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海天 趙英 羅燕春 韋祖生 黃建祺 俞奔馳
摘 要:研究了7個食用木薯種質(zhì)的農(nóng)藝性狀、產(chǎn)量、淀粉含量、氫氰酸含量、胡蘿卜素含量和蛋白質(zhì)含量。結果表明7個食用木薯種質(zhì)各有所長,均有作為新品種選育或作為育種親本創(chuàng)制新種質(zhì)的應用前景,其中2014-68和14S-35產(chǎn)量和淀粉含量極高,產(chǎn)量分別達60.9±13.0 t/hm2、53.7±8.7 t/hm2,淀粉含量較高,而氫氰酸低,可以做工業(yè)與食用兼用品種;14S-36和2014-41胡蘿卜素含量極高,分別達1330 μg/100 g和1600 μg/100 g,分別比對照高410 %、513 %,故薯肉自帶誘人的鮮艷黃色,且產(chǎn)量較高,可作特異木薯食用品種;老撾6、14S-35和貴港食用的蛋白質(zhì)含量較高,分別比對照高74 %、44 %和28 %。
關鍵詞:食用木薯 種質(zhì) 特性評價
Abstract:Studied the agronomic traits, yield, starch content, hydrocyanic acid content, carotene content and protein content of seven edible cassava germplasms. Results show that all tested germplasms with their own advantages can be used as breeding parents to cultivate new germplasm. Among them, 2014-68 and 14S-35 with high yield ( 60.9±13.0 t/hm2 and 53.7±8.7 ?t/hm2 respectively), high starch content and low hydrocyanic acid content, can be used as food and industrial material; 14S-36 and 2014-41 with high yield, high carotene content (1330 ug/100 g and 1600 ug/100 g, 410 % and 513 %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respectively) and attractive bright yellow color, is a specific edible variety; Laos 6, 14S-35 and Guigang have high protein content, presenting 74 %,44 % and 28 %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respectively.
Key words:Edible cassava;germplasm;characteristic evaluation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是世界三大薯類作物之一,同時也是世界七大作物之一[1],有“地下糧倉”、“淀粉之王”和“能源作物”之美稱[2-4]。目前全世界90多個國家種植木薯,世界上超過8億人口以木薯為糧食[5],很多非洲國家、亞洲的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國木薯均作為主糧[6]。中國木薯主要用于加工淀粉和酒精,少量直接食用[7-8]。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木薯在我國主要用作雜糧或制作食品食用,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zhì)等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9],木薯的膳食纖維對人類健康有益[10],深受人們的喜愛?!笆濉逼陂g木薯產(chǎn)業(yè)已將食用化作為重要目標之一,其食用化研究已引起我國高度重視[11],國內(nèi)木薯研究機構在食用木薯選育和推廣方面推動了食用木薯的快速發(fā)展,食用木薯通過加工大大提高了木薯的經(jīng)濟效益,也豐富了人們對餐桌食品的需求。試驗通過對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木薯研究所收集、引進和創(chuàng)制的7個食用木薯種質(zhì)的農(nóng)藝性狀、產(chǎn)量、淀粉含量、氫氰酸含量、胡蘿卜素和蛋白質(zhì)含量等形狀進行比較研究,對其進行綜合評價,為食用型木薯選育種和新品種開發(fā)利用提供技術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試驗品系:老撾6、貴港食用、14S-36、14S-35、5-6-1、2014-68、2014-41、GR891(CK)。
1.2 方法
試驗在廣西南寧市邕武路22號木薯試驗基地進行,土壤類型為紅壤土,前茬作物為木薯。隨機區(qū)組設計,3次重復,試驗株行距1 m×0.8 m,每個小區(qū)種植25株,周圍種植保護行。試驗于2017年2月24日種植,取用新鮮無病蟲害的木薯種莖,砍成20 cm的莖段,平放于按規(guī)格開好的穴內(nèi),種植時施羊糞有機肥3000 kg/hm2,木薯種植30 d后追施450 kg/hm2獅馬牌復合肥,種植90 d后追施復合肥142.5 kg/hm2和中化氯化鉀112.5 kg/hm2,2018年1月12日收獲測定。
1.3 測定項目
1.3.1 出苗率
出苗率(%)=(出苗種莖數(shù)/種植種莖數(shù))×100
1.3.2 農(nóng)藝性狀調(diào)查
收獲時對木薯株高、莖粗、塊根長度、塊根直徑等進行調(diào)查。
1.3.3 鮮薯的產(chǎn)量測定
鮮薯產(chǎn)量測定每個試驗小區(qū)中間的9株,然后折算成單位面積產(chǎn)量。
1.3.4 淀粉含量測定
用GB5009.9-2016測定鮮薯的淀粉含量。
1.3.5 氫氰酸含量測定
采用GB5009.36-2016第一法。
1.3.6 胡蘿卜素含量測定
采用GB5009.83-2016法測定。
1.3.7 蛋白質(zhì)含量測定
采用GB5009.5-2010法測定。
1.4 數(shù)據(jù)處理和分析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Excel和DPS(V 9.50)軟件進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主要農(nóng)藝性狀表現(xiàn)
從表1可看出,參試7品系和對照均萌發(fā)整齊,出苗率97.33 %~100 %,參試品系間差異不顯著,與對照差異也不顯著。在株高方面,老撾6和14S-35的株高顯著矮于對照GR891,其他品系均顯著高于對照,一般來說株高矮小的品系宜適當密植。在莖粗方面,7個參試品系的莖粗均顯著小于對照。在塊根長方面,2014-68、14S-35、14S-36和5-6-1的塊根長顯著大于對照,其中2014-68的塊根長最大,達36.4±4.6 cm,顯著大于14S-35、14S-36和5-6-1,而14S-35顯著大于5-6-1,但與14S-36差異不顯著,14S-36與5-6-1差異不顯著;2014-41的塊根長與對照差異不顯著;貴港食用和老撾6的塊根長顯著小于對照,此2個品系薯短,適合機械化收獲。在塊根直徑方面,2014-68的塊根直徑最大,為4.20±0.21 cm。5-6-1的塊根直徑顯著小于對照,貴港食用與對照差異不顯著,其他品系均顯著大于對照,依塊根直徑的大小順序,2014-68顯著大于2014-41,2014-41顯著大于14S-35,14S-35顯著大于14S-36,14S-36顯著大于老撾6。
2.2 產(chǎn)量和淀粉含量比較
從表2可看出,在鮮薯產(chǎn)量方面,貴港食用顯著低于對照;老撾6與對照差異不顯著;2014-68、14S-35、14S-36、2014-41和5-6-1顯著高于對照,其中2014-68鮮薯產(chǎn)量最高,為60.9±13.0 t/hm2,與14S-35、14S-36差異不顯著,但顯著高于2014-41、5-6-1和老撾6,而14S-35、14S-36、2014-41、5-6-1、老撾6之間差異不顯著。
在淀粉含量方面,淀粉含量高低順序為GR891(CK)>14S-35>2014-41>2014-68>5-6-1>老撾6>貴港食用≈14S-36,7個參試食用型木薯品系的淀粉含量均顯著低于對照,GR891的淀粉含量名副其實為目前主推品種(含加工用品種)中最高的。
2.3 氫氰酸、胡蘿卜素和蛋白質(zhì)含量比較
從表3可看出,氫氰酸含量方面,除了老撾6的氫氰酸含量稍超食用木薯品種標準,其他參試木薯品系的氫氰酸含量均較低;胡蘿卜素含量方面,除貴港食用、老撾6、5-6-1外,其他品系的胡蘿卜素含量高于對照,其中14S-36、2014-41的胡蘿卜素含量分別達1330和1600 μg/100g,分別比對照高410 %、513 %;蛋白質(zhì)含量方面,除5-6-1和2014-41略低于對照外,老撾6、貴港食用、14S-36、14S-35、2014-68 分別比對照高74 ?%、28 %、12 %、44 %、16 %。
3 小結與討論
一般木薯生產(chǎn)主要以塊根為收獲對象,農(nóng)藝性狀決定種植方式、生產(chǎn)的成本等;產(chǎn)量反應木薯收獲的潛力;淀粉含量體現(xiàn)木薯淀粉、酒精生產(chǎn)加工的主要質(zhì)量優(yōu)劣;氫氰酸含量體現(xiàn)木薯食用的安全性高低;胡蘿卜素含量、蛋白質(zhì)含量體現(xiàn)木薯的其他更豐富的食用營養(yǎng)價值。
本試驗的研究表明7個食用木薯種質(zhì)各有所長,均有作為新品種選育或創(chuàng)制新種質(zhì)的應用前景。其中2014-68和14S-35產(chǎn)量極高,淀粉含量較高,而氫氰酸低,可以做工業(yè)與食用兼用品種;14S-36和2014-41胡蘿卜素含量極高,營養(yǎng)豐富,且薯肉自帶誘人的鮮艷黃色,產(chǎn)量較高,可作特異食用品種;老撾6、14S-35和貴港食用的蛋白質(zhì)含量較高。今后將開展適應性試驗,檢驗上述品種是否適宜大面積推廣應用。同時,為了滿足消費者健康長壽的美好愿望以及對“綠色食品”日益增長的追求,食用木薯品種選育除了強調(diào)氫氰酸含量、產(chǎn)量和淀粉含量外,還應把胡蘿卜素含量、蛋白質(zhì)含量作為育種的參考指標,開發(fā)特異食用木薯新品種。
參考文獻
[1] ? ? 秀梅,雷寶良,張鳳枰,等.旋光法測定木薯中淀粉含量不確定度評定[J].食品科學,2016,(12):144-147.
[2] ? ? 羅振敏,吳頁寶,胡平華,等.木薯高產(chǎn)栽培技術[J].現(xiàn)代園藝,2009(10):45.
[3] ? ? ?方佳,濮文輝,張慧堅.國內(nèi)外木薯產(chǎn)業(yè)發(fā)展近況[J]. 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10,26(16):353-?361.
[4] ? ? 國家木薯產(chǎn)業(yè)技術體系.中國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 木薯分冊[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15:1-2.
[5] ? ? ?丁慧敏,謝彩鋒,古碧,等.木薯塊根的營養(yǎng)價值及消化性能[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15,36(20):193.
[6] ? ? 單榮芝,黃潔.中國木薯食譜[M].??冢汉D铣霭嫔?,2011.
[7] ? ? ?單榮芝,黃潔.我國食用木薯的歷史、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J].農(nóng)業(yè)科技管理,2013,5(32):73-76.
[8] ? ? 黃潔.食用木薯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J].熱帶農(nóng)業(yè)科學,2014,34(10) :42-47.
[9] ? ? 古碧,林瑩,李凱.一種食用木薯粉及其制備方法[P].中國專利,CN 102823831,2012, 12.
[10] ? ?劉銳雯. 木薯膳食纖維的提取工藝及理化性質(zhì)的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14.
[11] ? 嚴華兵,葉劍秋,李開綿.中國木薯育種研究進展[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15,31(15):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