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囡
摘 要:對外漢語初級階段的閱讀教學主要是閱讀技能訓練,它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有著重要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中心,以實踐為原則,循序漸進,指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漢語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技巧,幫助提高漢語學習能力,突出漢語言的實踐性和應用性。
關鍵詞:初級漢語 閱讀能力 閱讀技巧
閱讀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行為活動,它是通過語言文字感受信息符號的感知活動,不僅是一種生活習慣,還是一種基本的語言交際能力。它是獲取信息資料,學習知識,提高語言水平和交際能力的重要途徑,并在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冬F(xiàn)代漢語詞典》(2000)中關于“閱讀”的解釋是“看(書、報等)并領會其內容”。由此可見,閱讀不單有看的動作技能,更帶有意義理解的功能。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聽、說、讀、寫四個部分共同構成了對外漢語課程教學內容,這四項基本語言技能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分工各有不同。其中說和寫是學習者語言表達能力的體現(xiàn),聽和讀是學習者理解接受能力的表現(xiàn)。讀占有相當重要的部分,閱讀教學則是對外漢語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
漢語閱讀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的漢語閱讀能力,培養(yǎng)閱讀技巧,并通過培養(yǎng)閱讀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漢語水平”[1]。教學任務包括閱讀技能的鍛煉、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和語言能力的提高等眾多內容。一般來說,學習者的語言基礎和能力接受水平不等,教學者通常把語言閱讀教學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階段進行?!安煌瑢哟蔚拈喿x教學,主要任務不同:初級是從詞到句;中級是由句到篇;高級是從有形到無形,即對超文本附加義的理解”[2]。因此,在這三種不同層級階段學習中,漢語閱讀教學有著自己的定向、定位學習目標及任務。這里主要探討的是初級階段的讀寫教學,也就是常說的閱讀教學的初級階段。
“初級漢語讀寫課是一門全面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聽、說、讀、寫4項技能的綜合課,同時兼顧有關文化知識的介紹”[3]。在初級階段讀寫教學中,讀寫自然而然地成為非常基礎的課程。初級階段的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初步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逐漸實現(xiàn)由綜合課到閱讀課的過渡,為今后閱讀訓練打下扎實基礎”[4]。
一、關于初級階段讀寫教學目標
2002年由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主持編寫的《高等學校外國留學生漢語言專業(yè)教學大綱》(簡稱《教學大綱》)對初級閱讀設定的目標是“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通過對學生進行初步的閱讀技能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在理解的基礎上提高閱讀速度”。這一教學目標與對外漢語閱讀教學目標很接近,是在對閱讀整體框架概括的前提下對初級階段閱讀課程教學的微觀化和細節(jié)化。
漢語初學者對漢語字、詞、句的掌握存在一定的困難和偏誤。在學習認知部分字、詞、句之后,對閱讀材料簡單的整合存在理解方面的偏差和錯誤,閱讀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生字詞的單位拆分困擾,難以形成系統(tǒng)的閱讀體系。這是一種很普遍的學習現(xiàn)象,也是教學者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重點環(huán)節(jié)。
關于這部分教學內容一般會采用技巧性理解記憶生字詞,多方法幫助學習者掌握詞匯,特別是核心詞匯訓練,更應隨著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進行。
二、關于初級階段讀寫教學任務
《課程規(guī)范》(1999年王鐘華主編的《對外漢語教學初級階段課程規(guī)范》和1999年陳田順主編的《對外漢語教學中高級階段課程規(guī)范》的合稱縮寫)中有這樣一段對初級階段讀寫教學任務的描寫:“讓學生通過視覺感知漢語的字、詞、句子、段落及至篇章等書面文字材料,學會從書面文字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規(guī)律和方法,掌握熟練的閱讀技巧,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边@一任務的設定依然是從漢語閱讀課教學整體角度出發(fā),并對初級階段的閱讀技巧有了一些提升性的任務要求,為中高級進一層學習提前打下基礎和確定學習方向,這在對外漢語初級讀寫教學過程中是很有啟發(fā)性和指導意義的。
這正與對外漢語詞匯教學相對應,研究者們常說詞匯教學要堅持從“識詞”到“辨詞”再到“選詞用詞”,因此在初級讀寫教學過程中既要著眼于漢語詞匯的音、形、義學習,又要加入與學習者母語詞匯相對比的教學素材,幫助漢語學習者更好地掌握漢語學習技巧與規(guī)律。
三、關于初級階段讀寫教學內容
“語言是符號系統(tǒng),是一個由音位、語素、詞和詞組、句子和篇章等構成的層級系統(tǒng),是重要的交際和思維工具”[5]??梢姵跫墲h語讀寫課在初級漢語教學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承擔著很重的教學任務。語音、詞匯、語法和漢字等各種知識的融匯教學形成這類課程的鮮明特點。
在漢語初級階段教學中,讀寫課是一種綜合性的特征體現(xiàn),這是一項難以把聽、說、讀、寫的技能性完全拆分開來完成的教學任務。具體到教學任務來說,漢語學習者不僅要掌握漢語的語音、詞匯和語法知識,還要理解作為漢語書寫符號的漢字特征及規(guī)則。
初級漢語讀寫課教學中要全面重視提高學習者的語言技能,在閱讀課程講解過程中對各項語言技能進行綜合、合理的訓練,幫助學習者提高并鞏固語言理解能力和運用技能。
四、關于初級階段讀寫教學的注意事項
貫穿語言學習整個過程的閱讀課程有助于提高學習者聽、說、寫的能力。閱讀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習者字、詞、句、篇等基礎語言知識,還要培養(yǎng)和訓練學習者一定的閱讀技巧和閱讀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漢語學習者的實際情況與個人學習特點加強對以下幾個方面的認識:
第一,教師要指導學習者培養(yǎng)閱讀意識。很多漢語學習者偏重對生字詞的字面意思理解,堅持字義的準確度,而忽視本身內涵與理解使用,容易孤立語法與文章材料的整體性、系統(tǒng)性,容易造成在學習固定的生字詞后仍舊不明白詞與詞、句與句之間的組合與銜接關系。從這一點來看,很容易對漢語學習者的進步形成阻礙。這一現(xiàn)象在成年學習者身上體現(xiàn)得更明顯。因此,教師在閱讀課上要注意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技巧及字詞句相聯(lián)系訓練,慢慢糾正學生死扣字、詞、句這一不好的閱讀意識,加強對比教學的運用。
第二,教師要指導學習者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一些漢語學習者剛剛接觸漢語時都會過于依賴字典、詞典中對生、字、詞的解釋,而忽略文章材料的連貫性與整體性。因此,這類學習者花費較多時間在不認識或不能理解的字詞上,忽略對文章的整體認知及所讀材料的語法要求,導致閱讀速度減慢,對閱讀材料內容的理解滯后。這需要教師幫助學生列舉出適合的學習閱讀方法與步驟,可以采用任務型教學或分類教學法。
第三,教師要指導學習者消除學習的焦慮情緒。在初級階段學習中,一些漢語學習者因為不能完全理解閱讀材料而導致學習信心減弱,甚至有的學習者片面認為閱讀課很枯燥,沒有意義。這種消極的退縮情緒與狀態(tài)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學習者對培養(yǎng)閱讀技巧和閱讀能力的抵觸心理。這就需要教師多多鼓勵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根據(jù)學習者的不同學習表現(xiàn)與反饋及時合理調整教學計劃,適時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難易度。
綜上,漢語閱讀課在對外漢語初級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但是閱讀文本材料,更是對閱讀技能的訓練。因此在初級讀寫教學中一定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實踐為原則,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切實突出漢語語言的實用性與功能性,幫助學習者在獲取語言知識的同時提高語言能力與技巧。
參考文獻:
[1]彭志平,漢語閱讀課教學法[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7:3.
[2]周小平,宋永波.對外漢語閱讀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10.
[3]周小兵,李海鷗.對外漢語教學入門[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277.
[4]劉暢,對外漢語初級階段閱讀教學初探[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0(7):168.
[5]葉蜚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39.
[6]周小兵,張世濤,干紅梅,漢語閱讀教學理論與方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7]呂必松,對外漢語教學發(fā)展概要[Ml.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0.
[8]劉殉,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