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奎
摘 要: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是新課改下小學語文課本中的一項新內(nèi)容。在新課改中明確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把綜合性學習放在主體地位,把握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整體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從目前的小學語文課本中可以看到,綜合性學習的內(nèi)容大多都是獨立呈現(xiàn)的,課文之間并沒有什么聯(lián)系,并且廣泛地分布在各個練習冊里,這樣明顯不能夠滿足學生的日常學習需求。另一方面,教師對于如何在教學中增強綜合性學習還有很多困惑。因此,本文從目前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現(xiàn)狀出發(fā),了解了綜合性學習的作用,并提出相應措施幫助教師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僅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策略;措施
引言:
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著重強調(diào)學生的學習成績、知識程度,對于教師而言,主要的工作任務就是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成績分數(shù)。與傳統(tǒng)應試教育不同,綜合性學習更加重視的是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團結互助、自主探究、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學生上的困難,這樣不僅能夠滿足學生對語文教學中學科知識的掌握,拓寬了學習的寬度,加大了教學的深度,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同時還能夠為學生之后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一、目前我國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現(xiàn)狀分析
(一)教師仍占據(jù)主體地位
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教師通常將自身放置在主體地位,一直以自己為中心來開展相應的教學模式。其實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抹殺了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降低了學生參與綜合性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導致綜合性學習喪失了本身的作用和目的。
(二)忽視了學習過程的評價作用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個開發(fā)和不斷豐富的過程,它并不是把學習成績作為最后衡量學習效果的唯一標準。當前很多教師過度重視綜合性學習的成果,而忽視了學習的過程,最終還是一切朝成績看齊。這是不可取的,既不符合學習的規(guī)律,更傷害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二、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互助能力
綜合性具有很強的自由、自主空間,通過減少教師的指導和掌控,大量的自主實踐留給學生,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增加生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和合作。
(二)有利于關注個體差異
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語文教師除教學之外的主要工作之一。通過語文綜合性學習,能夠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綜合性學習通過個性化閱讀、講授、交流,充分滿足了不同學生之間的需求和興趣,最大程度地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三)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大多數(shù)小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較弱,在語文課堂上也不敢積極發(fā)言,即使被老師點名起來發(fā)言,意思表達得也是顛三倒四。另外,有的學生在表達過程中出現(xiàn)的復詞比較多,表達不出自己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在孩子內(nèi)心,對于口語表達能力的強弱并不是這么關心,他們只關心自己的分數(shù)是否已達到家長、老師的要求范圍。所以,語文教師在教授課程的時候,要利用綜合性學習,把課程與生活相結合,讓學生感受到熟悉感,然后可以讓他們發(fā)表一下自己的感想。長久如此,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會有一定的提升。
三、綜合性學習的方法和途徑
(一)激發(fā)興趣,確定主題
總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墩Z文課程標準》關于綜合性學習的實施建議提出:“綜合性學習應突出自主性,重視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奔ぐl(fā)興趣是開展綜合性學習的重要條件,是教師首先需要考慮的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開展過程中,無論學生活動的結果如何,教師都不應該輕易地否定學生,而是應該像保護嫩芽一樣,保護他們的積極性,尊重孩子的一頁紙、一張畫等。作為教師不能吝嗇自己的贊美,這樣對孩子今后的自主學習可以奠定基礎。
(二)個性化閱讀,向書本學習語文
1.推薦書目并開展課外閱讀。課余時間,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將課外閱讀推薦書目書面告知給學生和加在,并要求家長每日進行監(jiān)督和指導。
2.開展讀書心得匯報和書寫讀書筆記。要求學生選取自己最感興趣的文章內(nèi)容,在講臺上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
3.立足語文教學,展現(xiàn)自主能力
綜合性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讓他們自己學會設計、組織活動,在探索的過程中注意每個細節(jié)。在語文教學中,教師的作用就是引導學生,讓他們能夠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通過適當?shù)慕虒W方法,讓學生可以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掌握知識。
(三)創(chuàng)建真實的問題情境
語文教學比較抽象,所以創(chuàng)建一個真實的問題情境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在課堂上設立與課程相關的請假,讓學生融入到情境中,引導他們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提高他們的探究能力,也可以加速語文課堂效率。
(四)提倡先學后教模式
自主學習是實施綜合性學習的最終目標,因此,語文教師要以教材內(nèi)容為前提,并在這個基礎上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使它呈現(xiàn)多元化,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也要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某一課進行自主學習,然后再提出幾個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最后再讓學生們自主討論,得出自己的見解。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也獲得了提升。
結束語:
作為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改革亮點的綜合性學習,用更為多變的教學模式,能夠提高綜合性學生的時效性,也能夠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增強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才是綜合性學習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王俏婷.注重策略 讓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更具魅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4.
[2]李麗君.關于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