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雅 王惠琴
[摘要]議程設置是村莊公共物品供給的關鍵過程和重要環(huán)節(jié),當前我國村莊公共物品供給存在諸多問題,議程設置不當是重要原因。通過分析村莊公共物品議程設置的現(xiàn)狀與不足,對完善村莊公共物品議程設置提出意見建議。
[關鍵詞]村莊公共物品;供給;議程設置
[中圖分類號]D523.31[文獻標識碼]A
長期以來,我國村莊公共物品供給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背后,公共物品供給政策過程中議程設置不當是重要原因。在村莊公共物品需求方的被動和供給方的自主約束下,需求方無法真正獲得自身所需要的公共物品,也無法解決監(jiān)督機制、民意采集等機制的缺失困境。本文在對村莊公共物品供給議程設置現(xiàn)狀觀察的基礎上,從目前村莊公共物品供給議程設置的不足出發(fā),討論村莊公共物品供給議程設置舊模式的困境,從價值和機制兩個層面就村莊公共物品供給議程設置的新模式提出對策和思路。
1 村莊公共物品供給的議程設置現(xiàn)狀
村莊公共物品供給的有效實現(xiàn)需要兩個重要步驟,一是通過某種方式將公眾對公共物品的需求表達出來并被供給主體認可,二是通過一定主體藉由某種方式進行公共物品的生產和遞送。對于前者而言,即是完成議程設置的過程。通過對近年來我國村莊公共物品供給過程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目前我國村莊公共物品供給議程設置主要有三種方式:政府、市場以及第三方路徑。
1.1 政府供給
在目前我國城鄉(xiāng)公共物品供給中,政府都占據大份額的比例,但是政府在就某項對于村莊公共物品供給的決策中,依然存在著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行政手段以及命令供給,不考慮村莊居民以及村民自治機構的意見直接完成供給;另外一種則是通過村民自治機構反饋給地方政府村莊公共物品需求,然后在各層級政府中進行意見表達,最終決定是否對村莊居民供給物品。政府對村莊公共物品進行供給過程中通過行政手段以及命令供給,忽略村民以及村群眾自治機構公共需要意愿直接給予供給,是由于其身處決策主體,因此在決策和議程設置過程中缺乏村民參與,所供給的產品往往不完全符合公眾需要。這就是政策議程設置中所謂的“關門模式”。
政府還可以基于村民自治機構表達的公共需要進行供給決策。這是村莊公共物品供給中政府供給路徑的另外一種方式,但是在深入分析觀察此方式時,又發(fā)現(xiàn)了由于村民自治機構的不同態(tài)度導致的兩種截然不同的供給方式。一種是村民自治機構采取與政府相同的“關門模式”。另外一種村民自治機構反饋給政府需求的公共物品,是通過村民的投票及委托,將真正反應村民需求的公共物品反饋給政府,然后由政府根據民意進行公共物品供給。這就是政策議程設置中所謂的“外壓模式”。
1.2 市場供給
在市場對于村莊公共物品供給的過程中,也可以發(fā)現(xiàn)兩種模式,一種是市場主體也就是私人或者企業(yè)從自身利益出發(fā)通過有償?shù)姆諄沓袚》蓊~的村莊公共物品供給,也就是“關門模式”。這就導致市場主體過于注重自身利益,公眾也并不會對此主動進行民意需求表達,往往導致市場主體提供的公共物品不適應公共需要。市場供給村莊公共物品的政策議程設置模式是“外壓模式”,但是這個外壓不是村民等公眾給予的外壓,而是在政府提供村莊公共物品過程中,由于政府供給失靈,通過購買等方法要求市場主體也就是私人或者企業(yè)供給村莊所需的公共物品,彌補政府直接供給產生的弊端。但是在這兩種模式中,村民的參與度都比較低,也沒有主動意識參與其中或進行民意表達。
1.3 第三方供給
第三方供給即非營利組織供給村莊公共物品,供給村莊公共物品的這種非營利組織通常是在目前的經濟條件下,依法設立,有公民團體自愿組成社會組織或者志愿團體等,不以營利為目的,自愿進行村莊公共物品的供給,或者是為村莊從事公共物品的生產從社會籌資。我們將第三方村莊公共物品供給的議程設置模式稱為“動員模式”,這種模式下除了一定程度上能夠直接了解并提供村民真正需求的公共物品之外,還能對政府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使得政府將村莊公共物品供給的關注程度提升,能夠真正的聽取民眾心聲,做出提供村民生活中真正需要的公共物品的決策。
2 村莊公共物品供給議程設置的問題癥結分析
2.1 經濟人自利偏好
在我國村莊公共物品供給的議程設置中,決策主體的自利行為層出不窮。在各種公共政策的議程設置中,經濟人的自利行為都將導致公共政策議程設置缺失公共性,最終使得公共利益變?yōu)樗饺死?。村莊公共物品供給中政府官員以及村民自治機構等人出于經濟人自利偏好決定村莊公共物品供給。通過公共選擇理論可以得知,這種行為偏好選擇會很大程度上導致村莊公共物品資源的浪費或供給低效率,導致村莊公共物品供給的公共性降低。
2.2 公共服務精神缺失
村莊公共物品供給的議程設置過程中,政府以及村民自治機構缺乏公共服務精神,缺乏樹立民主、公共、共享、集體的價值觀,導致村莊公共物品議程設置的困境出現(xiàn),事前無決策機構與村民平等交流,無法廣泛獲取村民對于村莊公共物品供給的意見和建議,事后無機制進行監(jiān)督整改,導致村民真正需要的公共物品無法獲得。監(jiān)督機制的不健全,導致那些缺乏公共服務精神的政府以及村民自治機構在村莊公共物品的供給議程設置中鉆空子,從中謀取私利,使村民無法享受應有的權益。
2.3 多元利益主體博弈
村莊公共物品供給的議程設置過程中,多元利益主體對此進行博弈,使得公眾個人或者少數(shù)公眾想要就村莊公共物品供給問題提出疑問時無法得到滿足。這就導致村民與政府以及村民自治機構的溝通得不到滿足,村民訴求無法完成正常表達,只能運用體制外渠道進行,但是這種方式往往導致各種問題。
3 完善村莊公共物品供給議程設置的幾點建議
3.1 充分保障議程設置的民主性
供給公共物品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滿足公共需要,因此,公眾的意見在議程設置中應該得到充分尊重,因此在價值層面上應當注重村莊公共物品供給議程設置的民主性。在村莊公共物品供給的議程設置中,能夠保證村莊的公共物品供給問題落到實處,不受到某些利益主體的干擾,村民可以獲得公平暢通的民意表達渠道,來表達自己對于村民公共物品供給的意愿或者問題,政府也可以因為村莊公共物品供給議程設置的民主性及時處理村民合理的利益訴求,滿足村民合理的需求。村莊公共物品供給作為村民最為關心的利益問題,毫無疑問的成為最受關注的公共政策議程設置,應當保證其最為核心的民主性。如果在村莊公共物品供給議程設置中加大民主性參與,就能夠很大程度上減少一些非公共行為以及各種利益團體的自利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