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錦
摘要:繪畫作為一門重要課程,在小學和幼兒教學過程中占有較大比重。兒童要開發(fā)智力,除了要學習科學知識,還需要充實藝術知識。與理性思維相結合的感性思維或許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繪畫是一種感知認識的表現(xiàn),能夠激發(fā)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如果結合現(xiàn)行的多樣化教學思維,將會事半功倍。讓兒童綜合身邊的材料,拼貼為自己的畫作,不僅很有趣,而且可以鍛煉其觀察能力。綜合材料運用于兒童繪畫創(chuàng)作中,可以充分體現(xiàn)其生活化、多樣化和適應性強等特點。
關鍵詞:綜合材料;小學;兒童畫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3-0155-01
兒童在繪畫制作過程中,有效利用綜合材料能夠?qū)W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注意力集中在一起進行培養(yǎng)。學生在繪畫過程中也是學生表達自己真實感受的一種表達形式,這也是教師了解學生真實感受的一種方式。就綜合材料的運用來講,學生通過自己對綜合材料的理解來進行發(fā)揮創(chuàng)造,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筆者結合當前小學美術課程教學現(xiàn)狀來分析綜合材料在小學兒童畫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綜合材料貼近生活
綜合材料,從表面上來理解就是由多種不同的材料組合而成的材料形式,并且其中每一種材料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所起到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的去豐富綜合材料。要想有效提高學生的繪畫熱情,那么教師需要在綜合材料的選擇上結合生活經(jīng)常見到的材料來進行設計。通過收集資料我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很多材料都是與繪畫息息相關的。
那么如何能夠更好的做到讓材料貼近生活呢?我們可以利用學生的積極性來作為起始點。筆者為學生布置手機生活中繪畫材料的任務,在學生收集的過程中筆者在一旁進行引導,讓學生盡可能的收集到身邊經(jīng)常接觸到的材料。例如,生活中的廢紙、塑料紙或廢舊紙盒等。學生將這些繪畫材料收集起來帶到班級,教師將學生收集的材料進行分類,教師可以在教師劃分出一塊區(qū)域作為儲存材料的區(qū)域。這樣學生在繪畫創(chuàng)作過程中就可以展開想象去儲存材料區(qū)域選擇自己喜歡的繪畫材料。例如,學生在繪畫動物時,可以選擇石子、廢紙、廢毛毯等來進行創(chuàng)作,這樣對于提高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有很大的幫助。每名學生的繪畫方式都不相同,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都體現(xiàn)在畫中,學生利用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到的材料來進行繪畫,這在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出小學生豐富的想象力。綜合材料的運用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繪畫興趣。
2.綜合材料符合兒童的年齡
學生在繪畫過程中所使用的基本材料是豐富多樣的,但是大部分材料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發(fā)展來講都是不適合的。油畫、水彩畫以及國畫對于小學生來講難度都是較大的,而基礎素描和簡筆畫則適合小學階段的學生。
水彩筆顏色多樣,且均使用單色作畫,使用方便,小學低年級美術教學可以考慮用這類型的作畫材料。下一階段的教學可以是素描教學,素描筆的運用相對簡單,畫作可以大幅度修改,但是需要學生有一定的繪畫基礎,并懂得基本的光影知識,所以適合三四年級的學生學習。接著就是水粉和水彩畫的學習了,這一類繪畫創(chuàng)作需要扎實的美術知識,一般用復色作畫,需要調(diào)色,還需要較好的技法,適合高年級學生學習。由此可見,由于每一種繪畫運用的材料不同,所以教師要結合學生年齡及其特點,把握綜合材料的適齡性。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踏實地學好每一種材料對應的繪畫類型,才能在小學這樣一個開放性的平臺中學好美術這門課程。
3.綜合材料多樣化,適應性好
筆者采用綜合材料的主要目的是教好美術課,激發(fā)學生的繪畫熱情,培養(yǎng)他們的情商。所以在筆者的課堂上,材料的種類不限,在生活化和適齡化的基礎上,多樣化是綜合材料運用的核心特點。只要是與課堂主題相符的,油性、水性顏料,沙子、布頭、彩色絨線等實物材料,木板、葫蘆、報紙等多種載體,都會出現(xiàn)在筆者的課堂上。如在進行空間三維繪畫制作時,可以用棉花糖制作云,用棒棒糖制作樹,用巧克力制作草等。只要能夠讓學生在繪畫過程中收獲快樂,這些材料就是可以作畫的材料。
綜上所述,綜合材料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運用,與兒童繪畫創(chuàng)作的特點相結合,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作用。綜合材料以其生活化、適齡化、多樣化和效果顯著等特點,運用于兒童繪畫時發(fā)揮了很好的催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