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愛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既要改變教學策略實現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又要通過各種教學策略的實施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活動中。而互動性課堂不僅能夠滿足以上要求,還能夠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在本文中,筆者根據多年小學數學教學經驗,就如何構建互動性課堂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互動課堂;教學策略
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利用該特點,開展互動性課堂活動,充分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其學習興趣。學生在互動性課堂中既可以與教師產生互動,還可實現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使其在交流與溝通中收獲知識與成長,進而提高綜合能力和學習效率。
一、構建良好師生關系,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數學是一門較為枯燥的學科,主要以計算為主,傳統(tǒng)教學中不僅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學習方式也單一,不利于學生學習和發(fā)展。良好的師生關系源于教師自身魅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通過互動性課堂能夠實現師生之間良好的關系,使其在寬松愉悅地環(huán)境中張揚個性,發(fā)表觀點,進而實現主動學習的目的。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實施互動課堂既使得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又使學生改變了傳統(tǒng)思想,將教師當做朋友,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習興趣和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授“乘法分配率”一節(jié)時通過構建良好師生關系,促進教學相長。課上,教師展示出“35×4+25×4”和“(35+25)×4”兩道習題,說道:“同學們分別計算一下這兩題!”學生通過自己的計算發(fā)現兩式結果一致,教師接著說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這兩個式子之間有什么奧秘嗎?”學生立即展開討論,有人說:“兩式結果一樣!”有人說:“都包含35、25和4三個數字!”教師道:“那老師能不能寫成‘(35+25)×4=35×4+25×4’?”學生齊聲答道:“可以!”教師道:“大家還能仿照這個例子寫出其他式子嗎?”學生爭相回答,并提出“(12+13)×5=12×5+13×5”、“(22+55)×8=22×8+55×8”、“(32+23)×6=32×6+23×6”等式子,教師最后問道:“那是不是可以使用公式“(a+b)×c=a×c+b×c”將我們大家所舉出例子概括出來,對于任意數字此公式都成立?”學生道:“是!”教師隨即引出“乘法分配率”概念。通過互動性課堂,教師不僅能夠使得課堂氣氛更加融洽,還可以使得師生關系更和諧美好,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二、嘗試自主探究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嘗試自主探究教學就是嘗試自學后交流探究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從知識的接受者轉變?yōu)樽灾魈骄空?,徹底改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小學階段,學生自制能力較弱,對于學習容易出現疲憊或者倦怠情緒,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嘗試自學探究的教學方法,將課堂還給他們,使其通過嘗試自學和交流探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互動中。
例如,教師在講授“加法運算定律”一節(jié)時,通過采用嘗試自主探究教學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激發(fā)其學習興趣,使他們在討論中收獲知識和成長。一上課,教師列出“25+26、26+25、32+23、23+32、45+65、65+45、35+64、64+35、78+24、24+78”五組算式,說道:“同學們計算一下這五組算式的結果,然后和其他人核對一下,檢查一下是不是都計算正確了!同時討論一些自己在解答這些題目時有沒有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一會兒我請同學上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學生立即低頭計算,很快算好后和其他人商量,有人說:“我計算的各組結果都一樣。所以,我認為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后和不變!”教師通過將幾個例題展示給學生,使其自主探究數學規(guī)律,將課堂還給他們,既能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又能夠促進課堂互動,活躍課堂氣氛。
三、巧借小組合作模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
人們常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可見團結力量之大,該方法同樣適用于學習。有時小學數學對于學生來說也較困難,教師通過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構建互助合作小組,能夠有效的將學生力量集中起來,使其通過交流與溝通,相互學習和借鑒,進而在探究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提高學習興趣。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心態(tài)較為放松,能夠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或想法,進而碰撞出不同火花,提高數學能力和素養(yǎng)。數學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基礎課程,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一些生活化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快速融入其中,并使其自主地去探究和解決問題,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授“百分數”一節(jié)時采用小組合作模式展開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增強互動,進而提高學習積極性。課上,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一組數據:“80%、20%、30%、50%、70%、35%、46%”,說道:“同學們,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內容與這些數有關,大家仔細閱讀課本后,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聽過或者見過相似的數,以及理解這些數的意義和正確讀法,同時還要討論出這些數字與分數的關系。”學生立即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探究,教師只要針對各小組討論結果進行總結即可。
一言以蔽之,小學數學教師構建互動性課堂不僅能夠充分實現學生學習主體地位,還能夠有效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學習能力,使他們在互動中發(fā)現、分析和解決問題,進而提高思維水平和數學素養(yǎng),為后續(xù)學習和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星學.小學數學課堂師生有效互動策略的研究與體會[J].教育教學論壇,2014(3):199-200.
[2]劉國臣.強化小學數學課堂互動性的研究[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4(6):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