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
摘 要:《鄉(xiāng)下人家》是四年級人教版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篇課文作者寫了鄉(xiāng)村最普遍的事物和場景,寫了青瓜綠藤的農(nóng)家小院;鮮花盛開,雨后春筍的門前花園;有雞鴨覓食的快樂場景;還有村民院落晚餐的和諧幸福;全文語言質(zhì)樸優(yōu)美,給我們展現(xiàn)了鄉(xiāng)下人家的安靜與祥和、舒適而美麗的鄉(xiāng)村畫面。
關鍵詞:課堂變革;教學反思;開放
歌頌了勤勞、善良的鄉(xiāng)下人用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裝點自己的幸福生活。字里行間體現(xiàn)著作者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一、自主學習快樂有趣
在教學中字詞教學以學生自學為主。因為本課生字較多,我先讓學生仔細觀察哪幾個字比較難寫,注意什么,學生不難找出“瞧、率、搬”這三個字。這是對學生識字、寫字能力的一個考查,經(jīng)過學生的口述,教師范寫,課堂書寫三個環(huán)節(jié),學生的難題就攻破了,為學生學習課文掃清障礙。
課堂是教學的關鍵,在新課堂變革的推進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課堂教學的參與指導著,應該是課堂變革的關鍵。語文學習一方面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另一方面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教語文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讀懂、理解、運用,為了以后不教或少教,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因此在教學中我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二、設疑置難,開放課堂
在教學中我始終抓住一條主線:“鄉(xiāng)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jié),都有一道獨特的風景”,這是課文的最后一段。先讓同學們齊讀,接著讓學生質(zhì)疑,于是同學們馬上提出“是一道怎樣獨特、迷人的風景呢?”帶著問題我讓同學們看文中的插圖。這是一個怎樣的鄉(xiāng)村小院呢?讓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從視覺上先認識,了解一下小院,盡量用自己的話說說。說到這兒,可能許多老師讓學生看課件,但我自己認為,既然文中有插圖,并且學生每個人一本書為何不就地取材呢?何況插圖也清晰明了,更便于所有、甚至后面看不清黑板的學生觀察,這是我教學過后才意識到的。所以我認為應該合理的恰當運用文中的插圖很有必要,不要為了用課件而用課件。對鄉(xiāng)村村落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我讓學生讀課文一、二自然段,看作者是如何寫村落的。我采取放聲讀,邊讀邊畫出你覺得村落美的地方,讓他們手腦并用,在讀的時候有自己的想法。讀完后我讓他們談感受,可以是對句子的理解,可以是對詞的理解,也可以是寫作方法等等。問題不單一,不固定,學生把他們自己改說的想法就能說出來。其中有一個學生站起來說“我認為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的從土里探出頭來”“探”字用的好,采用了擬人化的修辭手法,把從土里鉆出來的竹筍寫得像小孩子一樣可愛。學生理解很到位,這位學生說完后,其他學生都向他投去了贊許的目光,此時課堂氣氛立刻活躍起來。有讀優(yōu)美句段的;有理解詞的;有仿寫擬人句的……這就是靈活的教學方法給課堂帶來的生機,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
三、以讀促講理解運用
當然,這么好的一篇寫景散文,要想做透徹的的理解,讀的環(huán)節(jié)一定不能丟。在教學三——六自然段里,我重點讓學生品讀,通過指明讀,引讀、評讀、男女生賽讀、齊讀等方法,讓學生理解一個鄉(xiāng)下人家雞鴨滿地,魚蝦成群,婦女搗衣、彩霞滿天自然、和諧的一幅風景畫。只是有許多朗讀水平很差的學生很難為情。看到許多學生讀得興味盎然,自己也想讀好但又不敢讀。當然我及時給與鼓勵,給他們信心,只有讀好了才能理解。
教學完了整篇課文,讓學生說說鄉(xiāng)下人家都有哪些獨特的風景?學生爭先恐后地說,說明他們學懂了。當然教語文的最終目的還是讓學生學會運用,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的寫作意圖,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理解文章的中心,同時對作者的寫作方法、遣詞造句上要用心體會、運用。尤其是本文語言的質(zhì)樸、用詞的準確,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的運用更值得學生學習。讓學生在以后的寫作中能學會運用,這才是學語文的根本目的。
四、小組合作扎實有效
本節(jié)課中我設計了拓展性訓練,“你眼中的鄉(xiāng)村生活是怎樣的?”我采取了小組合作學習。我認為小組合作的實效性在于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疑難問題分散化,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給學習困難的學生以說的機會,給他們學習的信心勇氣以優(yōu)帶差。在這節(jié)課里,小組合作我認為是成功的,我首先把孩子們分成八組,七人一小組,選出中心發(fā)言人也就是記錄員,這會兒我巡視指導,課堂開放了,學生就沒有拘束感,他們各抒己見即使是平時不愛說話的學生也能說上三兩句。最后由中心發(fā)言人上臺匯報,這樣既鍛煉了他們的膽量,又為本單元的寫作打開了思路。
我們說,一堂課如一個人,總沒有完美的地方,盡管是我們費盡心思去挖掘、去打磨、去實踐、但總有它的疏漏之處。本節(jié)課不足的是老師對學生的課堂評價不及時,生生評價落實不到位,我們既然放開手腳,讓學生自主學習,那么學生的匯報,哪怕是那么點滴的進步,老師也應及時給予肯定,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生生評價更能激發(fā)同學之間的相互學習,相互競爭的意識,這點我有些欠缺。同時板書設計繁、缺乏美感,適當增加一些簡筆畫就更加形象直觀了。
參考文獻:
[1]劉金赟. 論教師參與課堂變革[D].華東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