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醫(yī)學高等??茖W校第三附屬醫(yī)院(473000)王雛鳳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8年9月治療艾滋病的74例患者為觀察對象,將其隨機分為甲、乙組,每組37例。甲組:男23例,女14例;年齡22~64歲,平均(45.9±6.3)歲;乙組:男25例,女12例;年齡23~66歲,平均(46.3±6.2)歲。所有患者都已通過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并簽有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甲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護理內(nèi)容包括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告知患者護理注意事項,采取常規(guī)治療,叮囑患者按時服藥,定期檢查等。乙組在進行常規(guī)護理后,可基于冰山理論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具體護理內(nèi)容為:(1)行為:觀察患者的行為及心理活動,糾正患者的不良行為,告知患者不良行為對自身疾病的影響。(2)應對措施:①向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介紹艾滋病的相關知識,并為患者及其家屬提供服務。②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對患者的治療方案進行科學分析,制定切實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心理護理方案。(3)感知與觀點:通過患者主訴,掌握患者出現(xiàn)負面情緒的原因,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糾正患者的錯誤觀念。對于出現(xiàn)焦慮、抑郁情緒的患者,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促使患者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進行治療和護理。(4)期待與渴望:明確患者對疾病治療的期待,鼓勵患者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并指導患者家屬鼓勵、關心和支持患者。(5)自我:幫助患者認識自我,以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
附表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與自我效能評分差異(n,±s)
附表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與自我效能評分差異(n,±s)
組別(n=37)焦慮評分 抑郁評分 自我效能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甲組 22.4±4.2 12.2±1.8 25.9±7.4 13.2±2.1 26.3±5.2 27.8±6.1乙組 22.9±3.8 6.4±1.6 24.2±7.8 5.8±1.7 26.8±4.6 35.4±6.3 t 0.60 14.65 0.96 16.66 0.44 5.27 P 0.55 0.00 0.34 0.00 0.66 0.00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抑郁評分、自我效能評分改善狀況與護理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分析各項研究數(shù)據(jù),計數(shù)、計量資料用n(%)和(±s)表示,差異用X2和t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及自我效能評分對比 兩組患者護理前焦慮、抑郁評分與自我效能評分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乙組護理后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甲組,自我效能評分明顯高于甲組(P<0.05),如附表。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乙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7.3%(36/37),明顯高于甲組的83.8%(31/37)(P<0.05)。
艾滋病主要是由人體免疫缺陷病毒引發(fā)。病毒侵襲輔助性T淋巴細胞,導致機體細胞免疫功能損傷,進而引發(fā)嚴重的機會性感染與腫瘤病變[1]。再加上艾滋病具有較強的傳播性,且死亡率較高,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危害較大,因此,在對艾滋病患者實施抗機會性感染、抗病毒治療期間,還要選擇科學、規(guī)范的護理干預措施,以改善患者的治療預后,延緩患者的生存時間[2]。本次研究以艾滋病患者為觀察對象,對其采取不同的護理干預措施,結(jié)果表明乙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甲組患者,且其自我效能評分與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甲組,該結(jié)果說明艾滋病患者基于冰山理論下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能有效減輕其焦慮、抑郁的癥狀,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與護理滿意度。首先,基于冰山理論的個性化護理干預屬于新型的護理模式,是一種為滿足患者生理及其心理需求的全面護理干預措施。此外,個性化護理措施,能通過改善患者的病房設施條件,通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向患者講解疾病與藥物治療方面的知識,并根據(jù)患者的病情進行分析和總結(jié),制定下一步護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治療預后。因此,此次研究中采用以冰山理論為基礎,對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護理效果更為顯著,且護理滿意度更高。
綜上所述,基于冰山理論下對艾滋病患者采取個性化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其自我效能與護理滿意度,適合在臨床上進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