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正菊
摘 要:在農(nóng)村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學困生厭學情況是大量存在的。高年級學生,面臨著小升初的壓力,在此階段倘若其能正視語文學習,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興趣,將對其今后的發(fā)展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因此,探尋學困生厭學原因,探索解決學生厭學問題的對策,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大難題。
關鍵詞:農(nóng)村;小學語文;高年級學困生;厭學原因;教育對策
在當前的農(nóng)村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如何扭轉學困生厭學這一情況,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大難題。因為新課改在教育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采取多樣的方式使每一學生都能獲得有效的發(fā)展。學生有效發(fā)展的實現(xiàn)是從產(chǎn)生學習興趣開始的。要想實現(xiàn)這一點,我們需要做的是深入教學實踐,探尋高年級學困生厭倦語文學習的原因,進而探索出解決該問題的方法,使學困生在正確認知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獲得語文學習水平的提升。
一、農(nóng)村小學高年級語文學困生厭學的原因
農(nóng)村小學高年級語文學困生的出現(xiàn)受到主客觀原因的影響,下面,我從學生自身以及教師教學這兩方面進行細致的分析。
1.學生自身因素
學生是語文學習活動開展的主體,其自身心理、態(tài)度等直接影響其語文學習情況。高年級學困生之所以出現(xiàn)語文厭學情況,主要受到其自身這幾方面的影響。
(1)學生心理影響
所謂年齡的增長,高年級的學生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此時他們不再只聽取教師的建議。如果在這個關鍵時刻,教師無法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其將出現(xiàn)不當?shù)男睦硪蛩?,這對其今后的發(fā)展會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而且,一些語文學困生,其在這樣的情況下會更加地不喜歡語文學習。一方面,學困生在長期的語文學習活動參與中,因為學習成績不盡如人意,會感到很迷茫,在面對語文學習的時候,這種挫敗感會導致其覺得語文學習是枯燥、乏味的,就算自己花費再多的時間和精力,也無法在語文學習中獲得有效發(fā)展。另一方面,在應試教育背景下,考試、評價是判斷學生語文學習的唯一標準,而學困生在這唯一標準面前會感到自己比其他人差,進而在語文學習中失去信心。諸此心理影響加重了學生的語文厭學情緒。
(2)語文學習方法不當
在新課改背景下,一些教師意識到了傳統(tǒng)的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的不足,嘗試采取情境教學、讀寫結合教學等引導學生積極學習語文知識。這些新的教學方法固然是好的,但是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學困生受其語文學習能力的影響,無法對這些方法靈活地掌握,由此導致其難以在語文學習活動參與中對其進行靈活運用,仍舊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語文。面對大量的古詩詞、字詞句等記憶,其自然會越來越厭倦語文學習。
2.教師教學因素
教師作為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其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任。在當前的農(nóng)村高年級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一些教師為了使學生在小升初中獲得優(yōu)異的成績,將教科書作為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大量地學習、識記抽象的語文知識,這在無形中加重了學困生的學習負擔。甚至一些教師為了提升本班的升學率,將教學的關注點放在了學優(yōu)生和中等生身上,忽視了對學困生進行教學、指導,由此導致學困生在被忽視下,難以獲得有效發(fā)展。
針對以上問題,要想使學困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興趣,并在語文學習中獲得發(fā)展,需要教師充分發(fā)揮其教學組織、引導作用,從不同角度入手,對學困生進行積極的引導。
二、轉變農(nóng)村小學高年級語文學困生的對策
1.重視學困生
要想在農(nóng)村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對學困生進行轉變,教師首先要對學困生給予充分的重視。教師重視學困生,不僅可以使其立足學困生的語文學習實際情況,自主轉變其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滿足學困生語文學習需求的基礎上,采取多樣方式組織語文教學活動。還可以使學困生在語文教師的重視下,樹立語文學習信心。為了實現(xiàn)這一點,我在組織高年級語文教學活動的時候,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對學困生提出符合其語文學習實際的要求,使其在獲得語文學習機會的過程中,實現(xiàn)有效發(fā)展。具體來說,我在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對學困生提出了打牢語文學習基礎的要求,要求其在閱讀、寫作等活動參與中,掌握字詞句等基礎知識,并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其自我展示的機會。
2.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有效的學習方法則可以使學困生在語文學習活動參與中得心應手。受學生學習經(jīng)歷、家庭教育情況等影響,其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異,需要掌握的語文學習方法也是不同的。對此,我在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會針對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學困生加以引導。比如,我在組織《將相和》該內(nèi)容教學的時候,就引導學困生扮演角色,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小女孩感情的變化,同時在讀的過程中掌握字詞句等基礎知識。在組織《懷念母親》該內(nèi)容教學的時候,引導學困生利用批注學習法,先自主地閱讀文本內(nèi)容,在閱讀的過程中標注出自己不理解的內(nèi)容,并結合參考書對其進行探究。
總之,在農(nóng)村高年級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立足學困生語文厭學的原因,采取多樣的方式,引導學生樹立語文學習自信心,掌握語文學習方法等,以此促進其語文學習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高春榮.小學高年級語文學困生干預研究[D].魯東大學,2017.
[2]查國芳.孩子,我們陪著你一起成長:小學語文學困生轉化的個案呈現(xiàn)[J].小學教學研究,2016(32):7-8.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