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學習是一種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逐漸受到了廣大教師的認可與青睞。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出現(xiàn)了不同層次的問題,直接制約著合作學習的高效開展。對此,本文將從優(yōu)化合作組合、合理設計問題與注重引導評價等三方面論述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的有效途徑和基本策略,希望能解決合作學習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6-0127-01
新課程改革強調(diào)和倡導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合作學習符合新課改的理念,通過組建學習小組的形式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進行探究和交流,以實現(xiàn)學生的合作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合作學習這一學習形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和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導致合作學習這一形式并未得到充分發(fā)揮。下面,筆者將對此展開具體的研究和論述。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第一,教師分組過于隨意。很多語文教師只是根據(jù)就近原則,讓學生以前后左右桌幾個人劃分為一組,隨意地將學生進行組合,導致小組合作失去了平衡。同時,教師也沒有對組內(nèi)成員進行合理的分工,導致很多學生在組內(nèi)“無所事事”,不懂得如何參與合作和進行探究活動。
第二,教師只注重合作形式,不注重探究內(nèi)容。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雖然對學生進行了分組,確定了形式上的合作小組。但是教師卻不注重探究內(nèi)容的設計和問題的提出,導致學生在開展合作學習時學習的主動性沒有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化,不能達成學習目標。
第三,教師沒有給予及時的引導。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只看到學生開展激烈的討論就以為學生都在認真的進行學習任務的探究,這一種假象導致教師對學生疏于引導,學生看似激烈的討論實則沒有實際性的收獲,造成了教學時間的浪費與教學效率的低下。
二、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有效策略
1.優(yōu)化合作組合,科學合理分工。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學生,根據(jù)學生性格特征、興趣愛好、學習能力等要素來將全班學生分為4-6人一組的若干學習小組,保證組內(nèi)成員的合理搭配,讓每個小組整體水平相當,以奠定學生之間合作和競爭的基礎。此外,教師需要確定每個小組的組長,引導組長對組內(nèi)成員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工,確定發(fā)言人、記錄員等等,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參與和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
例如,在教學《蜜蜂》這篇課文時,為了給予學生自我表現(xiàn)的空間,筆者組織學生開展了小組合作探究活動。在活動開始前,筆者對小組進行了劃分,每個小組5人。同時,為了確保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筆者對每個小組中的成員都進行了精心的劃分,保證每個小組中都有一至兩名學習能力較為突出的學生。小組成員確定好后,筆者將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由的探究。這樣一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筆者通過優(yōu)化合作組合,科學合理分工,使每位學生都獲得了表現(xiàn)的機會。
2.合理設計問題,促進主動合作。
問題的提出是促成小組合作生成的關鍵點。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根據(jù)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學生的認知結(jié)構(gòu)來精心設計問題,使問題具有合理性和啟發(fā)性;其次,教師需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向?qū)W生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合作學習情境,促使學生們主動思考,自覺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探究、討論與互動,實現(xiàn)主動合作。
例如,在教學《花鐘》這篇課文時,為了促進學生主動合作學習,筆者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為學生設計了一系列探究性的問題:課文中一共介紹了幾種花?這些花是什么時候開放的?通過學習本課,大家掌握了哪些知識?學生根據(jù)教師課堂上設計的問題立即展開討論。在這個合作探究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多交流、多討論,實現(xiàn)學生之間的主動合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筆者通過合理設計問題,促進了學生主動合作。
3.注重引導評價,優(yōu)化合作效果。
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過程中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明確自身角色,一方面要加強對學生合作學習過程的調(diào)控和引導,對難度較大的問題及時進行點撥,防止學生的合作偏離既定的教學目標,也防止假合作、偽合作情況的出現(xiàn);另一方面,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合作學習的成果作出公正合理的評價,并引導學生之間、小組之間進行互評,提高小組成員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優(yōu)化合作效果。
例如,為了優(yōu)化學生之間的合作效果,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筆者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對學生進行合理評價。同時,有效避免了學生探究一些與本節(jié)課學習無關的內(nèi)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注重引導評價,優(yōu)化了學生的合作效果。
總之,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是新課改下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的直接體現(xiàn)。所以,每位小學語文教師都應更新教學理念,從學生的學情出發(fā),直面合作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并采用科學的方法和策略來優(yōu)化小學語文合作學習,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和教學效果的不斷優(yōu)化。
參考文獻
[1]康婷婷.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實踐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8.
[2]李晶.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7(20):59.
作者簡介:戚月仁(1972.6-),女,籍貫:廣東廉江,單位:廉江市安鋪鎮(zhèn)第五小學,職稱:小學語文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