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
摘要:本文闡述了民族民間舞表演中的眼神的含義,對其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并以藏族、蒙古族、朝鮮族三個民族的民間舞為例,對眼神的運用方法進行了詳細闡述。
關鍵詞:民族民間舞;表演;眼神;重要性
一、舞蹈表演中離不開眼神的運用
1.眼神是舞者傳達內心情感的窗口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舞者可以通過眼神傳達自身內心的真實情感,傳達舞蹈作品里人物角色內心喜、怒、哀、樂等情感的變化。在舞蹈表演過程中,眼神在舞者藝術又細膩的處理下,再配上流暢適當?shù)闹w動作、技術技巧,準確的表現(xiàn)出角色欣喜、憤怒、悲傷等舞蹈作品的情感路線。除此之外還能傳達出舞者本身對作品的理解,對該作品深層文化底蘊的展現(xiàn)。
人的全身上下“眼睛”是最具有內涵、有魅力、有誘惑力的器官,舞者不僅要擁有高超的技術技巧動作,更要有從內心深處抒發(fā)的真實情感。然而這一雙會動的眼睛卻可以包含千言萬語,舞者就能利用這活動的眼睛、無聲的眼神來傳遞作品中人物角色的精神狀態(tài),完整的展現(xiàn)出舞蹈作品的主題思想。一個好的舞蹈藝術家,總是能很好把握住眼神,利用好眼神,把眼神運用的合理得當、恰到好處,把自身的熱情和作品中感受到的情感內容通過眼神完美的詮釋出來,使曼妙的舞姿和神韻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展現(xiàn)了舞蹈真正的美,散發(fā)出了舞蹈獨有的魅力。然而一個出色的舞蹈作品,不僅需要舞臺、燈光、音響、肢體動作組成,更需要眼睛來傳神,來傳遞作品靈魂深處的情感。雖然舞蹈演員不能像歌唱演員一樣能直接用語言來傳情達意,但是擁有一雙會說話的眼睛是演員表達情感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窗口。
2.眼神是舞者與觀眾交流的重要橋梁
舞蹈是表演演員的肢體動作、技術技巧展示和舞臺、道具、背景空間、服飾音樂等高度融合的藝術,舞者通過對舞蹈的理解和肢體語言來詮釋舞蹈信息的主題。舞者在舞蹈表演中,面部表情從始至終都融入其中,是整個舞蹈作品表演凝聚美感的焦點,由面部表情及其眼神去增添色彩,完美準確的去表達舞蹈所包含的精神內涵。如芭蕾舞劇《仙女》是一部由菲莉普·塔格里歐尼創(chuàng)作的浪漫芭蕾舞劇,舞者在表演《仙女》時眼神和表情都向觀眾訴說著一場兩情相悅、惆悵憂傷、錯失真愛的愛情故事。每一個眼神和表情中都在觀眾傳達作品與自身的心聲,從舞者的眼神中流露著對幸福擦肩而過的痛苦與無奈,現(xiàn)實與仙境中的殘酷,這舞劇的靈魂都反映在眼睛里,使整個作品充滿靈氣和仙氣。觀眾常反映的“演員臉上有戲沒戲”其實就是體現(xiàn)在眼神上,臉上眼里的戲份做足了才能把觀眾全身心都帶入到其中,所以眼神是舞者與觀眾交流的重要橋梁。
二、民族民間舞表演中眼神的重要性
1.眼神是舞蹈的靈魂。眼神是舞蹈的靈魂,眼神中應該有戲,應會說話。對于舞者而言,其眼神是否靈動,是否能夠表達出情緒,是決定其舞蹈水平的關鍵。將眼神應用到民族民間舞表演過程中,利用不同的眼神,完整地詮釋出作品需表達的情緒,體現(xiàn)出或希望,或堅毅,或憤怒,或嫵媚的情感,可使舞蹈的光環(huán)被放大,使舞蹈的靈魂得以體現(xiàn)。
2.有利于體現(xiàn)不同民族的不同特點。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服飾、飲食、生活習慣、性格特點等,均有所不同。民族民間舞,是每個民族的人民,在不斷總結與積累生活經(jīng)驗的過程中,用于表達自己對生活的觀點以及看法的一種肢體語言。在不同民族的民間舞表演中,必須體現(xiàn)出不同的眼神變化特點,以更加符合民族在文化以及藝術方面的特點,使觀賞者能夠通過對舞者動作以及眼神的聯(lián)系,更加近距離地接觸不同的民族,對于舞蹈觀賞性的提高具有積極意義。
三、舞蹈表演中眼神運用的培養(yǎng)
1.提高文化藝術修養(yǎng)
舞蹈表演中舞者需要運用好眼神必須要有扎實的舞蹈基本功素質和豐富的文化底蘊。舞蹈是一種高雅的藝術形式,也是文化連續(xù)性的一種表現(xiàn),對舞蹈詮釋的質量好壞直接體現(xiàn)了舞者對文化的了解。因此學習一個舞種的同時也在學習一種文化。例如我們在課堂上學習蒙族舞蹈時,就應該先去了解、探究蒙古文化,再去體味蒙古族馬背上人民的氣質,舞者可以通過書本上的知識了解關于他們的一些生活習性,關注由這些生活習性出發(fā)的與該民族生存意識相關的東西,再多了解蒙古族的傳統(tǒng)文化,把每一絲蒙古氣息深入到眼神里。如此,深刻了解并學習所要表演的作品的文化背景、風土人情文化,才能具有內涵深邃的眼神,這樣才能完美展現(xiàn)出舞蹈的藝術魅力。
2.強化眼神的外在訓練
眼神的基本功訓練和正確的使用技巧就是舞蹈課堂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只有通過各種形式的訓練,加強對眼神的使用方法,是演員能運用自如恰當,這樣才能日益精進。運用好眼神可以幫助舞者準確地把握舞蹈中神韻,這就要注重平常舞蹈課上的外在訓練。主要方法有:
(1)定眼訓練:找空曠的草坪,先抑制眨眼和瞇眼,全神貫注的凝視25-30秒,然后慢慢閉上眼睛;
(2)轉眼訓練:選擇一個僻靜的地方,首先要自己的身體放松,心要平靜,兩眼睜開,頭不亂動,全身只轉動眼球,這樣反復練習幾次;
(3)掃眼訓練:眼睛要像掃把樣,由一點掃到另一點,視線經(jīng)過的地方的東西都看清楚,眼睛睜到最大,由此反復;
(4)凝神訓練:清晨的時候放松身體,吸足氣后把眼睛睜大,然后慢慢吐氣,眼睛跟著吐氣慢慢閉上。
眼神的運用在舞蹈表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眼神是舞者傳達內心情感的窗口,是舞者與觀眾交流的重要橋梁。眼神的運用在舞蹈表演中起到了塑造人物形象、營造作品意境、表達主題思想、引起觀眾共鳴的重要作用。并通過眼神的外在訓練方法來提高舞者的舞蹈表演水平。這不僅是培養(yǎng)一名優(yōu)秀舞蹈演員的前提條件和重要手段,也是傳承舞蹈藝術以及延續(xù)中國傳統(tǒng)“以目傳情”的真諦。
四、結束語
各民族在不斷成長過程中,形成了其獨特的民族文化,受不同文化影響,民族民間舞也體現(xiàn)出了不同的特點。舞者在演繹不同民族民間舞時,應合理、科學、靈活地運用眼神,使其成為肢體動作的輔助,使觀賞者能夠通過對舞者眼神的觀察,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舞蹈的精髓,了解民族的文化與藝術,使舞蹈的靈魂得以體現(xiàn),提高舞蹈水平。
參考文獻:
[1]王紅亮.探討舞臺民族民間舞表演中情緒與情感的關系及應用[J]音樂生活,2016,(11):88-89.
[2]林揚帆.中國民族民間舞表演人才培養(yǎng)思考——從風格舞種專門化課程談起學周刊,2015,(32):227—228.
[3]劉揚.探討舞臺民族民間舞表演中情緒與情感的關系及應用嘰電子制作,2015,(03):265.
[4]齊艷.舞臺民族民間舞表演中情緒與情感的關系及其運用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6,(01):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