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蘭
目前幼兒園在園本教研組織實施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教研活動缺乏規(guī)范性,教研活動開展的時間、頻率、參與率、參與人員等都沒有明確的要求,沒有評價和獎懲;教研活動的對話缺乏實效性,教師在參與教研活動中目標意識淡漠,園長在專業(yè)引領中深度不夠;幼兒園缺乏一套評價體系,教師對教研活動是完成任務式,教研活動質量不高。針對以上問題,幼兒園要制定教科研管理細則,完善管理制度,為園本教研高效運轉提供保障,從思想上引起全體教師的高度重視。園本教研的有效性必須依靠完善的制度來保障。
制定問題提出制度,找準真問題。發(fā)現教師存在的困惑并且提出問題,是教研活動的起點,要想使教研活動取得實效,問題必須真正來自教師的體驗。采用訪談、問卷調查等形式收集問題,再對收集的問題進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同時請專家、園長和教師幫助診斷,尋找問題之間的內在聯系,找出問題背后的實質,提煉出具體的研討主題。最后根據問題的輕重緩急,制定出階段性的園本教研計劃,確定具體措施和解決辦法。
比如,經過和老師的交流,發(fā)現由于對問題本身缺乏必要的研究,讓老師感覺到“研究的問題毫無價值”,有的“問題太大”,不知如何篩選出問題中有研究價值的核心問題;有的“問題太小”,幾個人幾句話就解決了??磥?,發(fā)現一些有價值的問題是當務之急。修改問題提出制度,采取從下至上的方式建立問題庫,并引導教研組建立活的問題庫。
設置課例研討制度,實現研究團隊的整體提升。隨著園本教研的深入實施,在幼兒園教研中出現了“一課多研,跟進提高”的局面。通過一課多研的過程,課例研討制度也隨之修訂和完善。
如“一課多研”案例——大班體育活動《好玩的紙球》,在課例研討過程中問題出現了,原來分為四組進行觀察記錄和研討,每一組都分別有設計好的觀察量表和負責的組長,可是研討過程中卻發(fā)現各組之間缺少溝通,導致有的內容重復記錄;組員之間缺少分工導致老師們手忙腳亂,并且教師知識儲備不夠,測量幼兒脈搏時機不對導致數據不準確;主持人專業(yè)引領等環(huán)節(jié)缺少對核心問題的挖掘和預設,導致研討活動低效而盲目,老師們無話可說。為此,對原有的課例研究制度進行修訂,從研討主題、集體選課、備課、聽課、評課、記錄量表的設計等方面明確分工,確定誰來做、什么時間做。將修改后的制度再一次帶到實踐中卻發(fā)現老問題解決了,新問題又冒出來,教師在課例研討中能夠找出問題,但解決問題時,同伴間的互助往往停留在經驗層面上,不能科學合理地分析和解決問題,沒有知識儲備的研討大大削弱了課例研究時同伴間互相學習的功效。為了讓老師們有備而來,在課例研究中有話可說,有理可依,提高同伴互助的計劃性和實效性,特增加了提前告知活動主題這一條款。主持人要提前三天告知中心發(fā)言人活動方案,做好發(fā)言準備,并共同組織實施當次課例研究方案,以提高活動的計劃性和實效性。
建立讀書交流制度,樹立終身學習理念。近幾年來,很多幼兒園建立讀書交流制度,每學期一本書、每月一次讀書交流活動、每周寫一篇讀書筆記,堅持不懈地開展學習活動。
要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方法之一就是多讀書。幼兒園有條件要為教師購買大量的書籍,比如教育類、文學類、人物傳記類、勵志類等圖書,創(chuàng)設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設立專門的教職工閱覽室。發(fā)現老師們讀書的方向性不明確,買理論書籍的少,買實用性書籍的多,幼兒園可以組織每月開展讀一本好書交流活動,由此建立讀書交流制度。通過教研活動指導老師如何有針對性地選擇書籍,多讀書、讀好書。針對教師普遍具有大專學歷,但大多數是職后培訓取得的,在教學技能、理論素養(yǎng)等方面的欠缺隨著教研的深入逐漸顯露出來,幼兒園及時為教師購買《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幼兒園彈唱歌曲100首》等書籍。幼兒園需要用讀書交流制度不失時機地為教師創(chuàng)造學習條件,幫助教師成長。
建立輪流“主講人”制度,引發(fā)相互學習。在教研中建立輪流“主講人”制度, 采用招投標方式引導教師輪流擔任教研活動中的主講人,教研活動前由主講人預先告知教師中心議題,讓教師帶著問題學,要求每一位教師對教研組共同商定的議題先行思考和準備,力求形成自己獨特的想法。教研活動中,讓教師將自己收集的資料及學習與反思的觀點與同伴開展互動交流,主講人將大家的意見和觀念進行梳理達成共識。主講人必須事先去思考問題,教研活動中才能做到提升和歸納。
發(fā)揮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一花引來萬花開。結合園本教研,在園內開展骨干教師的示范課、引領課,發(fā)揮骨干教師示范引領作用,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如:每學期組織骨干教師為不能按期達標的教師上示范課,通過觀摩、交流、學習,幫助他們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建立師徒幫扶制度,通過師徒同上一堂課,徒弟上匯報課等活動,促進師徒間的交流、切磋、合作,達到共同進步,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設置教學智囊團,眾人拾柴火焰高。教學是一門重要的藝術,也是每個教師必須掌握的看家本領,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可以設立以骨干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智囊團,主要職責:一是引領課程建設,帶領教師構建特色園本課程體系,在課程建設的過程中互幫互助,共同提升。二是策劃公開教學活動,無論是活動方案的設計還是活動組織的模式都力求成為典范。三是指導活動評優(yōu),對幼兒園參加的各級各類評優(yōu)活動,智囊團從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方法的整合、教學形式的選擇等方面進行把關,使幼兒園能在各級各類的教學活動評比中獲得理想的成績。
加強園際合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積極開展園際合作教研,不斷拓寬園本教研培訓方式,積極與市、區(qū)內姐妹園聯合,開展合作教研活動,構建區(qū)域之間的學習共同體,通過各園教師思維的不斷碰撞,積極為骨干教師、新教師的成長提供平臺,促進交流。同時充分發(fā)揮市區(qū)學科帶頭人、優(yōu)秀青年教師的示范作用,參加市送教下基層教學活動,承擔區(qū)各類培訓講座活動,到一、二級園和民辦園聽課,指導管理、教學、資料整理,幫扶民辦園。積極地與外部合作,開放自我,不斷從外部汲取營養(yǎng)。
(作者單位: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
責任編輯/王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