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艷芳
摘 要 在新課程理念下,課堂即時評價已經成為教師教育智慧與能力的一種體現(xiàn)。課堂評價是一種科學和藝術,其核心應該是激勵學生,使之產生學習效應。筆者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和教學實例,針對當前部分課堂評價中多數(shù)都是教師評、學生聽,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處于被動地位的現(xiàn)狀,提出了把評價還給學生,讓課堂評價不再是老師的“獨角戲”的觀點,探索和研究了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評價權利、激發(fā)評價熱情、提升評價能力以及引導學生掌握評價方法的路徑,力求激活課堂,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關鍵詞 課堂 教學評價 評價 教師 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痹谛抡n程理念下,課堂即時評價已經成為教師教育智慧與能力的一種表現(xiàn)。小學課堂教學中積極的、多元化的評價,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并且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筆者在教學中對課堂教學評價也有不少的想法,現(xiàn)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點滴感受:
時代告訴我們:未來需要創(chuàng)新意識強、實踐能力強的生力軍。但在大力推行創(chuàng)新教育、強烈呼吁“把課堂還給學生”的今天,這樣的現(xiàn)象數(shù)見不鮮:課堂上,一位學生回答完老師的提問,老師滿面笑容高豎拇指大加贊賞:“說得真不錯!你真棒!”學生高興地坐下。可剛才那些舉得高高的小手齊刷刷地不見了,再試著點一位剛舉過手的學生起來回答,答案往往是:“我的和他一樣”。老師滿意地點頭:“嗯,同學們都能這樣理解很不錯,我們接著討論下一個問題……”多可惜呀!學生們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就這樣在老師眼里來不及閃現(xiàn)就熄滅了。創(chuàng)新教育積極要求我們的學生求新、求異、張揚個性,做為課堂學習的引導者對學生的鼓勵是必要的,但能不能在眾多學生回答之后在再行評價呢?給學生留出充裕的時間,還學生一個自由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馳騁想象、暢所欲言、創(chuàng)新啟發(fā)、集思廣益,以獲得更多更美好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學生的個性思維得到充分的發(fā)展。這樣,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就會被源源不斷地開發(fā)出來,可見評價也要注重方法。
課堂評價的最終目的是實現(xiàn)學生自身素質內化,讓學生自己學會評價。從我們身邊的課堂評價看,多數(shù)都是教師評,學生聽。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始終處于被動認識,長此以往,他們將對人、對己、對事、對情感、對人生、對世界都難以做出主動、正確、全面的評價。
把評價還給學生勢在必行!怎樣讓課堂評價不再是老師的“獨角戲”、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體呢?
首先,要尊重學生評價的權利,讓學生敢評。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提出的“心理安全”、“心理自由”論就是讓我們知曉要與學生建立民主、友好的師生關系,積極開發(fā)鼓勵評價,給學生勇氣,讓學生敢說敢評。讓學生不僅可以評價自己的學習、評價同學的學習,敢于評價教師的教學,甚至評價教材,發(fā)表對教材的不同看法。讓學生打破被動評價的束縛,敢于挑戰(zhàn)偶像和權威,塑造創(chuàng)新性人格,增強學習創(chuàng)新意識。
其次,發(fā)展學生評價的對象,讓學生愛評。
教師要充分挖掘學生的評價對象,讓學生的評價走進課文,走進生活,走進內心世界,讓評價豐富多彩,讓學生興趣盎然。對同一內容的學習,不但要盡可能地讓多位同學評價,還要允許一位同學作多次評價,讓學生從中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我在指導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九課《美麗的小興安嶺》中“春天的景色”這一部分朗讀時,有這樣一個嘗試:
下面請同學們聽老師朗讀小興安嶺的春天(教師朗讀)
有誰愿意對我剛才的朗讀作一番評價?(小部分學生舉手)
進一步鼓勵:我覺得我剛才沒讀好,同學們愿意幫助我嗎?(大部分學生興致高昂,小手高舉)
師:嗯,你來說說!
生1:我認為您讀得太慢,聲調太低,感覺慘兮兮的......小興安嶺的春天是美麗的,很有生命力,應該讀快點兒,讀高興點兒......
師:你能給我示范一下嗎?(學生欣然朗讀)
師:感謝你教會了我怎樣去讀描寫春天的句子!
生2:作者把春天寫得這么美,證明作者很喜歡春天,可我覺得您沒有把喜歡春天的感情讀出來。
師:那你教教我吧,讓我學學!(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謝謝你,小老師!(學生滿臉高興地坐下)
生3:我和他們說的不同,我覺得你讀的時候沒什么表情。
師:那我應該是怎樣的表情呢?你做做看,讓我們都學學?。▽W生表演)
師:謝謝三位小老師!大家再聽我認真讀讀,看有沒有進步。(老師朗讀)
生:老師真棒!
師:是小老師們教導有方?。ㄐΓ┟總€同學自己讀讀,與老師比比?。▽W生自由朗讀)
讓學生評價不僅激發(fā)了學生讀書的興趣,使學生想讀、樂于去讀,敢評、樂于去評,還讓他們從中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有了角色轉換的新奇,從而提高了讀的質量。
第三,創(chuàng)設學生評價的時空,讓學生評到實處。
若苛刻局限學生的評價時間,那發(fā)展學生評價將受限制。有時候,教師要在40分鐘里完成當堂課的教學任務,往往自己做主完成評價,有時即使給了學生評價的機(下轉第177頁)(上接第175頁)會,也是評價匆匆。為了有效地實現(xiàn)評價的價值,我們應該盡量省出時間讓學生去評。發(fā)展學生評價還可有效拓展學生評價空間。除了學生自評外,還可以通過同桌互評、小組互評、全班互評,甚至可以讓學生找對手互評,拓展學生的時空,促進人人主動參與,提高學習效率。
第四,引導學生學會評價,探索評價方法。
這是讓評價走近學生的關鍵,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導評的作用,為學生指明方向,點撥學習方法,啟迪學習思維,化解學習矛盾,從而促進學生的主動發(fā)展,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本領。
我在教學校本課程《狼》這篇課文時,讓學生評價狼的性格特點,一位學生的評價與眾不同:他覺得狼很“聰明”,當時全班哄笑,這位學生當時就羞紅了臉。我首先制止學生們的笑聲,讓其他學生發(fā)表意見。聽完其他學生對狼的評價,這位學生沒吱聲,我估計他還有點堅持自己的意見,就鼓勵他說出自己的想法。學生回答:“我覺得狼很會想辦法讓羊去救它,所以覺得它很聰明”。我進一步引導:你聯(lián)系我們學過《狼和小羊》這篇課文,猜想一下:如果羊救了狼,狼會怎樣做?“會吃了羊!”學生一口回答到?!芭?!狼想辦法是想出來做壞事!能不能用聰明二字來評價它呀?”學生豁然開朗:“哦,不能,這是只狡猾的狼!”
授人以漁才會讓其受益無窮,讓學生學會評價才是教育的真諦!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不應當把知識的評定作為某種孤立的東西從教育過程中分離出來??梢娫u價是應知識而生,不僅貫穿于知識學習的始終,并且延伸至生活的過程。課堂評價就是促進學生學知識、學能力、學生活。我們應充分發(fā)揮其作用,讓評價成為課堂學習的一條主線延綿伸展、發(fā)光發(fā)熱。
讓評價走進課堂教學,成為課堂教學的不竭動力!成為學生學習實踐中的一盞明燈!
參考文獻
[1] 陳瑤.課堂觀察指導[M].北京: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2] 陳玉琨等.課程改革與課程評價[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3] 邵曉冬.從評價對象入手,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師評價語言的策略[A].中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會論文集卷三[C].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