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欽
摘 要:小學語文是小學生的基礎課程,學好小學語文既能夠獲得豐富的語言和文字知識,又可以為學習其他課程打下堅實基礎。而德育有助于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因此,將語文課程滲透到德育中,會使小學德育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果。立足小學教學實際,從四個方面探討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的具體途徑,希望為后人研究德育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滲透;途徑
小學語文因其特有的文字、畫面可以激發(fā)學生進行感情抒發(fā),即有助于豐富小學生文化知識,又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想象力和聯(lián)想力,而德育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性格方面具有關鍵作用,因此,將語文教學滲透到德育工作中,一方面,語文教育變得不再空洞、僵化,另一方面,語文課程的逐漸深入和教師的言傳身教,都會使得德育工作具有清晰內(nèi)涵和多種樣式,使得小學德育能夠有效地開展起來。
一、在課堂教學方案中滲透德育內(nèi)容
課堂教學是小學語文教育最主要的形式,因此,課堂教學是語文德育滲透的重要途徑。教師在撰寫教學方案的過程中,應注意將教材所要達成的目的和德育聯(lián)系起來,引導學生思考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進而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質(zhì)。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找春天》一課中,教師不允許學生看課本,先讓學生思考春天的樣子,然后讓學生分析如何尋找春天。學生有的說去山上找,有的說去小溪里找,有的說去田野里找,而當學生爭先恐后地表達尋找春天的辦法時,教師拋出問題,思考在尋找春天的過程中,有哪些是不好的行為。當學生不能準確回答的時候,教師告訴他們?nèi)ヌ镆暗臅r候要注意的事項,比如說不能踩踏農(nóng)民伯伯的莊稼,去河邊一定不能下水等。這種課堂教學,既完成課堂知識的傳授,又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
二、運用作文寫作的手段開展德育
語文教學離不開作文教學,寫作文既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又是實際應用,合理利用寫作文滲透良好道德品質(zhì),是開展德育的又一個重要途徑。
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多練習一些諸如《我心中的英雄》《學做好人好事》《我愛我的家人》等題材的作文。當學生表現(xiàn)出寫作困難時,要鼓勵他們?nèi)ド钪袑ふ掖鸢?,多注意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在生活中尋找真善美,鼓勵同學之間相互幫助,分享體會。此外,教師可以從學生的作文中選出幾篇代表作在課堂上分享,引導學生思考文章中的行為是否正確,是否值得學習,表現(xiàn)出作者怎樣的道德品質(zhì)等,通過這種方式把德育滲透到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中[3]。
三、在課外閱讀中豐富德育
語文小學中,閱讀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因為課堂上閱讀時間有限,所以課后閱讀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布置課后閱讀作業(yè)時,對于閱讀的題材要精心挑選,選取能夠較為容易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形成良好道德品質(zhì)的文章,并要求學生在閱讀完成后思考文章中自己應該學習和摒棄的行為,并能夠做到舉一反三。
例如,教師讓學生課后閱讀《勇氣》,要求學生分析主人翁亨利遇到羊群被狼攻擊的情形,是如何處理的,體現(xiàn)了亨利哪些品質(zhì),學生自己應該學習他哪些精神等。這樣可以使學生發(fā)散思維,發(fā)揮學習的能動性,同時,領悟到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性格。再如,三年級教師可以指定學生閱讀《我的公交司機媽媽》,通過閱讀故事中主人翁在公交司機崗位上的表現(xiàn),來討論她的性格;此外,要求學生分析主人翁在遇到殘疾人乘車時,為殘疾人臨時“搭橋”的做法,引導學生思考這一做法體現(xiàn)了司機怎樣的品質(zhì),讓學生自己來尋找身邊善良的人和讓人感動的事。
四、教師立足實際,言傳身教
教師要想把德育真正做好,就必須做到立足實際,言傳身教,用教師自己的實際行為,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教育學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性格和善良的品質(zhì)。
例如,三年級一班的王教師發(fā)現(xiàn)A學生最近總是遲到,課堂上不愛發(fā)言,不愿與同學交流后,王教師沒有立刻指責和批評該名學生,而是在課后詢問A的同學以及一些家長。當王教師得知是因為A父親重病并且湊不夠住院費的事實后,王教師主動去看望學生家長,在A不知道的情況下拿出自己的積蓄幫助該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當其他同學得知王教師出資幫助自己的同學后,學生便紛紛主動拿出自己的零花錢幫助A同學度過難關。正是王教師助人為樂的品質(zhì)激發(fā)了學生內(nèi)心深處的善良,學生能夠認識到助人為樂的重要性,感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這非常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主動關心、樂于助人的可貴品質(zhì)。同時,王教師用自己的行為保護了A同學的自尊心,也有利于他身心健康成長,側面教育學生遇到事情要勇于面對,樹立信心。
總之,在小學語文中加強德育滲透是小學教學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教學中開展德育,既可以豐富語文教學內(nèi)容,拓展學生的學習領域,又有助于幫助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因此,教師應使用多種途徑來推動語文教育與德育滲透的有效結合,為小學生提高綜合素質(zhì)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楊聰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6(5):86-87.
[2]李書雅.淺析如何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7(11).
[3]林流瀾.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幾點思考[J]. 考試周刊,2017(13):72.
[4]劉海英.關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7(7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