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國堂
摘 要:物理是一門研究性很強的學科,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老師將書本內(nèi)容生硬地灌輸給學生,然而這種方法不盡如人意。隨著時間的流逝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學習模式來改善舊模式的不足,其中問題情境模式就被眾多中學廣泛地使用到課堂上。
關鍵詞:中學物理;問題情境模式;教材
為了使中學生更好地接受物理知識并成功地將物理書本上的內(nèi)容帶進生活中去,在課堂中使用情境模式教學成為了一個行之有效的方式。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去觀測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感受物理學科的溫度,讓物理不再是冷冰冰的一堆公式。由于生活中到處都可以見到與物理有關的現(xiàn)象,所以情境模式的學習,教學素材的來源非常廣,取材也方便,不必花費大量金錢便可以達到授課的效果,具有可行性。
一、初中物理情境教學模式的意義
情境教學作為新課改下的教學模式之一,不僅符合當下教育部對中學生物理知識的考查還極大程度活躍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情境模式為教學手段,將初中物理教學大綱作為依托,針對目前初中教學出現(xiàn)的問題制定改善的策略??茖W、系統(tǒng)地展示在初中課堂中使用情境模式的益處,不斷完善情境模式在課堂中運用的架構體系,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自發(fā)地學習物理,積極地參與課堂上的教學實驗。培養(yǎng)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表述和運用的能力。情境模式主要通過對生活中常見物理現(xiàn)象的再現(xiàn),加強了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認識,事實證明這種做法成效顯著。情境教學模式成功地促進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將物理知識應用在身邊生活當中的能力,還間接地營造了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活躍氛圍。
二、初中物理情境教學模式規(guī)避誤區(qū)的措施
(一)以教材作為基礎
情境教學模式不能與教材相沖突,在課堂中老師帶領學生學習書本上的知識,運用情境教學模式使書本上的知識得以生動形象地出現(xiàn)在學生眼前,巧妙地將書本上的文字轉(zhuǎn)變?yōu)楝F(xiàn)實生活中可以直觀感受的真實物體,使學生對于物理學習不再抗拒。這樣有利于將學生帶進學習的環(huán)境中去。
(二)創(chuàng)建立體實景
物理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在生活中會出現(xiàn)很多可以用來印證課本上知識的物理現(xiàn)象,老師可以在課上將這些帶有物理性質(zhì)的生活現(xiàn)象展現(xiàn)給學生看。例如,在蘇科版物理“汽化與液化”這一小節(jié)中,老師就用酒精燈加熱燒杯中的水,水受熱升溫進而沸騰,通過展示生活中的這些生活場景讓學生將物理與生活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同時可以采用同學間小組實驗的方式讓中學生自主探究討論,在這種環(huán)境下大大加強了中學生對團隊合作的意識,在這種條件下他們的綜合能力必將會得到大幅提高。
(三)打造更廣闊的情境視角
初中正是對外面世界充滿無限渴望的時期,所以利用情境模式擴展相關的課外知識會使他們的注意力聚焦在課堂上,同時還為他們打開了一扇通往更為精彩的知識世界的大門。與此同時應該注意,新知識的擴展應該以書本知識為基礎,切不可以顛倒主次,同時授課老師應該把握好外延的尺度,這樣就做到了在學到基本知識的同時擴大知識層面。
三、初中物理情境教學模式所帶來的益處
(一)學習氛圍更濃
情境教學模式降低了學生進入誤區(qū)的可能,讓同學間可以聆聽對方的想法,讓老師可以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例如,在蘇科版初中物理“光的直線傳播”這一節(jié)中,光的傳播規(guī)律很難被學生直接理解。老師便向同學進行提問,激光在空氣中進行傳播可以看的見嗎?得到學生的否定回答后,老師繼續(xù)提問那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激光在空氣中傳播的時候能被我們看到呢,在一片沉寂后老師便用噴霧器在空氣中制造出一團水霧再用激光筆照射,班級的學生都看到了光的直線傳播,用這種方式讓學生簡單地理解在書中難以讀懂和不便于想象的知識。
(二)學習效率更高
傳統(tǒng)教學是老師授課學生聽,但很多學生沒有消化掉課堂上的知識,導致大多數(shù)中學生考試成績偏低。這種情況屢見不鮮,很多家長和老師都很頭痛。而情境教學模式是在課堂中給予學生思考、表達的機會。學生可以通過這種機會對自己一天所學的知識進行修改和完善,而不能消化理解的難點還可以及時向老師提問解決困惑。例如在蘇科版初中物理“摩擦力”這節(jié)教學中,很多學生對于摩擦力的方向不能準確判斷,老師便在課堂上用實驗讓學生清晰地感知摩擦力的存在,首先選擇幾個除了粗糙度不同其余條件均相同的木板,讓模型車在斜坡上的同一位置放手,任其向下滑行,根據(jù)在粗糙度不同的木板上的滑行距離告訴學生摩擦力的存在。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吸收,提高學習效率。
情境模式教學對于中學生學習物理而言是有很多好處的,一方面有助于學生提高自己的考試分數(shù),另一方面也同樣加強了同學間的交流,和老師間加深了認識,更重要的是加強了學生接受陌生事物的速度、思考問題的角度和人際交往的處理。
參考文獻:
[1]陳久益,王淑臻.淺談問題情境模式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10):183-184.
[2]蔡鵬飛.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與案例分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3(5):223.
[3]李國高.問題情境模式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求知導刊,2016(11):135.
[4]趙晉春.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利用生活現(xiàn)象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應用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1.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