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龍
摘要:本文根據(jù)心理學的有關知識,結(jié)合體育教學的特點,遵循動作技能形成的規(guī)律,探討了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體育教學;觀察能力;培養(yǎng)方法
1觀察及其與體育教學的關系
觀察是從一定的目的任務出發(fā),有目的、有計劃、比較持久地認識某種對象的知覺過程。全面、深入、正確地觀察事物的能力稱為觀察力。觀察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一個人能否獲得豐富而深刻、完備而準確的信息,沒有觀察力就難以有效地認識客觀事物。在體育教學中,任何技術動作的學習和掌握,首先是由學生從觀察開始的,或觀察教師的動作示范,或觀察動作的技術圖片、掛圖和影像資料等。良好的觀察能力能夠促使學生動作表象的建立,加速動作的學習和掌握,正確引導學生細致觀察教師示范或各種有效信息,可以使學生感知動作表象;了解動作的結(jié)構(gòu)、程序、要領、方法;明確動作時間與空間的關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和心理指向,以便較快地掌握動作要領。那么如何正確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呢?
2觀察力的培養(yǎng)方法
2.1明確觀察目的,提出具體要求
明確面臨的目的、任務是進行觀察的前提。缺乏明確的任務,觀察是很難進行的。觀察的目的、任務明確與否直接關系到觀察的效果,任務越具體,收效就越大,所以在確定了觀察的總?cè)蝿罩螅€應當向?qū)W生提出系列具體的任務。如果有了擺在學生面前的目的、任務,就可能把他們的注意組織起來,使他們的注意力有了一定的指向,就不易受到外界其他無關事物的干擾,而集中于所要觀察的對象上。如在籃球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技術教學中,可讓學生觀察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技術動作一般向前跑幾步?每一步有何特點?什么時候投籃出手?投籃出手時的用力特點及投籃前后和投籃時的身體姿勢等。這樣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目的明確、要求具體、注意力便集中,收效也就明顯。
2.2觀察要有系統(tǒng)性,要進行有序的觀察
觀察必須有系統(tǒng)、有計劃,按照一定的順序依次進行,才能做到全面、周密,否則,隨意的瀏覽,只會得到雜亂無章的印象。一個完整的技術都是按一定的順序和節(jié)奏完成的,因此,教師在示范之前要根據(jù)不同的教材內(nèi)容,向?qū)W生提出不同的觀察要求,引導學生細致地、系統(tǒng)地循著“整體-局部-整體”,這一基本途徑,多層次、多角度地進行觀察。教師在做示范動作時可先做完整動作,讓學生通過觀察對整個動作有一個初步的動作表象,然后教師可根據(jù)動作的結(jié)構(gòu)進行分解示范,讓學生按動作的先后順序和節(jié)奏進行觀察,使學生對技術動作的各個組成部分、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一個細致的、深刻的觀察。在這一階段,要注意每個部分都要有不同的重點觀察內(nèi)容,最后教師再完整示范,使學生能夠把觀察到的各個部分的內(nèi)容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形成對整個動作的完整概念。這樣,學生既能有目的地集中注意力觀察到動作細節(jié)的重要部分,又有利于學生按觀察的順序來感知完整的動作表象,不致破壞動作的整體性,從而加深對動作的理解,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2.3觀察時要抓住關鍵
任何練習都有一個技術關鍵,學習中抓住了關鍵,就解決了主要矛盾。因此,教師在教會學生有系統(tǒng)性地按順序進行觀察后,就要啟發(fā)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技術動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引導他們認真觀察技術關鍵,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結(jié)果什么也沒抓住。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從而帶動次要矛盾的解決,對某些完成的快、瞬間即逝的技術關鍵,教師要通過多次的慢動作示范或借助體育掛圖、錄像、教具、模型等手段,幫助學生觀察,強化關鍵技術的印象,加深學生對關鍵技術的理解,從而確保學生練習時在技術關鍵上不出錯。
2.4觀察時要注意啟發(fā)學生思維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知覺,是人對現(xiàn)實感性認識的一種主動形式。觀察中包含著積極的思維,并且離不開語言,是一個知覺、思維、語言相結(jié)合的智力活動過程。實踐證明,觀察的細致性、深刻性、觀察目的的實現(xiàn),只有通過思維活動才能達到。因此,在學生觀察示范動作過程中,要適時地、恰當?shù)叵驅(qū)W生進行啟發(fā)性的提示或有針對性的提問,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思考,把他們獲得的片面的、局部的感性材料進行歸納、綜合,得出對動作全面的、系統(tǒng)性的認識,找出動作各環(huán)節(jié)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發(fā)現(xiàn)其規(guī)律及本質(zhì)特征,加深對動作的理性認識,掌握動作要領。
2.5觀察要與想像訓練相結(jié)合
學生觀察之后不要立即讓他們進行練習,而要指導他們進行想像訓練,將所觀察到的運動技術的全過程在大腦中像放電影一樣重新完整地回憶3至5遍。想象要真實、準確,身臨其境。通過多次想像訓練,正確的技術在大腦中不斷得到強化,同時隨著想像的深入,大腦會發(fā)出信號,刺激與運動有關的身體部位及肌肉,使之也得到鍛煉。另外在想像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將所觀察到的零碎的、單個的、局部的技術環(huán)節(jié)通過想像將其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整合成完整的技術動作,而在大腦中復現(xiàn)。實踐證明,通過想像訓練,學生加深了對運動技術的理解,增強了完成好練習的信心,在心理上為練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這樣在練習時就可以減少盲目性,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6觀察后要讓學生多表述
表述,是指用語言表達。在示范或觀看錄像和演示教具之后,教師可根據(jù)動作的結(jié)構(gòu)、特點,要求學生把觀察到的反映動作在時間、空間、力量等方面的特點,如身體的位置、動作用力程度,幅度大小、用力順序、速度快慢及方向等技術要素,用準確簡潔的語言,有條理、生動形象地表述出來。表述的越具體、越生動、越形象,說明學生觀察得越細致、理解的越深刻、越準確,表述的過程,就是對動作理解的過程。通過表述,可強化對動作要領的理解和記憶,還能使教師迅速、準確地得到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調(diào)整教學方法和步驟。
2.7要注意引導學生相互觀察
在體育教學中,除了教師的示范以外,當學生進行分組練習時,更多地則是以同伴為觀察對象。同伴完成動作的好壞將對學生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要及時肯定動作完成較好的同學,對他們的學習情況作出客觀評價,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錯誤的,哪些是需要改進的,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同伴的動作,尤其是動作完成得好,得到教師認可的同伴。注意觀察這些同伴的動作,并對正確的與錯誤的動作進行對比,通過觀察、對比、分析等思維過程,找出自身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哪些環(huán)節(jié)有待改進等。這樣同學們由于相互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糾正錯誤,不斷改進技術動作,從而使技術動作在不斷的觀察、分析、校正中得到掌握。同時同學們的觀察、分析、思維等能力也在掌握技術動作的過程中不斷地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