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奕含
[摘 ? ? ? ? ? 要] ?大學語文教學是大學文化課程的一項重要內容,為了積極響應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師要發(fā)揮學生自主性,促進學生的素質提升,實現全面發(fā)展,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創(chuàng)新型的人才。為了提升大學語文教學的質量,教師應該采取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對大學語文教學加以改革,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氛圍、適時點撥等方式,推動大學語文教育的開展。
[關 ? ?鍵 ? 詞] ?探究式教學法;大學語文;情境創(chuàng)設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8-0138-02
語文是基礎性學科,是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例如,其他科目的教學和理解,都需要通過語言溝通實踐,而語文便是溝通的基礎。大學階段開展語文教學,目的并非單純讓學生掌握知識,而是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尤其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學習能力。現階段,就業(yè)的壓力比較大,許多學生開始忽略語文學科的作用,對語文的興趣度不高,將時間和精力放在專業(yè)知識學習上。因此,需要引入探究式教學方法,改變這一情況。
一、探究式教學法概述
(一)探究式教學法概念
在教學領域,探究式教學法又叫“研究法”“發(fā)現法”,是指學生在學習某一學科知識時,教師拋出一些事例或者一些問題,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或者搜集資料等探究方式去發(fā)現和總結,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變?yōu)橹鲃犹骄恐R,讓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途徑。
探究式教學不同于傳統教學模式,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占據著教育的主導,給學生灌輸知識,學生學習被動,教學效果不佳。探究式教學則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主動地參與知識的探索,探究、認識、理解、掌握事物之間的聯系,尋找規(guī)律,然后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具體的教學方案是教師根據教學的要求,指導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提升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同時調動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相較于其他教學方法,探究式教學法的實踐性很強,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也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師應該注重探究教學法的應用。
(二)探究式教學法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探究式教學法有著自身的優(yōu)勢,在大學語文數學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有著積極的意義。
首先,響應教育改革的要求。教育部一直在倡導學校開展教育改革,要求學校轉變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其主體性,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獲取知識,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大學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良好的自學能力,教師在教育中則更多地充當指導者的角色,用新的視野積極引導和幫助學生,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自主分析,學習和總結知識規(guī)律。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采取獨立思考或者同學協作的方式自主解決問題,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響應了教育改革的要求。
其次,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探究式教學中,學生參與探索知識的實踐互動,積極探究知識,分析和總結知識,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面對教師發(fā)布的教學任務,可以采用合作或者獨立完成的方式。學生在完成教學任務的時候,需要做好信息的收集和歸納,這樣收集信息的能力得到鍛煉,同時自主學習和信息歸納的能力也得到提升。信息歸納對學生而言十分重要,例如文科生利用信息歸納,將知識內容更好地總結起來,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可以更好地理解書本知識。學生在總結歸納時,綜合能力得到提升,為后續(xù)的成長帶來積極的影響。
最后,有利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探究式教學有著很強的實踐性,學生以自身的知識為基礎,探究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在此期間,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尤其是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探究式教學法中,學生成為學習主體,自主進行知識的探究,探究過程采取創(chuàng)新思維和發(fā)散性思維的方式,不再局限于舊的知識,而是積極打破常規(guī),探索和發(fā)現新事物。
二、大學語文教學現狀
(一)學生缺少興趣
大學階段的學生,完成了高考,步入大學,精神上得到極大的放松,學習的勁頭更是一落千丈。大學階段的學習氛圍比較輕松,課程安排得比較少,這樣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但是學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習依舊是偏于被動,缺少自主探索和學習的精神。大學語文是大學的基礎性學科,卻得不到學生重視,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不高,而是將其作為修學分的一門學科。
(二)教學方式單一
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大學語文教學方式依舊采取課堂灌輸的方式,教師課堂進行語文知識的講解,不重視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沒有讓學生去主動思考和系統學習語文知識。教學重點則是按照教學計劃進行教學,保證語文教學的進度,沒有考慮到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三、探究式教學法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探究欲望
探究式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教學問題,教師通過設置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和探究。圍繞問題,學生在搜集相關知識內容,分析、總結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究欲望得到提升。具體到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選擇那些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探究意識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積極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巧妙地引出問題,讓學生探索實踐。一般情況下,創(chuàng)設情境需要選擇與生活有著密切關系的內容,這樣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這才是探究式教學法的關鍵。大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的方式,選擇生活情境的內容,以圖片、視頻等方式提出問題。例如,講解《泰山日出》時,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好與泰山日出相關的圖片或者視頻,在課堂教學時播放出來,然后提出教學問題,詢問學生是否有過登山看日出的人生經歷、有何感受,讓學生去描述,這種開放式的問題更容易吸引學生。借助問題,教師和學生展開交流,既提升學生興趣,又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意思??梢钥闯鼋處熗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提升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總結和積累自己的知識。
(二)營造課堂氛圍,挖掘學生自主探究的潛能
探究式教學法的關鍵在于讓學生發(fā)揮主動性,這需要建立在學生有著學習積極性的前提之下,這就要求教師改變教學觀念,進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讓學生更多地參與進來,讓學生同課堂融合,提升學生參與度。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不要怕錯,積極發(fā)言,敢于提問,勇于回答。為了營造探究式的教學環(huán)境,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學習小組,結合教學內容提出若干問題,讓學生在小組環(huán)境內開展討論,這樣每位學生都可以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學生之間思想相互碰撞。通過課堂積極討論,學生的自主探究潛能得以有效地挖掘。
(三)教師做好適時點撥,引導探究方向
探究式教學需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不是說教師可以不聞不問,任憑學生去討論探究,而是應該給學生指明探究的方向。這就要求教師既要給予學生自主空間,懂得適時放手,也要給予學生引導,做到適時點撥,讓學生的研究朝著一定方向進行,不至于沒有方向胡亂研究。教師的職責就是傳道、授業(yè)、解惑,在探究式教學方法中,教師則充分發(fā)揮了引導者的作用,將學習主體權交給學生,引導和啟發(fā)學生朝著某個方向去進行探究學習。學生從以往的被動接受知識轉變?yōu)橹鲃犹骄恐R,通過對知識的自主探究學習,完成教師留下的任務,養(yǎng)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既要避免放任不管,也要避免過多引導,需要把握引導的平衡點。
(四)知識拓展,將探究深入生活實際
探究式教學方法,即教師給予學生一些問題,學生進行討論、思考,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并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教師必須注重知識的拓展,將探究活動深入生活實際。教育的目的并非讓學生掌握具體的知識,而是培養(yǎng)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提升學生興趣。語文教學本身與生活的聯系就比較密切,教師在開展探究式教學時可以更多地引入一些生活實際,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覺知識的應用價值。所以,教師需要弄清文章的主要內容,推薦與之相關的生活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去進行探究,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例如,《觸龍說趙太后》一文,教師對文章梳理之后拋出一個有關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的問題,讓學生去探究溝通的技巧,如何與人交談。教師提出問題:“如何交談才能讓同學或者家長接納自己的建議?”學生針對此問題,開展積極討論,尋求解決方案。
綜上所述,探究式教學法要求學生自主探究,教師引導學生,讓學生更好地發(fā)揮主體作用。探究教學法符合教育改革的需求,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課堂的參與度得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加強。學生開始積極主動地思考,突破自身知識和思維的局限,在探究的過程中不斷地學習和提升自己。因此,大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探究式教學方法的應用,積極引導學生,提升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黃科.探究式教學法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2):56.
[2]葉荃國.探究式教學法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4(5):165-166.
[3]趙云連.淺談“探究教學法”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17):45.
[4]張娟.構建大學語文“課前—課中—課后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7(4):89-91.
[5]趙云連.淺談“探究教學法”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17):45.
[6]宿丹萍.探究性教學在民族地區(qū)大學語文課程中的運用:以講授《大同》一課為例[J].亞太教育,2016(1):90.
[7]夏彪.“讀圖時代”獨立學院大學語文應用型教學模式探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7(1):81-87.
[8]隋旭波.探究教學法在大學語文課程中的應用研究:以蘇軾《水調歌頭》一課為例[J].新課程(下),2015(2):83.
[9]鄭正平.個性化教學法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時代教育,2014(19):150-151.
[10]李娜.探究性教學在大學語文課程中的運用:以講授蘇軾《水調歌頭》一課為例[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4(2):128-130.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