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燕燕
摘 要:利用小組合作,能讓學生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更積極融入課堂,在和諧輕松的學習中提高合作意識,增加交際經驗。本文結合實踐教學,從合理劃分小組、規(guī)范小組制度以及組織課堂活動等方面著手,探討小組合作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小組合作;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創(chuàng)新了很多教學方法,小組合作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種。將小組合作運用到小學語文口語交際的教學中,加強了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有效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但是,筆者在授課中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如小組組建不合理,學生參與度不高,教師評價單一等,這一系列問題導致教學效率和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師可以從分配小組成員、規(guī)范小組制度以及指導小組活動等方面入手,找準落腳點,相應施策。
一、科學小組分配,重視個性差異
我們要承認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尊重差異、善待差異,為此,對小組成員的合理分配,需要依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
比方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操練打電話。傳統(tǒng)課堂或是同桌互打,或是前后桌四人兩人打,兩人提出建議,都是在座位“蘿卜坑”的基礎上組合成的。這樣的組合方式忽視了學生個性特征,只不過是優(yōu)秀的學生取代了教師的位置。
倘若從組員性別、能力范圍、家庭背景、組員個性等角度考慮,在課前提前分好組將產生不一樣的效果。首先,兩男兩女四人一組,男女混合,豐富小組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視角,讓多視角碰撞出多思維。其次,家庭背景差異大進行組隊,在打電話交流中會產生更多現(xiàn)實問題,如信號不好,需要轉述等,而問題會促進思考。再者讓口頭表達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等能力不一的組合,有助于組員們的全面發(fā)展。最后個性活潑和內向的進行組隊,提高成員參與度。
總之,成功的合作小組并非簡單的人員疊加,而是要形成互補關系,發(fā)揮組內成員最優(yōu)化,整個課堂也將變得活潑。
二、規(guī)范小組制度,提高教學效率
實踐證明,課堂常規(guī)會直接影響學習效果。以往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常有學生混水摸魚,并沒有參與學習交流。為此,規(guī)范小組制度,對合作學習進行整體設計,讓學生們在規(guī)范中積極進行學習交流勢在必行。
比如在《打電話》教學活動中,老師設定了三個情境:打電話約同學星期天去學校踢足球;生病了,打電話問同學作業(yè);打電話通知同學明天的唱歌比賽取消,四人小組自由選擇對象和情境,規(guī)定兩人在打時,另兩人為記錄員,對他們之間的對話進行記錄和評價;打完一個,可以換一個人繼續(xù)打。這樣,于小組而言,學生保留選擇合作對象、任務內容的自由,同時又必須擔任其中之一的角色,使得組內成員充分討論,互幫互助,又能使每位學生都在小組內部發(fā)揮著自己獨特且重要的作用。于課堂而言,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指導小組活動,加強師生交流
沒有教師的組織、指導、促進,難以保障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因此教師必須要發(fā)揮作用,除了積極引導學生明確組內分工,還要讓使學生掌握合作學習的方法。
如在《打電話》創(chuàng)設了一個情境:“我想給媽媽打電話,可是撥錯了號碼,打錯了電話,我該怎么說?”讓小組合作討論,最后教師聽取結論。除了發(fā)布小組學習任務,同時還應教學合作學習的方法。在這里,筆者主要教學比較補充討論法、擇優(yōu)討論法和辯論討論法。第一種方法是讓組內選取一人發(fā)表看法,其余三人對他的想法進行補充。第二種是組員依次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之后,再討論最優(yōu)答案。第三種針對不同的看法進行互相說服,最后選擇答案。
除此之外,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也應進行指導,加強和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在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下,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四、測評小組表現(xiàn),促進高效合作
通過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能提升組員的學習動力,這是因為一個合理的評價機制能使學生認識到合作學習的價值和重要性,通過對評價的關注,進而積極改正,能大大提高小組學習效果。
在《打電話》的小組合作學習中,筆者運用了“活動評價單”。對自己和他人的表現(xiàn)以加星的形式進行評價,即進行“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我們也擴充評價主體,把“師評”擴充為包括“互評”和“自評”的“生評”充分調動學生小組合作的積極性,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效能。同時,對評價內容也進行了“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前者主要是態(tài)度評價,后者主要是對完成的任務指標進行評價,比方對電話內容表述清楚、電話禮儀到位等。
以“活動評價單”為媒介,引導學生在活動中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進而評價學習,讓合作更高效。
肯布蘭查德曾說:“我們中沒有一個人像我們一樣聰明。”這就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小組合作學習是組員獲得激勵和創(chuàng)造的源泉。通過我們對小組合作學習的不斷實驗和探究,相信定能推動素質教育的實踐,促進學生長遠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卜中海編著.怎樣進行合作學習 [M]. 銀川 :寧夏人民出版社,2017.
[2]李銀山.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考試刊,2016(17):84-85.
[3]楊權友.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與調控 [J]. 科教導刊(下旬).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