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雨婷
關鍵詞:泥土課程;種植活動;生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3-0045-01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環(huán)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與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要“充分利用自然環(huán)境和社區(qū)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在探究中認識周圍的事物和現(xiàn)象等都反映了自然的重要性。泥土課程作為關于自然的一種延伸課程,在幼兒園實踐具有一定的意義。
1.結合生活教育理念,生成泥土課程
《綱要》中明確要求“引導幼兒在生活和活動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這說明了我們已經意識到實際生活對于幼兒發(fā)展的重要作用,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恰恰是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值得我們學習。陶行知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保敖虒W做合一”,倡導讓學生認識生活、感知生活,主張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力,不斷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創(chuàng)新精神。
2.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目標,架構泥土課程體系
(1)課程目標。我們將泥土課程命名為“我和泥土的約會”,課程以“自然、自主”為目標,依據(jù)幼兒園課程設置的理念,關注幼兒情感、態(tài)度、能力等多方面的發(fā)展,形成具有班級特色的課程目標體系。
(2)課程內容。泥土課程內容基于生活和幼兒已有的經驗,并以“五大領域”為基礎,從幼兒的興趣和園所現(xiàn)有條件出發(fā),以主題活動、實踐活動為主要組織形式,注重整合性、系統(tǒng)性、趣味性和可行性,讓幼兒在親身體驗中探索、發(fā)現(xiàn)、學習,在操作中獲得有益于自身經驗的發(fā)展。泥土課程不僅僅是探究泥土的一些屬性,這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凡是和泥土相關的都能作為衍生課程。
(3)實施途徑。一是親近大自然,和泥土的零距離接觸。為了充分激發(fā)幼兒對泥土課程的興趣,首先,我們讓孩子們解放天性,沒有任何束縛的和泥土來一次零距離的接觸。我們在幼兒園中開辟一塊玩泥區(qū),讓孩子們隨意的玩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玩泥,在和泥土的互動中,獲得有關泥土的經驗。在有了對泥土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師帶領孩子們來到了一片戶外的泥土地,讓幼兒提前準備好的挖泥工具,自由地挖泥,探索泥土中蘊藏的生命,進行深一層次的探索。這樣的活動很是受孩子們的歡迎,在好奇心的驅動下,孩子們以敏銳的觀察力發(fā)現(xiàn)了藏在泥土中的小生命蚯蚓、蜘蛛、小蟲子等,在實踐操作中獲得關于泥土的經驗。最后由教師組織教學活動,分享自己與泥土的故事,在交流討論中達成經驗的共享,不僅豐富了幼兒的見識,也在無形中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二是開展季節(jié)性種植活動,提升幼兒的生活經驗。說到泥土,自然離不開植物。泥土和植物息息相關的聯(lián)系更要在泥土課程中充分體現(xiàn)。根據(jù)課程目標,我們開展了季節(jié)性的種植活動。種植活動是泥土課程中的重要部分。種植活動作為泥土課程的一個分支,幼兒在了解泥土的同時,還能接觸到植物以及一些小動物,像蝸牛、蝴蝶、蚯蚓、瓢蟲等,發(fā)現(xiàn)十分豐富、有趣的自然現(xiàn)象。每個班級分配一塊地,種植不同的植物,幼兒不僅可以觀察自己班級的植物,也可以觀察其他班級的植物。種植活動的開展,幼兒認識了許多不同的植物。近距離的接觸自然,認識自然,體會自然,并積極發(fā)現(xiàn)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豐富幼兒的自然經驗。孩子們在這些真實的生活過程中,建構起有利于生存的基本能力。
第三,幼兒自主照料植物,培養(yǎng)幼兒的各項技能。種植活動不單單是種植這一個環(huán)節(jié),為了形成完整的知識鏈,全面發(fā)展幼兒。種植活動的每一環(huán)節(jié)都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主動性,從收集泥土,松土、播種、松土、澆水、除蟲……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都扮演一個輔助者的角色,引導幼兒主動進行。通過幼兒的親身體驗,在實際操作中獲得能力的發(fā)展。種植的過程不僅僅培養(yǎng)了幼兒的種植技能,還發(fā)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幼兒對于自己種植的植物總是十分上心,每天都不忘去觀察有沒有長大,當種植的白蘿卜出現(xiàn)了蟲洞,馬上開始尋找答案,在老師阿姨的指導下,幫助植物除蟲。同時在對植物的觀察中,我們?yōu)槊總€幼兒準備了一本觀察記錄本,每當植物有變化了,及時的記錄下來,這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記錄能力。
3.思考與建議
(1)提升幼兒科學探索能力。在種植活動中的科學探究實驗中,孩子們觀察記錄的方法比較單一,通過簡單的繪畫,并不能完整的展現(xiàn)植物的生長變化。需要以更直接的方法,展示植物的生長變化。例如在植物的旁邊插上一根做好刻度的小棒,孩子們每次觀察植物生長的高度并記錄下來,能更加直觀的感受到植物的生長變化,也符合的幼兒形象邏輯思維。還可以輔助以現(xiàn)代的技術手段,每隔固定的時間段拍攝一張同角度的生長圖,最后將圖片連起來展示出來,可以更加直觀的觀察到植物的生長變化。
(2)提高教師自身水平。正所謂,給孩子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因此,要實踐好泥土課程。教師必須具備相對完善的知識體系。園里的老師也許不能了解所有植物的種植常識和技術,每班的老師應根據(jù)種植的植物上網(wǎng)查詢,或找有經驗的人咨詢種植方法,使班里所有老師都具有所種植物的常識,以便更好地幫助孩子,使孩子在種植的過程中了解每一種植物的生長常識。
(3)落實“教、學、做合一”。“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內容,強調書本與生活的緊密結合,強調理論和實際的緊密結合。泥土課程完整的體現(xiàn)了幼兒教育正在逐步走向“教學做合一”,可見泥土課程的實踐是有一定的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