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麗麗
棗莊礦業(yè)集團棗莊醫(yī)院康復科,山東棗莊 277101
妊娠期高血壓為產科疾病,通常發(fā)生在妊娠20周以后,臨床主要癥狀包括水腫、蛋白尿、血壓升高,隨病情加重會表現出頭痛、抽搐、昏迷等不良癥狀,若未及時醫(yī)治,則可造成多臟器衰竭,增加孕婦、胎兒死亡率[1-2]。目前,臨床針對該疾病治療以降壓為主,除此之外,合理的護理干預對疾病的轉歸亦起到促進作用。為探究優(yōu)質護理的效果,該院選入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8例妊娠期高血壓患者設定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采集該院婦產科兩收治的108例妊娠期高血壓患者,選入標準:經臨床檢查確診,依據《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治指南》[3]符合妊娠期高血壓診斷標準,單胎妊娠,患者、家屬知曉研究,自愿參加,簽訂同意書。排除標準:原發(fā)性高血壓、子癇、妊娠合并癥、血液或免疫疾病、精神疾病、肝腎功能病變等患者。按不同護理方案分兩組,觀察組54例,年齡23~34歲,平均(26.72±2.11)歲,孕周 24~38 周,平均(30.34±2.14)周,體重 53~76 kg,平均(60.55±4.36)kg;對照組 54例,年齡 22~37 歲,平均(32.42±2.26)歲,體重 55~75 kg,平均(60.74±5.11)kg。兩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比較性。該院倫理會就該項研究準許。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為患者做妊娠期高血壓知識宣教,密切監(jiān)測患者體征,定期測定胎心、胎動,指導科學飲食,控制攝鹽量,監(jiān)測尿蛋白水平,遵醫(yī)囑指導用藥。觀察組行優(yōu)質護理:①健康教育。醫(yī)護人員定期舉辦健康講座,利用多媒體、手冊為患者普及疾病知識,并介紹治療、護理及預防等方法。②心理護理。護士積極與患者交流,了解其心態(tài),分析負面情緒來源,予以針對性疏導。告知患者疾病可控制,積極配合醫(yī)護工作能保障胎兒健康。分享成功治愈案例,強調良好心態(tài)的重要性,協同家屬予以患者關心、愛護。③行為干預。要求患者睡眠充足,避免勞累、熬夜;指導正確臥床姿勢,告知患者多飲水,保持排尿正常;適量運動。④飲食護理。建議患者清淡飲食,禁食刺激、難消化食物,多食果蔬,加強蛋白質、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補充,控制攝鹽量,4.5 g/d,遵循少食多餐原則。⑤藥物護理。護士嚴格限定硫酸鎂用量,加強患者用藥后巡視,控制靜滴速度,定時監(jiān)測體征。⑥并發(fā)癥護理。護士注意子癇并發(fā)癥,對于抽搐者安置安靜病房,及時清理昏迷者呼吸道異物,頭偏一側,遵醫(yī)囑指導患者服藥降壓、利尿、解痙藥物。⑦導樂分娩。助產士全程陪伴患者分娩,營造溫馨氛圍,指導患者拉瑪澤呼吸法,必要時播放舒緩音樂,安撫患者情緒,視情況安排家屬陪產,鼓勵、支持患者。⑧產中護理。第一產程密切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宮縮、胎心,注意產程進展;第二產程觀察血壓、胎心;第三產程,在娩出胎兒后靜注宮縮素。⑨產后護理。協助患者翻身,觀察子宮復舊、惡露,加強患者個人衛(wèi)生清潔。
觀察兩組血壓水平、心理狀態(tài)及妊娠結局。心理狀態(tài)采用Zung所制焦慮(SAS)及抑郁(SDS)自評量表評定,SAS評分分界值為50分,輕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70分;SDS評分分界值53分,輕度53~62 分、中度 63~72 分、重度≥73 分[4]。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統計該研究數據,正態(tài)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后血壓水平有所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血壓水平比較[(±s),mmHg]
表1 血壓水平比較[(±s),mmHg]
組別 收縮壓 舒張壓觀察組(n=54)對照組(n=54)t值P值110.23±6.02 130.45±4.43 19.879 6<0.05 80.34±3.11 98.45±3.54 28.242 5<0.05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后的SAS及SDS評分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心理狀態(tài)比較[(±s),分]
表2 心理狀態(tài)比較[(±s),分]
組別SAS SDS觀察組(n=54)對照組(n=54)t值P值40.21±4.21 53.24±3.56 17.366 8<0.05 41.09±3.26 55.87±3.12 24.069 2<0.05
表3 妊娠結局比較[n(%)]
觀察組護理后自然分娩率75.93%相較于對照組50.00%高,剖宮產率5.56%相較于對照組25.93%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母嬰并發(fā)癥幾率9.26%相較于對照組24.07%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妊娠期高血壓發(fā)病與貧血、肥胖、多胎、羊水過多等因素存在密切聯系,從而誘發(fā)全身動脈痙攣,引起抽搐,危害腎功能,病情嚴重可造成子宮血管痙攣,從而減弱胎盤功能,導致早產、胎盤早剝、胎兒窘迫、產后出血等并發(fā)癥[5]。通常,臨床采取降壓、利尿、鎮(zhèn)靜、解痙等措施治療,但臨床護理也至關重要。優(yōu)質護理是將各種能產生積極效應的護理元素集中化,以完善護理,保證護理質量,降低疾病風險[6]。在該次研究中,該院對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的SAS評分(40.21±4.21)分及SDS(41.09±3.26)分相較于對照組評分更低;這與孔繁柯[7]研究結果相似,觀察組干預后SAS評分(40.41±4.18)分、SDS 評分(40.16±1.65)分均較對照組低,可見,優(yōu)質護理能緩解妊娠期高血壓患者負面情緒,保持良好心態(tài)。分析原因可能為:負面情緒能刺激交感神經興奮,致使兒茶酚胺、腎上腺素大量產生,收縮微血管,從而增加外周阻力,引起血壓上升[8]。因此,護士積極做好患者心理指導工作,積極與患者交流,了解其心態(tài),分析負面情緒來源,予以針對性疏導,告知患者疾病可控制,減少患者內心擔憂,并分享成功治愈案例,增強患者治愈信心,同時強調良好心態(tài)的重要性,讓患者積極保持樂觀心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同時,護士協同家屬予以患者關心、愛護,以安撫患者情緒,減輕精神壓力[9]。另外,護士積極做好疾病宣教,為患者講解疾病知識,糾正錯誤觀念,減少內心顧慮,積極面對疾病,減少負面情緒[10]。該研究顯示:觀察組護理后收縮壓(110.23±6.02)mmHg、舒張壓(80.34±3.11)mmHg 相較于對照組低,說明優(yōu)質護理能降低患者血壓。除上述心理護理外,有效的行為護理也能促進血壓下降,護士囑患者保持充分休息,避免勞累、熬夜,以免影響子宮血流量而造成血壓升高;指導患者適量運動,控制血壓;在飲食上,護士嚴格控制患者每日攝鹽量,以免影響血壓[11-12]。該研究亦顯示:觀察組護理后自然分娩率75.93%相較于對照組50.00%高,剖宮產率5.56%相較于對照組25.93%低,觀察組母嬰并發(fā)癥幾率9.26%相較于對照組24.07%低;提示優(yōu)質護理能保證妊娠期高血壓患者良好妊娠結局??紤]為助產士全程陪伴患者分娩,指導患者拉瑪澤呼吸法,必要時播放舒緩音樂,安撫患者情緒,視情況安排家屬陪產,鼓勵、支持患者;密切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宮縮、胎心,注意產程進展,以免影響患者分娩;同時,產后加強子宮復舊、惡露觀察,指導患者個人衛(wèi)生清潔,預防產后出血等并發(fā)癥。
綜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應用優(yōu)質護理的效果顯著,既能控制患者血壓,又能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保證妊娠良好結局,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