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棟 管建剛
【摘要】兒童不是縮小的成人。童心的內(nèi)涵不只是美好,兒童的真話不等于真相,兒童的寫作要有意思而非有意義,兒童的寫作有其內(nèi)在的生長方式。
【關(guān)鍵詞】兒童;童心;真話;兒童的寫作
【作者簡介】徐棟,江蘇省吳江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副校長,蘇州市中小學學科帶頭人,蘇州市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管建剛,江蘇省特級教師,全國優(yōu)秀教師,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江蘇蘇州215200)
成人以為兒童是按比例縮小的成人。這個錯誤就像幾百年前人們以為胎兒是按比例縮小的小小A——最初在媽媽肚子里的只是一顆受精卵,沒有腦袋沒有四肢沒有軀體,沒有半點成人的模樣。成人對兒童的誤解跟當年對胎兒的誤解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
人類的進步都與發(fā)現(xiàn)“人”本身有關(guān)。兒童不是成人的附庸,“兒童”獨立于成人存在,兒童劇場、兒童樂園只是物質(zhì)層面的發(fā)現(xiàn)兒童,兒童有兒童的思考,兒童有兒童的觀點,兒童有兒童的審美,兒童有兒童的苦惱,兒童不是容器也不是白紙,兒童具有活躍的精神生活,這幾乎是一種“天賦本能”。
兒童寫作是從發(fā)現(xiàn)兒童開始的。不承認兒童的獨立存在,用成人的眼光打量兒童,不可能有真正的“兒童的寫作”——兒童不能寫自己想寫的作文,只能寫成人想要的作文;兒童不能用自己的話寫,要用成人要的話寫;兒童不能寫心里翻騰的事,要寫成人心里惦記的事。成人管控下的兒童寫作只是成人發(fā)聲的傀儡。兒童天天在成人身邊,成人眼里卻經(jīng)常沒有兒童。成人可以隨時“左右”兒童,可以隨時“教訓”兒童,可以隨時“改變”兒童—一盡管那些“改變”是兒童裝出來的。
教室里的課表、座位表、值日表、人人崗位表都高高地貼在墻上,學校走廊里高高掛著學生的作品……那些本該以兒童為中心的內(nèi)容,都以成人的高度展示出來。兒童的缺席和缺位嚴重影響了兒童的寫作。從成人立場出發(fā)的兒童寫作,是披著兒童外衣的另一種成人寫作——成人借助兒童的筆寫出自己想要看到的東西,如此而已。
關(guān)于“童心”,“百度百科”的解釋有兩個關(guān)鍵的短句:
第一個,“孩子般的心靈;兒童般的心情”。一個完整的兒童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作文可以寫積極的一面也可以寫消極的一面。兒童的迷惘和困頓不比成人少??鞓肥悄w淺的,痛苦是深刻的。一個人對痛苦的記憶遠勝于快樂。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有傾訴和吶喊的需要。這些傾訴和吶喊的都是最好的寫作材料,這些材料連帶著寫作熱情一起燃燒。成人想當然地把“童心”等同于“美好”“純潔”“善良”“可愛”,那是成人腦海里的完美,那是成人對童年一廂情愿的誤解。每一位家長都能如數(shù)家珍地列出孩子一堆缺點。這些缺點不具有定性功能,卻可以證明童年的不完美和兒童的雜質(zhì)的存在。
第二個,“直率,純真。不帶有雜質(zhì)”。“不帶有雜質(zhì)”就是純凈,白就是白,黑就是黑,藍就是藍,綠就是綠?!爸甭省本褪遣徽f假話,怎么想就怎么說?!凹冋妗本褪乔寮儭⒄嬲\,不做作,沒有半點虛偽。兒童有陽光的一面也有陰霾的一面。兒童的情緒、錯誤、片面、負面,兒童想到了就說,這就是“直率”,這就是“純真”,這就是兒童的寫作。然而,在作文里這么“純真”“直率”的兒童很少——早被掌握評價權(quán)的成人給否了。要保留兒童的“純真”“直率”和“不造作”,就要保留兒童的“情緒、錯誤、片面、負面”,它們一體兩面,無法剝離。
成人世界里的“童心”被約定俗成為十足的褒義詞,世間一切的美好都可以收納于“童心”這個詞里。我很擔心。兒童說讀書怎么那么辛苦,兒童說為什么大人可以玩手機我們不可以,兒童說為什么我們要排隊大人卻不……種種的疑惑可不可以述諸筆端,述諸筆端后能不能被認可和接納,這些“上位問題”沒有得到解答,作文教學改革只是五十步笑五十一步。
兒童作文要“有意思”而非“有意義”?!坝幸馑肌钡膬和魑挠惺裁刺刭|(zhì),又怎么區(qū)分“有意義”?
抽煙的人認為抽煙有意思,不抽煙的人認為沒意思;喝酒的人認為喝酒有意思,不喝酒的人認為沒意思;愛逛街的人認為逛街有意思,不愛逛街的人認為沒意思。據(jù)此,“有意思”有三個特質(zhì):(1)“有意思”是個人化的,你的有意思不等于他的有意思,成人的有意思不等于兒童的有意思,兒童的有意思不等于成人的有意思。(2)“有意思”是淡化是非的。抽煙屬于“非”,癮君子卻說“有意思”。(3)“有意思”是情緒化的。情緒好,沒意思也可以有意思。不愛喝酒的人在情緒好的那一刻,完全可能喝得滿臉通紅。
“有意義”與“有意思”剛好相對:(1)“有意義”不是個人的,不是你認為有意義我認為無意義。“有意義”具有公共性。(2)“有意義”是強化是非的,“是”的提倡,“非”的反對。(3)“有意義”是理智的,不憑個人情緒。兒童作文常寫“這件事情讓我明白了”“由此我深深懂得了”,那是“有意義”的典型表現(xiàn)——后面的那個“道理”是理智的、公共的、強化是非的?!坝幸饬x”有定論,是非分明;“有意思”無定論,純屬個人喜好。
兒童作文重“有意思”。兒童作文屬“情緒寫作”,成人寫作才是“思想寫作”。思想寫作重理性,情緒寫作重感性。兒童作文隨著情緒走,兒童的情緒就是作文的中心。兒童寫:“我的爸爸是一名外科醫(yī)生,每天回家都是無精打采的樣子,媽媽很不高興”“爸爸很愛睡懶覺,我不喜歡這樣,我希望爸爸不要睡懶覺,不要經(jīng)常去加班,我希望他和我們一起的時候要開心,還要有精神,要多陪陪我們”“爸爸好像并不明白我們的心思,還是每天早出晚歸,一個電話又被叫走了,休息天就想著—直睡懶覺,連狗都討厭他。我要怎樣才能讓他明白,他是我的爸爸,而不是那些病人的爸爸”。
從‘有意思”來看,可以得滿分。從‘有意義”來看,可以不及格:爸爸為了病人,怎么可以說“連狗都討厭他”?怎么可以說“他是我的爸爸,而不是那些病人的爸爸”,救死扶傷的爸爸才是有意義的!從兒童的角度看,孩子有多愛他的爸爸,才有了這么有意思的作文。從兒童的角度看,“連狗都討厭他”一點也沒有貶義,爸爸累得回家倒頭就睡,沒時間跟狗狗玩,狗狗當然不喜歡他。“兒童心靈中有一部分始終沒有被理解而又必須被理解的東西”(蒙臺梭利),什么時候用“有意思”來看兒童作文,兒童作文的春天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