滿意度狀況。本研究證實:路徑組滿意度96.30%,高于常規(guī)組(P<0.05)。
綜上所述,宜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護理中,推行路徑化護理。
參考文獻
[1] 李小華,彭莉.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的效果觀察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7,8(10):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