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存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發(fā)展和推動,當前小學教育中,將科學課程列為重點教育課程之一。小學階段的科學課程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和科學意識,促使學生養(yǎng)成一種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學習態(tài)度,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基礎。針對小學科學課堂設計與教學實踐展開詳細的討論和分析,從課堂教學方案設計到以問題拓展學生的思維,再到積極利用課堂評價,鼓勵學生動手動腦這三個方面進行論述。并且提出相關建議和方法,希望能給廣大教師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小學科學;課堂建設;教學實踐;實施方法
科學是一種對客觀事物的形成和存在可檢驗、可解釋的認識世界實踐方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分科而學,將各種知識和理論通過細化和分類進行設計研究,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它也是促進人類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基礎,是人類探索研究萬物本質的總稱。在小學課堂內(nèi),科學課程的主要體現(xiàn)方式就表現(xiàn)在其較強的教學實踐方面,因為科學需要人不斷地動手操作、深入探索。所以,在日常的科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該以怎樣的課堂建設進行教學設計,又該以怎樣的教學方式開展實踐是擺在很多教師面前的一個問題。在此,展開探索。
一、設計生動教學課堂,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很多學生對一些較為抽象的科學概念表示難以理解,而且無法把概念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只能依靠死記硬背來應付考試。但是科學作為一門對小學生認識世界、追求真理、崇尚科學的啟蒙課程,其作用不僅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通過學習科學,睜開眼睛看世界。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對課堂設計要仔細推敲,將抽象的理論以一種生動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科學課程的樂趣,從而提高對科學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和知識代入感,對學生的科學學習能力有很大提升。
二、提出問題延伸思維,促進學生思維能力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很多教師都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即在提問學生關于科學的問題時,學生經(jīng)常答不上來,而且有時候會出現(xiàn)教師在講臺上授課,學生在座位上一臉茫然不知所云。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就是因為教師沒能將所提的問題進行合理的排列搭配。眾所周知,小學生不比大學生,他們的思維能力并不成熟,需要有人引導才能更好地發(fā)散自己的思維,因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將學生帶入課堂。例如:在學習“日食和月食”這節(jié)課的時候,教師在講解完課堂知識后,不要急于問學生日食和月食的概念分析,而是要以簡單的問題進行帶入,慢慢深入引導,讓學生自己進行思考。教師可以問:“地球的衛(wèi)星是什么呢?”學生會回答:“是月球?!比缓蠼處熢賳枺骸盀槭裁磿邪滋旌秃谝鼓??”學生會回答:“地球的自轉會造成白天和黑夜的交替。”教師再問:“那么月球是怎樣圍繞地球轉動的呢?”學生會回答:“月球在圍繞地球公轉的同時也會自轉,和地球圍繞太陽轉動是同一道理?!弊詈?,教師便可以提出核心問題:“那么,如果在地球圍繞太陽轉、月球圍繞地球轉動的過程中,某一時刻月球轉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并且三個星球形成了一條直線,會發(fā)生什么狀況呢?”這時候,學生會對月食的形成徹底了解,并且會異口同聲地說會形成月食。教師以這樣的方法提出問題,并且通過問題解決問題,能有效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概念,讓學生在以后的科學學習中,能有對三維空間思考的能力。
三、鼓勵學生動手操作,結合實踐開展教學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一句話:“思維始于動作,若將兩者的關系中斷,那么思維就失去了發(fā)展的動力?!庇纱丝梢?,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實踐操作的能力是多么重要。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的探索,然后再進行一些實驗,讓學生感受其中的原理和實踐的樂趣。例如:在學習“滑輪”的時候,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完定滑輪和動滑輪之后,可以讓學生利用課堂上的隨手工具先制作一個定滑輪,制作好之后,將定滑輪固定在桌子上,然后繩子一頭拴上重物開始感受。這樣能讓學生對定滑輪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隨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在課堂上演示動滑輪的制作方法,然后留下課堂作業(yè),讓學生利用節(jié)假日在家中制作一個簡易的動滑輪,并且要求能拖動一公斤以上的重物才算合格。同時要鼓勵學生,告訴學生做得好可以得到獎勵,也可以讓學生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的教學視頻模仿制作。以此為法,在教學實踐開展的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在制作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遇到困難,但是學生會通過自己的方式進行解決,最終交出自己滿意的作品。
總之,就小學科學來講,要想將教學實踐進行到底,就要搭配合理的課堂設計,只有通過合理的課堂設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后,才談得上教學實踐的開展。因此,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科學意識的時候,要認真斟酌課堂設計方案,并且要根據(jù)學生的特征和興趣不斷進行優(yōu)化,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學生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學習態(tài)度。
參考文獻:
[1]陳慶來.小學科學課教育教學實踐與理論[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9(2):94.
[2]王小梅.整合+拓展:基于STEM理念的小學科學教學實踐探索[J].基礎教育參考,2018(15):37-40.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