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淑娟
摘要:音樂欣賞是幼兒園藝術教育的內容。它是提高幼兒審美能力和藝術認知的重要途徑。幼兒園音樂欣賞是幼兒通過聽音樂來感受、理解和欣賞作品的審美活動。教師通過開展音樂欣賞活動,能讓幼兒接觸到更多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擴大對音樂方面的視野,豐富音樂經(jīng)驗,發(fā)展想象記憶和思維能力,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情感和審美能力。
關鍵詞:幼兒;音樂欣賞;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3-0011-01
幼兒懷揣著好奇和探究的心理來到這個世界,他們對音樂的熱愛可以說是他們的天性。幼兒的音樂能力除了與生俱來的以外還有大多是經(jīng)過后天的培養(yǎng),著名教育家、幼兒心理學家陳鶴琴先生指出“我們應該重視幼兒的早期音樂教育,用音樂來豐富幼兒的生活、培養(yǎng)幼兒的意識和情感?!币虼?,幼兒園教育對于幼兒音樂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如何能上好一節(jié)音樂欣賞活動,這就需要教師能靈活的運用各種方法途徑。
1.引導幼兒對生活中聲音的傾聽和表現(xiàn)
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存在著各種不同的聲音,這些聲音就像無處不在的音樂,引發(fā)人們去傾聽和感受,如:汽車的鳴笛聲、狂風的呼嘯聲、雨水的滴答聲等等。幼兒的音樂欣賞態(tài)度、習慣和能力都能從這些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中來培養(yǎng)和獲得,因此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傾聽這生活中美妙的聲音,感受這些聲音的大小、強弱、長短、快慢以及音色等的變化,并把這些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為音樂欣賞活動奠定基礎。
1.1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傾聽生活中的聲音
傾聽是一種有意識且專注的聽。幼兒傾聽的時候需要有情感上的參與。傾聽是幼兒音樂欣賞活動的重要基礎。對于學齡前幼兒來說,他們的音樂想象需要更多的幫助,需要更多的歌詞、標題以及故事情節(jié)。不同的幼兒會用不同的方式對音樂不同的方面做出反應,有的傾向于音樂的形式本身,有的傾向于引起的情感,還有的傾向于音樂引起的聯(lián)想等。
當幼兒很小的時候,他們就已經(jīng)會對傾聽或者聲音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和好奇,在幼兒生活的周圍環(huán)境中有非常多有趣的聲音,當幼兒聽多了、感受多了,他們便會去收集那些有趣的聲音,當幼兒收集到的時候教師就要引導幼兒把收集到的聲音進行分類,例如:可把收集到的聲音進行分類,動物聲音、自然聲音與日常聲音。幼兒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收集更多的聲音,從而激發(fā)幼兒傾聽和欣賞的欲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幫助幼兒熟悉分析自己收集的聲音,并將收集的聲音與簡單的節(jié)奏有效地結合起來。這樣,幼兒不僅可以掌握基本的節(jié)奏,而且可以初步培養(yǎng)欣賞音樂節(jié)奏的能力。
1.2靈活運用指導策略,促進幼兒表現(xiàn)生活中的聲音
(1)符合音樂的特點,巧妙設計圖譜(直觀性策略)
這種教學方法的特點是:直觀、形象、簡潔、讓幼兒更容易理解。圖譜在音樂欣賞活動中經(jīng)常被教師使用,但是在運用圖譜之前教師要先為幼兒認真的分析和研究音樂作品,找出音樂的主要特征,然后通過圖譜直觀的展現(xiàn)在幼兒的面前。如:幼兒園的打擊欣賞音樂活動,教師就可以事先準備好各種水果的圖譜,教師先讓幼兒通過音樂熟悉圖譜,然后示范不同水果的動作,并讓幼兒用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出圖譜中的水果并進行拍打節(jié)奏。這樣既符合幼兒的特點,又能讓幼兒更好的理解音樂的特點。
(2)用身體和語言創(chuàng)造性的感受音樂(嘗試體驗策略)
音樂欣賞活動不僅是一種聽覺活動,也是一種身體運動。教師要掌握引導的藝術,幼兒在傾聽的基礎上感受、理解和想象,用音樂等即興和簡單的情節(jié)表演。如:欣賞幼兒歌曲《賽馬》,幼兒在欣賞過程感受樂曲表達的奔放、熱烈、歡快的情景,在熟悉樂曲后,引導幼兒大膽用騎馬的動作來表現(xiàn)音樂,幫助幼兒體驗音樂、增強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3)提供道具引發(fā)游戲(游戲化策略)
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應該包括在幼兒園的所有活動中。而且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在音樂欣賞活動的過程中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道具在快樂的游戲中將自己所感受、理解、體驗到的音樂表現(xiàn)出來。在音樂欣賞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多運用這種策略,引發(fā)和支持幼兒進行活動。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根據(jù)音樂情景創(chuàng)編故事
在生活中任何一首歌曲都有它屬于自己的某種情感或是描述某種場景。教師應讓幼兒充分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整體曲風和結構,為以后的故事講述及創(chuàng)編打下基礎。幼兒對故事的創(chuàng)編需要建立在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的基礎上,根據(jù)不同的音樂風格去想象在音樂中講述的故事,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理解并將音樂與故事、情節(jié)之間建立關系,這是為幼兒今后創(chuàng)編故事提供依據(jù)。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在欣賞音樂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故事,以便他們能夠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音樂。同時,可以用繪畫形式展示他們的音樂欣賞成果,既滿足幼兒的成就感和直覺需求,也提供了相互學習的機會,使幼兒能夠享受音樂。
3.發(fā)揮幼兒主體性,教師適時引導
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主要是觀察幼兒的各種情況,在關鍵時刻指導幼兒,要給予幼兒充分地時間去思考、想象、實踐,在許多幼兒音樂教育學家的教育體系中都提倡以幼兒為主,例如:奧爾夫的音樂體系,只有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幼兒才需要將音樂欣賞與動作、舞蹈和語言結合起來。與身體一起演奏音樂,將音樂移植到身體中,加深幼兒對音樂的體驗,進而增強他們的情感。對他們的方式方法表示支持和理解,讓他們能自由自在地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我們可以運用各種各樣的教學形式策略,有生活、故事、游戲、肢體語言等等,但是我覺得最有效的還是所說的人性化教學策略,在音樂欣賞活動中教師不需要過多的解說,每個幼兒都有不同的發(fā)展需要,他們對音樂的理解與表現(xiàn)也是不同的,不管教師運用何種方法來進行音樂欣賞活動都應該把人性化策略融人教學,它以幼兒學習發(fā)展為中心,注重提高幼兒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幫助幼兒找到學習音樂的方法,激發(fā)幼兒的審美情感和創(chuàng)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