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威
摘 要:高中時期作為學生階段的重要時期,可通過正確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指出高中英語在教學過程中面臨的狀況,在國家新課改政策的實施下,學校應制訂相應方案,并采取正確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英語;教學改革
隨著新課改政策的不斷實施,高中學校英語課程在新課改背景下可提升教學質(zhì)量。但部分高校在進行英語課程教學中,存在教學方法傳統(tǒng)、課堂互動較少、師資團隊水平偏低問題,降低學生對英語課堂的學習興趣。通過不斷的改革與優(yōu)化,對教師團隊的培養(yǎng),可提升整體教學質(zhì)量。
一、高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
1.教學方法傳統(tǒng)
英語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相應的英語知識,增加其在實踐過程中的應用,達到正確的交流和溝通。英語課程作為高考科目之一,其在高中整體課程中占據(jù)重要位置,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以語法和習題作為基礎對學生進行講解。由于高中時期是學生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受應試教育的觀念影響,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學習成績?yōu)橹?,在對學生進行教導時,大部分教學課程以習題練習為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受到教師和家長的壓力,導致對英語學習興趣降低。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知識強行灌輸,未能從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出發(fā),致使學生對知識以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學習,導致學生在現(xiàn)實交流過程中無法進行正確的交流。
2.課堂互動較少
高中時期作為學生的重要學習時期,定期考試較多,家長對學生學習成績要求較高,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將導致學生無法形成正確的學習心態(tài)。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由于學時課程安排較為緊張,致使英語教學環(huán)境氛圍較低,由于高考的壓力,英語教師自身將知識盡數(shù)教授給學生,學生接受知識水平不同,部分學生對大量知識無法形成理解,將增加學生的負擔。
3.師資團隊水平偏低
英語教師對學生的正確指導可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教師在對英語知識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應對語言環(huán)境進行分析。在教學過程中,由于英語屬于外國文化,學生在進行學習時以傳統(tǒng)中文學習方式進行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對學生進行思維上的教導,為學生構建課堂英語環(huán)境。但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由于缺少對外國文化的理解,導致在進行英語課文講解時,無法使學生正確地理解外國語言環(huán)境。在講解英語關聯(lián)概念時,未能以自身為傳播媒介對學生進行語言和肢體行為上的延伸教導,導致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進行機械式的記憶。部分教師無法將外國環(huán)境代入英語課程中,導致學生對英語內(nèi)容未能形成情景式記憶,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只是以成績?yōu)橹?,未能實行多形式化教學。
二、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改革的路徑
1.采取探討性學習方式
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應將學生作為教育主體,改變教學策略,以發(fā)展性教學為主,在對學生進行知識教授時,通過正確的教導方式使學生對知識進行活用。通過探討性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適應當前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完成對英語知識的掌握,激發(fā)學生對英語課程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將教學內(nèi)容進行整合并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使學生對課堂內(nèi)容進行提前預習,學生以自身學習能力為基準對內(nèi)容進行針對性預習,教師將課堂上的時間進行提問和解答,對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并可掌握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依照學生的學習能力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提升學生對英語課程的學習興趣。
2.構建融洽學習氛圍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由于外國語言的復雜性,部分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難以實現(xiàn)對知識的掌握,降低學習興趣,導致整體課堂氛圍沉悶。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對情景式教育的運用,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英語學習過程中。在對課程內(nèi)容進行講解時,應帶有感情色彩并依據(jù)內(nèi)容環(huán)境進行延伸性教育,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激起學生對英語內(nèi)容的學習興趣。在對學生進行提問過程中,多使用鼓勵性詞匯,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可設置相應的交流環(huán)境,教師使用純英文和學生進行交流,增加學生的參與性。當講解教學難點時,可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可設置相應的情景對話方式,使學生進行課堂表演,使學生融入課堂氛圍中。通過建立良好的課堂氛圍,提升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加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3.提高教師團隊教學水平
英語教師作為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主要助力,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的延伸可擴大學生知識面,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教師通過言傳身教的教育方式,可使學生受到思想上的熏陶,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高中英語課程內(nèi)容較為豐富,涉及面較廣,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加強對國外環(huán)境的理解,在講課過程中,通過語氣表達和肢體語言使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全面學習。學校應對教師進行培訓,增強教師的個人素質(zhì)和知識儲備量,可引進專業(yè)的英語教師,使學生對英語進行更深層面的認知。學校之間可進行定期交流,通過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的不斷交融,提升整體教學質(zhì)量。
綜上所述,通過對高中英語課程進行新課改背景下的改革,以正確的教育方法和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提升學生對英語課程的學習興趣,以正確的方式培養(yǎng)英語教學團隊,提升英語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對高中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以期提升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對英語的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葛華.新課改下高中英語與信息技術教學整合初探[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11):147-148.
[2]王偉姣.基于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有效性探究[J].才智,2018(23):126.
[3]邵文香.高中英語教學的突然調(diào)查與新課改理念下的應然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8(2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