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
【摘要】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青少年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越界行為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青年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20例,采用抽簽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越界行為發(fā)生率及患者家屬的護理滿意度。結(jié)果:實施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越界行為發(fā)生率為1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70%(P<0.05);觀察組患者家屬護理滿意度五個方面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 綜合護理干預可以調(diào)整青少年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情感認知,降低其越界行為發(fā)生率,提升患者家屬的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關(guān)鍵詞】綜合護理干預;青年女性精神分裂癥;越界行為
【中圖分類號】R856.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12-166-01
精神分類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類疾病,患者多會存在情感、思維、感知等多方面的障礙[1],在青少年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由于其情緒控制能力及情感表達能力較差,渴望得到關(guān)懷與關(guān)注,進而出現(xiàn)情緒失控的行為,并且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欠缺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在處理兩性情感時若沒有正確的引導很容易發(fā)生越界行為,對其身心造成不良影響,所以臨床應給予青少年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更多的關(guān)懷與護理。本文為觀察綜合護理干預對其越界行為的影響效果,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來我院進行治療的20例精神分裂癥青少年女性進行研究,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精神分裂癥青年女性患者2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癥的臨床診斷標準[2],采用抽簽法對其進行隨機分組,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0例,其中觀察組患者年齡16-30歲 ,平均年齡(23.4±2.8)歲;病程7-15個月,平均病程(11.4±2.6)個月;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2例,高中6例,大專及以上2例;對照組患者年齡15-27歲,平均年齡(22.8±3.1)歲;病程6-13個月,平均病程(11.8±2.8)個月;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3例,高中6例,大專及以上1例。兩組患者家屬均知曉研究意圖,將其基礎(chǔ)資料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照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由護理人員對其實施健康教育、安全護理、心理護理等基礎(chǔ)護理。
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包括:(1)自理能力訓練,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個人洗漱、合理著裝的訓練,給患者制定飲食及運動方案,使患者養(yǎng)成健康合理的飲食習慣,通過運動鍛煉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身體素質(zhì);(2)獨立生活技能訓練,指導患者每日進行床鋪的整理,并對患者日常生活技能加以鍛煉,并在病房內(nèi)組織患者進行紙牌等娛樂活動,不僅對患者的思維起到一定的鍛煉作用,還加強患者之間的溝通,使其心情得到放松,改善情緒;(3)自信訓練,護理人員通過與患者的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況及不自信來源,進行針對性的護理,經(jīng)常對患者的行為提出表揚,對其實施鼓勵,逐步建立起自信;(4)交友訓練,護理人員與患者的溝通中使患者意識到朋友之間正確的相處模式,并告知患者學會自我保護,遇到情感問題及時尋求家人及醫(yī)生的幫助;(5)心理康復,對病房進行重新布置,給患者以溫馨的感受,此外指導患者正確處理兩性交往中的矛盾,學會壓力疏導,護理人員多以聆聽的方式幫助患者宣泄不良情緒,指導其進行自我情緒的管理,尤其對于陌生人,學會正確處理與陌生人之間的關(guān)系,行為舉止得當,避免出現(xiàn)越界行為。
1.3 觀察指標
選取越界行為發(fā)生率及患者家屬護理滿意度為臨床觀察指標,①越界行為發(fā)生情況,患者住院期間的越界行為包括與陌生男子出現(xiàn)擁抱、親吻等行為;②患者家屬護理滿意度,采用科室自制的護理滿意度量表進行測評,該量表包括護患溝通、健康宣教、心理疏導、患者表現(xiàn)、病房環(huán)境五個方面的內(nèi)容,每個方面包含5個條目,共計25個條目,每個條目1-4分,總分值100,分值越高表示護理滿意度水平越高。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于本研究中的計數(shù)資料均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錄入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和t檢驗,當結(jié)果P<0.05,表示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患者越界行為發(fā)生情況
實施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有1例發(fā)生越界行為,對照組患者有7例出現(xiàn)越界行為,觀察組的越界行為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患者家屬護理滿意度
實施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家屬護理滿意度五個方面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加等原因?qū)е戮耦惣膊〉陌l(fā)生率呈現(xiàn)出較高的水平[3],精神分裂癥作為一種常見的疾病給患者帶來嚴重困擾,對于青年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而言,一旦出現(xiàn)情感沖動容易導致越界行為的發(fā)生,輕則留下心理陰影,重則懷孕流產(chǎn),危害其身心健康,不利于疾病的康復,所以對于青少年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應加強護理干預[4]。
本研究中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的越軌行為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家屬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可見綜合護理干預的實施使患者提高對疾病以及兩性情感的認知力,改善患者情緒管理能力,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促進心理健康,減少精神分裂癥病情波動或加重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可以調(diào)整青少年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情感認知,降低其越界行為發(fā)生率,提升患者家屬的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馮寶珍,張?zhí)K靜,左曉偉等.綜合護理干預在中年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21):96-97.
[2] 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精神障礙分類)[J].中華精神科雜志,2001,34(03):59-63.
[3] 曾云珍,曾小清.精神分裂癥中年女性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效果評價[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4,30(6):981-982.
[4] 王秀芹,鐘遠惠,江艷嫦等.行為矯正在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6):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