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銳
[摘 ? ? ? ? ? 要]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立足時代之基的科學理論,是我黨邁向新時代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它從經典的理論和現實實踐的角度啟程,提問“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試卷,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進入新時代后所處歷史方位和歷史使命的回答。
[關 ? ?鍵 ? 詞] ?新時代;課題;理論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 ?D507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7-0139-03
理論為解決時代問題而生,理論應時代而生,伴時代而行。中國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從社會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建設再到改革開放,每個時代都有各個時代的主題,也為解決不同的時代課題而產生新的理論。毛澤東思想解決了中國為什么革命、為誰革命、靠誰來革命的時代問題,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鄧小平理論針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做出回答,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是三個代表的核心思想。 “實現什么樣的發(fā)展、怎樣發(fā)展”是科學發(fā)展觀的主要內容,接續(xù)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總體上解決了中國富起來的問題。
我國經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黨的十九大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時代是思想之母”。新的時代必然孕育新的發(fā)展、進步,新的實踐需要理論的不斷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不斷前行。思想和時代是共同發(fā)展、相輔相成的,每個時代都需要偉大思想的領導,這樣才能加快經濟的發(fā)展,新時代,偉大的思想在實踐中又會孕育出更為豐富的內涵。馬克思主義思想是我社會發(fā)展和經濟建設的指路明燈,正是在這一思想的引導下,我國才能夠快速完成社會主義建設。但是在引用馬克思思想體系時,各個領導人都能夠進行時代性的創(chuàng)新,不是簡單的討論經典體系,因此能夠更好地為中國現代化建設服務。
一、銘刻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實踐精神
在倫敦海格特公園馬克思的墓碑上有這樣兩行字:“以往的哲學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造世界?!?《〈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以下簡稱《導言》)是馬克思從唯心主義轉向唯物主義的標志之作,文中指出:“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瘪R克思的偉大就在于他絕不滿足于用理論去解釋世界,更重要的是他能身體力行,知行合一地去實踐,真正試圖去改變世界。也正是這一原因讓馬克思的思想成為永恒的經典思想,而馬克思也成為改變世界的偉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評價馬克思主義時指出,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當前人類社會中最為先進的思想體系,他認為馬克思主義吸收了人類知識的基礎,而且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和豐富,形成了完善的社會發(fā)展理論。2018年5月4日紀念馬克思誕生200年的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肯定了馬克思主義的作用,他指出馬克思主義有著實踐性的特點,不只是書本上的空虛理論,而是能夠切實改變中國人民命運的偉大思想。因為馬克思主義是在人們解放實踐中豐富和發(fā)展的,所以能夠在改造世界和幫助人們認識世界中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馬克思在《導言》里扣緊時代命題,是對時代命題作出的一篇大文章。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4月把此文高度評價為“馬克思全部政治經濟學著作的總導言”,對當代中國的國家治理具有重要指導和啟發(fā)。經歷了17、18世紀歐洲資產階級革命后,歐洲資本主義在19世紀進入了生產力的蓬勃發(fā)展時期。但同時,伴隨機器生產時代的到來,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加劇,資本家和工人矛盾尖銳化,從“盧德運動”到工人罷工、起義,勞資矛盾和階級斗爭方式發(fā)生了變化,亞當·斯密、大衛(wèi)·李嘉圖的學說解決不了現實問題,但解答不了存在的矛盾。歐洲工人運動迫切需要一門更科學的政治經濟學作指導。19世紀40年代始,馬克思為了系統(tǒng)研究經濟學問題,研讀了大量文獻,寫出了《政治經濟學批判》這一宏著。馬克思的《導言》指出“這一切答案都深植于現實生活的土壤中,深植于經濟生活的現實中”。《導言》就是為這本巨著所作的總導言,但該手稿在馬克思去世后的1903年才發(fā)表?!秾а浴诽N含的思想價值歷久彌新,至今仍閃耀著真理的光芒。
二、習近平總書記對馬克思主義實踐精神的堅持和發(fā)展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正是堅持了馬克思所強調的“從現實生活的土壤出發(fā)”,繼承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性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國社會經濟發(fā)展的現實土壤,對比分析發(fā)展階段的不同特征,提出供給側改革的方向。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倡導馬克思“從現實生活的土壤出發(fā)”的精神,他對中國進入21世紀的政治經濟發(fā)生的活生生的、鮮活的現實進行總結;對近代以來中國所遭受壓迫與侵略進行警示;對中國千年的歷史與文化進行贊美,提出了“新時代”的發(fā)展階段判斷。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正是堅持“從現實土壤出發(fā)”對我國基本國情的變化展開準確分析,對人民需求的變化進行及時判斷,對我國現階段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的轉化進行新的闡述。有言之,最好的繼承是創(chuàng)新,最好的堅持是發(fā)展。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思考黨的十八大以來世界政治經濟的新變化,透徹分析我國經濟社會面臨的新問題,繼續(xù)堅持“兩結合”的真理性原則,形成了習近平治國理政新戰(zhàn)略、新理念、新思想。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召開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地位。
2018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了重要講話并指出,當前我國的發(fā)展不再是單純延續(xù)歷史文化的母版,而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因此需要進行馬克思主義引用的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把社會主義的發(fā)展同時代緊密結合起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共同完成“中國夢”?,F代歷史上出現過很多馬克思主義的忠實信徒,只會畢恭畢敬地從馬克思主義的這條長河中舀出水來,然后當作圣神,只管膜拜和供奉,卻忘記僵化的馬克思主義其實毫無生命力,也就無力指導現實世界。馬克思生前一直反對把自己的思想當成經典或是神圣不變的理論?!皥猿趾桶l(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及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新時代創(chuàng)新更偉大的勝利而創(chuàng)造的最新理論。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探索和開拓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成功證明了社會主義是近代中國正確選擇的道路。中華人民共和國高舉社會主義這面大旗幟七十年,還把這面大旗幟舉穩(wěn),并走向發(fā)展新階段,讓中國百年國家強盛、人民富裕的夢想得以實現。這樣對社會主義的實踐和開拓絕不是空洞的口號,也不是對中國共產黨的盲目崇拜,而是基于中國共產黨人在近代以來中國所面臨的歷史課題所提出的解決方案,并身體力行、艱苦卓絕、不怕犧牲解決了這一歷史性課題的實踐證明。1840年以后,中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面臨如何解決國家獨立和解放、人民富裕和國家繁榮兩大歷史性課題。無數仁人志士找尋國家出路,中國選擇什么樣的理論、選擇什么樣的主義?從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到孫中山先生的辛亥革命,都在不斷找尋解決中國面臨的歷史性課題的法寶。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在中國共產黨人的面前提供了解決兩大歷史性課題的另一法寶——走社會主義的道路。在中國革命的偉大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人中找到這一法寶,并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以及社會主義改革,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進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完成了第一個歷史性課題,即民族的獨立!這是馬克思主義在東方取得的勝利,也是展示馬克思主義從單純理論變成現實實踐的偉大勝利,這一勝利奠定了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基礎。我們選擇社會主義道路就必然會堅持和發(fā)展這一制度和道路。
今天回顧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歷史,很少有一個國家一帆風順,社會主義如何建設,我們也沒有任何可知的經驗參考。所以,我們從學習別人到自我找尋社會主義的建設道路,這一過程經歷了大量的實踐探索,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步成果,也歷經了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挫折和失誤。但不管是成功經驗還是挫折教訓,都是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的偉大的社會主義實踐,都是為實現近代以來中國所面臨的第二個歷史命題,即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為了找尋解決這個歷史命題的法寶,中國人民付出幾代的努力,經歷中國共產黨人幾代領導人的艱苦付出。改革開放的四十年,中國人終于開始嘗到生活富裕的滋味,夢寐以求的小康時代到來了,中國也真正昂首于世界的舞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之路是從科學技術落后、經濟社會落后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正如當年毛澤東同志所言:“一窮二白?!碑斨袊伯a黨人建立新的政權的時候,世界所有的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都不看好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經歷70年的執(zhí)政,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也是世界人口總數最多的國家,人民的溫飽已經解決,科技、教育、醫(yī)療水平大幅度提升,社會保障基本已經實現全覆蓋。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70年解決了世界很多發(fā)達國家無法解決的問題,這是了不起的成績,更是一個世界奇跡!今天,中國已經站在世界舞臺的中心,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中國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命題上已經交出了令世人驚訝的答卷。
四、新時代之問的答卷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fā)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tǒng)一,是根植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fā)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習總書記的這一論斷,從歷史過程和實踐成果凝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根本性質和思想根源剖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黨的十九大準確研判,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從“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推演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边@一結論是基于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基于改革開放的成果,人們基本的物質和文化得到滿足后,在環(huán)境氣候、社會保障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后提出的;這一論斷是中國從落后的生產力向先進的生產力邁進的轉變中得出的;這一判斷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時代課題的回答。
馬克思主義是強大的思想武器,它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與經濟發(fā)展提供了指導。中國共產黨選擇馬克思主義作為理論基礎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因為這是一條真正在發(fā)展生產力的基礎上實現人民富裕、國家富強之路,也是在馬克思主義的引導下,我國實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努力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奮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是在新的歷史起點和發(fā)展基礎上,歷史和人民選擇的答卷人。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中共中央文獻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冊)[M].中共中央文獻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外文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09-28.
[4]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28.
[5]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8.
編輯 趙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