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賢升
【摘 要】素質教育提出,教師課堂教學應該以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素養(yǎng)為教學目標。口語交際能力的學生基本素養(yǎng)之一,也是學生生活、學習過程中必須具備的基礎能力。語文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文字能力的重要學科。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素質化教育理論,積極轉變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文字能力,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口語交際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6-0047-01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地區(qū)與地區(qū)之間的聯(lián)系越發(fā)緊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越發(fā)密切,口語交際作為社會重要交流工具,越來越受到廣大人民的重視。《新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教師在教學中要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的傾聽、交流、表達等基礎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合作精神。語文是中國文化的承載體,其中富含了豐富的語言知識。教師展開語文學科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具有積極作用。在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教師在這個階段通過各種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將語文知識進行實際運用,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一、小學語文中高年級口語交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觀念落后,忽視口語交際培養(yǎng)的重要性。
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jīng)逐漸形成自己獨立的意識,開始接觸社會,在這個階段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對于孩子人際交往圈子的形成具有積極作用。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很多教師在展開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于應試知識、應試技巧的傳授,忽視了學生思維能力、口語能力、交際能力等基礎能力的培養(yǎng)。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吸收,忽視了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新課改提出,教師課堂教學應該住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可以促進學生融入集體,養(yǎng)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形成良好的交往圈子。
2.教學缺乏情景,難以激發(fā)學生的交流欲望。
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師在展開口語交際教學中都是基于課本基礎知識展開的。教師在講解完一個單元的知識后,就會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對本單元的學習知識進行總結,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例如,教師在講完一章與動物相關的語文教學內容時,會抽幾個學生起來講一些與故事相關的小故事。教師的這種教學方式過于簡單,缺乏實際情景,難以激發(fā)學生的交流欲望。
二、小學語文中高年級口語交際教學策略
1.立足于學生,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素質教育提出,教師課堂教學中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將更多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師在展開語文教學中,應該積極融合“學生為主”的現(xiàn)代教育思想,立足于學生,通過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去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教師在課堂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從原來“聽”的角色轉化為“說”的角色。教師可以通過展開實踐活動的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進行語言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交流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時,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通過小組學習的形成去探討:圓明園的毀滅體現(xiàn)外國侵略者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造成了怎樣的影響?教師展開任務型小組交流教學模式對于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具有積極作用。一是會促進學生逐漸形成一種口語交際意識,讓學生明白不交際是不行的。二是在小組交流討論中,學生可以充分的體現(xiàn)自己的主體地位,積極的去展開語言交流。三是學生在實際交流的過程中,會明白“口語交際”的關鍵就在于交流,促進學生積極培養(yǎng)交流能力。
2.立足于實踐,促進師生之間進行交流。
小學學生正處于懵懂階段。在小學階段學生心理素質不成熟,他們需要一個良好的榜樣進行積極引導,促進他們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交流習慣。在小學階段,學生接觸最多的就是老師。每個小學生對教師都存在一種崇拜心理,他們將教師作為自己言行的榜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積極與學生進行交流,利用自己的經(jīng)驗與學識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另外,學生口語交際的培養(yǎng),不僅是激發(fā)學生去進行“交流”的欲望,而且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交流”的習慣。人們在展開交流的過程中,每個人的角色是不同的,有些是傾聽者角色、有些是傾述者角色。在不同的身份、場合、時機下,每個角色都需要有不同的表現(xiàn)。因此,教師在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進行培養(yǎng)時,應該積極聯(lián)系實踐情景,讓學生在不同的情景、人物、環(huán)境中進行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三、總結語
新課改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對于學生未來接下來的學習、生活、工作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谡Z交際是每個社會人不可或缺的基礎工具,也是社會人每日進行思想表達的實際工具。小學階段正是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黃金時期,教師應該抓住時機,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陽勝.關于小學語文中高年級口語交際問題的研究——以廣西桂林市臨桂區(qū)5所小學為例[J].《基礎教育研究》,2015.
[2]李穎.小學高年級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