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晉
摘 要:二胡是中國特有的弦樂器。它始于唐朝,至今仍在流傳。已經有了一千多年的歷史,從默默無聞的開始,到現(xiàn)在成為一代民族樂器。
在眾多藝術家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下,實現(xiàn)了超越崛起的道路。二胡既可以進行單獨演奏也可以作為戲曲伴奏等。在戲曲的伴奏中中,它承擔著部分旋律片段,對整個作品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討二胡在戲曲演奏中的音色的變化。
關鍵詞:二胡;演奏;音色;變化;認識
隨著中西文化的交融,二胡的范圍不斷擴大,表現(xiàn)力更加豐富這使得二胡成為我國深受廣大人民喜愛的民族樂器,是我國現(xiàn)代音樂史上使用最廣泛的樂器之一,以各種歌劇音樂和傳統(tǒng)音樂演奏形式出現(xiàn)。在近百年的發(fā)展過程中,以劉天華先生和阿炳先生為代表的民間學校是學院派的代表。二胡音樂的發(fā)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在中國戲曲伴奏中占有重要地位。
1 二胡所表達的情感
在使用二胡對戲曲進行伴奏前,要充分了解戲曲的類型和感情色彩,根據(jù)戲曲的內容領會戲曲所要表達的情感,將戲曲音樂的伴奏演奏得更加生動、細膩。二胡的音色較為特殊,演奏時既可以表現(xiàn)出深沉、悲壯、凄涼的內容,又可以 表現(xiàn)出氣勢磅礴的意境。通過二胡的伴奏,可以將戲曲中的 人物形象更加鮮明地表現(xiàn)出來,或將戲曲背后的故事進行恰 到好處的渲染,增強舞臺的演奏效果二胡在給戲曲伴奏時,要注意其他樂器的器樂性,便于更好地與其他樂器伴奏相融。同時也還需要注意戲曲作者的情感轉折,更加準確地將情感表現(xiàn)出來。還要根據(jù)戲曲的類別和演奏特點進行總結區(qū)域性的演奏特性,結合地方的演奏 風格,更加準確地將戲曲的情感表現(xiàn)出來,使戲曲在演奏時 更具有個人思想和感情色彩。
2 二胡在演戲曲中的發(fā)音與音色變化
2.1 良好的發(fā)音是二胡演奏的前提和基礎
在二胡演奏中,首先,發(fā)音是二胡演奏的前提和基礎,是音樂的三大要素之一。只有在具備了良好的發(fā)音后,才能談到二胡的音色、音色變化以及音準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如果一個演奏者,連基本的發(fā)音都做不到優(yōu)美、圓潤的話,即便他有再高超的技術,也掩飾不住那“澀”“噪”的劣質 聲音。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二胡演奏同樣如此,由于二 胡的弓毛是夾在兩根弦之間的特殊形制。因此發(fā)音要向兩 個不同的方向(向內、向外 ) 來控制其弓毛所掛弦的力度 來完成。這就要求我們要把“發(fā)音”看作是二胡演奏中的 先決條件。 右手的握弓以及用力的方法、狀態(tài)都對二胡的發(fā)音有 著決定性的因素。握弓我們主張用松弛的手型,如果弓桿握的過緊的話,會造成手腕僵硬、緊張等。所發(fā)出來的音 色必然也不會松弛、自然。另外,握弓的力度也要適宜,在演奏時,弓毛掛弦的著力點要非常明確,力度的大小要 根據(jù)所演奏旋律的具體要求安排和掌握。例如二胡伴奏的《逍遙津》以及對于與傳統(tǒng)的京劇、豫劇的伴奏。這都要求我們在演奏時,要養(yǎng)成良好的右手握弓 方法,以達到對發(fā)音的要求。
2.2 音色隨著著力位置以及用力方式的變化而變化
在演奏過程中,與發(fā)音有著密切關系的就是音色的變 化,影響著變化的因素有很多,如果說優(yōu)美、圓潤的發(fā)音 是二胡演奏中的前提和基礎,那么豐富的音色變化就是使 演奏更加深刻動人的必然手段。要達到樂曲所要求的音色 變化和左手按弦的技巧有很大的關系,比方說左手按弦的 用力方式、按音的位置、還有揉弦的變化等,這些都影響 著音色的變化。所以音色的美存在于音的變化和對比之中,沒有任 何變化的音色,在音樂情緒的表現(xiàn)上也同樣是沒有感染力 的,我們在演奏中要具體分析,體會戲曲的內容、風格和 所要表達的情感。
2.3 揉弦、左手按弦與音色的變化
對音色變化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左手的觸弦與揉弦。 它主要體現(xiàn)在手指觸弦的位置以及面積的大小上。指尖與 指肚觸弦所發(fā)出的聲音就不一樣,指尖觸弦面積小,發(fā)出 的聲音也比較清晰、明亮。而指肚觸弦的面積比較大,發(fā) 出的聲音則比較厚重、濃郁。讓風格對比相對明顯,這就要求演奏者根據(jù) 樂曲不同的特點,在演奏時要正確的把握。 揉弦也是二胡演奏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體現(xiàn)了我 們民族音樂中的審美傳統(tǒng),也增強了樂曲的韻味及感染力。最常見的三種揉弦方式有“滾揉”、“壓揉”和“滑揉”。滾揉,是運用比較多的一種揉弦技法。比較適宜表現(xiàn) 情緒比較平穩(wěn),音色恬靜、柔美的音樂旋律,流暢而且富于戲曲的演奏性。壓揉,在二胡樂曲中,適宜用壓揉的樂曲有很多,一般表現(xiàn)的是凝重、悲苦的情緒,很多會用在高潮樂段。極富于演奏民間戲曲風格的旋律?;?,提到滑揉我會想到墜胡的聲音效果。當然,滑揉本來就是墜胡特有的一種揉弦技法。在二胡演奏中,成功地借鑒以及巧妙的運用更增添了音色的豐富變化。
3 總結
總而言之,二胡經過千年的歷程走到我們面前,在聽二胡演 奏,我們不單單是一種對樂曲、音調、音色的欣賞,還有對傳統(tǒng) 的、歷史的、文化的傳承,同時也是對當今文化的一種發(fā)揚、一種 發(fā)展、一種創(chuàng)新,從中我們能跟感受到國人孜孜不倦的藝術追求與 富于創(chuàng)新的藝術智慧。二胡在戲曲演奏中的音色會發(fā)生不同的變化,也賦予了二胡獨特的魅力,使其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地演進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妲娜,修海林,尹愛青 .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 與實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肖慧子.論二胡在民族樂隊中的演奏藝術[J].樂舞觀點,2016,(18):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