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化學教學中,由于學生思維能力與理解能力的不同,會造成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導致學生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問題。本文以小班化教育中對學習困難學生的輔導方法為研究對象,對此進行全面分析,希望給相關人員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小班化教育;學習;困難;學生
在初中教育中,無論是傳統(tǒng)的普通班級教學模式,還是小班教育,學生之間總會存在一些差異,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之間的差距也會越來越大。利用小班化教學模式,可以解決學困生的問題,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中,并拉近與其他學生之間的距離。本文就小班化教育對學困生的輔導方法進行分析。
一、優(yōu)生帶差生,共同進步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利用小班化教育中優(yōu)生帶差生的方法進行課堂教學,能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瘜W作為初中教育的一門學科,影響學生學習質量問題的原因就是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不好,沒有意識到化學學習的樂趣,因此不喜歡學習,并且不愿意投入學習中。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將學習好的學生與學習困難的學生分為一組,讓優(yōu)秀的學生輔助學困生學習知識。通過日常的督促與幫助,提高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學習,提高綜合能力。當教師將學生分組后,可以讓學生自主制定學習的計劃,由優(yōu)等生輔助學困生制定計劃,并通過兩者的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在小班教育中,這一方法是比較有效的教學手段之一,不僅可以提高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可以使優(yōu)等生在幫助學困生的過程中提升基礎能力與學習能力,有利于兩者共同發(fā)展。
二、小組討論,提高學習熱情
小組討論方法的應用,可以反映出集體的力量,能夠有效解決學困生在學習中的問題。為了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更好地學習化學知識,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基礎情況進行科學分組,將不同基礎的學生分為同一個小組,讓學生以優(yōu)勢互補的方式學習知識。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可以展示學生的優(yōu)勢,讓學生自由討論分析,展示自己對學習內容的想法。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活躍學生思維,使學生在討論中不斷提升認知水平,讓學困生有更多發(fā)揮的空間,以此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能力。例如,《化學反應中的質量守恒》學習時,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方式進行質量守恒教學,將實驗過程與實驗方法告訴學生,并將準備好的實驗儀器發(fā)給學生,讓學生自由設計實驗,探究化學中的質量守恒,正確認識這一知識點。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得到提升,對知識的理解也更加透徹。
三、問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問題教學,是提高學困生思維品質與學習欲望的有效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差異,采用層次問題教學方法進行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中,化學學習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從而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問題設計的過程中,要考慮學生的個性與差異,設計有層次的問題,使學習困難的學生也參與其中,以此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通過課堂問題,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化學學習中,并在探究過程中感受化學實驗、解決問題的魅力,以此提高學習效果。
總之,在中學化學教學中,通過優(yōu)生帶差生、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提問的方式,解決學習困難的學生在知識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能力與思想認知得到提升,為后續(xù)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奠定基礎。
(責編? 楊 菲)
參考文獻:
[1]李登俊. 提高學困生化學學習效果初探[J].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5(Z2).
作者簡介:劉濤(1978.8-),男 ,漢族,山東淄博市人,本科 ,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