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進進
摘要:隨著國家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層面、義務段音樂課標引領層面和浙江省中小學音樂學科教學建議層面的展開,中小學生音樂素質評價逐步走向規(guī)范化和精細化,通過音樂科學的課程評價,有利于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增強學習的信心和動力,促進課程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關鍵詞:音樂素養(yǎng) ? “測評” ? 知識點 ? 音樂評價
中圖分類號:J6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17-0121-02
一、背景分析
為了響應區(qū)教育局“倍速追趕,基本達到寧波主城區(qū)教育水平”的號召,音樂學科的教學也至關重要。為了更好地與寧波大市綜合素質測評接軌,我區(qū)在今年的音樂綜合素質測評工作上邁出了較大的步子:一是把初三綜合素質測評的時間從來年的4月中下旬提前到了今年的10月份,從時間上為寧波的綜合素質測評抽測做好準備;二是從題型上做了調整,在去年的基礎上刪減了“分析題”,增加了選擇題和判斷題的題量和分值,盡可能地向寧波新一輪綜合素質測評靠攏。由于目前不僅從時間上提前了近半年,更是從題型上有了較大變動,因此,為了更好地向明年的新測評接軌,找出新變化后測評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特借助2017年的測評分析以此來對照今年的綜合素質測評結果,以期望為我區(qū)制定下一步音樂教育教學發(fā)展規(guī)劃提供科學依據(jù),現(xiàn)將兩年的測評相關數(shù)據(jù)分析如下。
(一)填空題分析
表1:知識點掌握程度
表1顯示:
2018年比2017年在這幾類知識點得分率呈現(xiàn)上升趨勢。今年的測試中,填空題知識點延伸至了單項選擇題中。第10題、14題、16題均分別考查了上述知識點。表明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的。因此我們必須從填空題的角度加以練習和關注,以期提高上述相關知識點的得分率。
(二)聽音記譜分析
表2:聽音記譜得分率統(tǒng)計表
表2是聽音記譜得分率和滿分率統(tǒng)計情況,本大題是聽記題,也就是聽音記譜,分兩塊內容,第1小題是聽五組旋律音程,每組包括一前一后兩個音,其中一個音已寫在括號中,請聽記出另一個音。第2小題是根據(jù)所提示的旋律,聽記出其余三個小節(jié)的旋律。
縱觀兩年的對比分析,本學年度均呈現(xiàn)下降趨勢,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師在對于這一塊內容上存在“教學盲區(qū)”,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學生音樂聽記與識譜能力亟待提高。這也正是下階段調研和教研工作刻不容緩的一項重要內容。
(三)問答題分析
表3:問答題得分率統(tǒng)計表
該大題是聽音樂作品,根據(jù)音樂要素(力度、速度、音色、節(jié)奏、旋律、曲式等),談談你對該樂曲的理解和感受。請用文字表述(100字)。這一大題的音樂是選自課外教材內的中外音樂經(jīng)典作品,要求學生能根據(jù)所播放的音樂分析作品,結合音樂要素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這一題型,在寧波的抽測數(shù)據(jù)中反映出,我區(qū)被抽測的學校學生得分比重還是比較高的,具有一定優(yōu)勢。但隨著測試的繼續(xù)推進,這道題目的弊端也逐漸呈現(xiàn),那就是“模板化”的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禁錮了學生的音樂想象與思維,也正是出于這個考慮,寧波大市音樂抽測將刪減這一道題目。我區(qū)正是從這一角度出發(fā),今年提前于寧波大市對此題進行了刪減。
(四)判斷題分析
表4:判斷題得分率統(tǒng)計表
表4是判斷題的得分統(tǒng)計表,這部分內容主要是初中學段音樂欣賞與基礎知識內容,考量學生基本音樂素養(yǎng)情況??傮w情況看來,在增加了5道題量的情況下,學生的得分率不降反升,這也說明了學生對相關概念性的音樂常識掌握程度有所提高。
二、反思與建議
(一)調研層面:根據(jù)分析報告,召開初中音樂綜合素質測評工作質量分析會議,制定具體調研方案。按模塊進行分解任務,并定期進行跟蹤調研,跟蹤質量分析。
(二)學校層面:加強音樂教師工作責任心和工作態(tài)度等方面的引導,同時保障音樂教師的正當合理權益,給予音樂教師在學校的“學科話語權”。
(三)教師個體層面:加強初中音樂教師本體性知識培訓和測查,進行音樂專職教師專項技能培訓和摸底測查,了解音樂學科群體專業(yè)知識基礎,為音樂學科建設提供依據(jù)。結合音樂學科特點,組織開展音樂教師專項技能調研式測試。
(四)課堂教學層面:
1.關注音樂教學的內核。即基于音樂聽覺經(jīng)驗,指向音樂基本特征的教學。聽經(jīng)典、唱合唱,欣賞和演唱是我們初中音樂教學領域最重要的兩大塊,建議聽中外經(jīng)典音樂作品時,教師要舍得花時間給學生大段大段的聆聽,不要碎片化的處理,學生對于音樂作品的感知需要完整性。演唱,必須要加入合唱,發(fā)展學生縱向的音樂聽覺思維和多聲部的團隊合作意識。在這兩大塊教學中切忌用背誦記憶來代替聆聽體驗,我們必須走出這樣一個為考試而考試的誤區(qū)。
2.課堂上應該提供給學生高品質的音樂材料?;仡?001版的音樂教材,雖然絕大多數(shù)音樂作品都是精挑細選的,屬于經(jīng)典級別的作品,但其配套教學資料中所提供的音樂音響,卻并非是高品質的。這一問題,在新版的音樂教材配套資料中,已得到了很大改進,不但ROM光盤中的音質得到了提升,而且還另附了一套音樂CD,以確保音樂教材音像制品的錄制音質。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聽辨演奏演唱形式、人聲樂器音色及各種配器等。
3.把握音樂中的情感體驗。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這是音樂區(qū)別與其他學科的重要特征。比起文學等其他學科,音樂在抒情性上,更直接,更深刻。音樂的節(jié)拍、節(jié)奏、速度、力度、音區(qū)、音色、旋律、和聲等要素,與人的情感體驗、情緒反應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通常,快速的、緊湊的、較強的、上揚的音樂,總能與愉快、活潑、熱情等情緒相對應。反之亦然。但音樂中的節(jié)奏律動、旋律起伏、調性轉換等,并非對應某種確切的情感,即音樂表達情感通常是模糊的、不確定的。對于如何正確把握音樂中的情感體驗的問題,吳斌先生給出了三個原則:音樂是有情感的;音樂中沒有確定的情感;音樂的情感,是聽賞者個體被喚起的情感,它允許在不同個體中有不同的體驗。
4.樂器進課堂。這是針對提高學生聽音記譜能力而提出的一條建議。其實小學四年級開始就有課堂樂器演奏這塊內容,初中可以繼續(xù)延續(xù)并逐步強化,采用課內課外相結合的方式,課堂內設計課前五分鐘的豎笛訓練,適當加入單音、音程的聽辨和旋律片段的視唱與記寫,課外教師可以布置教材內學唱過的歌曲供學生進行吹奏,也可組織小型的課堂樂器獨奏、合奏比賽,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傊Q笛進課堂既有助于學生建立音高、鞏固音準,還能逐步過渡到視唱旋律、學記曲譜。
(五)音樂素質評價路徑層面:評價測查,立體多元,探索音樂素質評價新路徑。近年來我區(qū)對義務段學生音樂素養(yǎng)評作了新的探索和嘗試,如采用樂器演奏的形式,對義務段四年級和七年級學生,進行了課堂樂器演奏項目的抽樣測查。主要測查內容為音階吹奏、樂曲演奏和旋律視奏,測查中發(fā)現(xiàn)學生音階吹奏和樂曲演奏在音準、節(jié)奏和流暢性等方面都比較好,但是旋律視奏情況不容樂觀,識譜能力亟待加強,下一階段對測查結果做具體分析,并結合教學研究對學生樂器演奏與識讀樂譜這兩塊內容形成相關建議。通過樂器測查,采用2+1(2為演唱和欣賞,1為演奏)的音樂學習方式,在合力提升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音樂綜合能力的同時探索音樂素質評價新路徑。
(六)教育行政層面:音樂學科是專業(yè)技能型非常強的一門學科,長期存在的“非專職”音樂教師的教學現(xiàn)象,不僅從學時上無法保證,更是從專業(yè)知識的傳授上無法滿足學生的求知需要。因此,教育主管部門應對中小學專職音樂教師進行核編,保障專職音樂教師編制充足,從音樂教育的源頭抓起。
參考文獻:
[1]朱志勇.教育研究方法論范式與方法的反思[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5,(01).
[2]葉純之.音樂美學十講[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16.
[3]梁華.加強音樂學業(yè)監(jiān)測 提高課堂教學質量[J].音樂天地,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