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強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這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個人的發(fā)展,乃至進入社會后能否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其中所涉及到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都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培養(yǎng)的,這些也是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還要關注學生核心素養(yǎng)與關鍵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初中物理:核心素養(yǎng);關鍵能力;培養(yǎng)策略
傳統的物理教學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掌握解題能力,以便在考試過程中能夠獲得更高的分數,但是卻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逐漸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成為教育教學關注的重點。
一、初中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
物理學科包含在人類科學文化中,能夠幫助人們發(fā)現其中的奧秘,探索大自然、理解大自然,是時代發(fā)展與社會進步的必要組成部分。物理學從牛頓定律到相對論和量子論,一直在不斷地變化與發(fā)展。在這個過程中少不了科學家的探索,其最重要的品質就是物理學科素養(yǎng),這也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要關注的重點。因為初中物理比較簡單,所以這個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最佳時期。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研究精神、探究精神和學科素養(yǎng),同時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核心素養(yǎng)與關鍵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1.更新觀念,努力提高自身素養(yǎng)
一般情況下,初中物理教師會在學校的組織下定期學習一些先進理論,或者是課程改革的成果,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課題研究,或者是學術論文。在這個過程中,有些教師過于注重形式,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應付檢查,而認真研究教案、探索教學方式的時間卻非常少。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有些教師會延長上課時間,給學生布置大量的課后作業(yè),或者是利用課外時間補課,這樣便影響了學生學習技能性的常識課程。
那么,教師在研究教材、學習教材的過程中應該學習什么呢?
首先,教師要研究教材,提前備課,利用多媒體或者是電子白板等輔助教學工具進行情境再現或是模擬運用。這種方式雖然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是卻并不持久,重要的是豐富課堂內容,并把這種教學方式長期發(fā)展下去,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其次,教師要閱讀教材,弄清楚不同章節(jié)中的不同知識點。然后,根據教學現狀設計出相應的教學方案,保持每節(jié)課至少有一個閃光點,這樣就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久而久之,就會有很多個閃光點,也就能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2.聯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
物理學是一門自然基礎學科,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能和生活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不斷思考,探索知識。例如,學生掌握彈力的相關概念后,教師引導學生明確彈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并讓學生自主實踐。學生在實驗室用彈簧測力計、鉤碼,研究彈力大小和彈簧伸長的關系,這種探究能夠開發(fā)學生的智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是卻并不能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和探究能力。此時,教師可以換一種方式實踐,讓學生自己尋找彈簧或是橡皮筋。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利用廢、舊車輪胎解決這些問題,還可以利用直尺、鉛筆或紙研究這個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實驗之前設計書面方案,在引導的過程中帶領學生收獲成功,讓學生感受到科學探究的喜悅,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又能更快掌握實驗報告單的設計。在鼓勵學生進行第一次嘗試后,就能打開學生的智慧大門,讓學生對物理產生興趣。教師要抓住這些機會,盡可能地鼓勵學生,調整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探究物理知識,發(fā)現其中的樂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讓學生成為一名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
3.言傳身教,實事求是地分析
核心素養(yǎng),首先是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通過初中物理實驗培養(yǎng)學生事實求是、嚴謹負責的作風,將使學生受益終身。結合物理實驗,抓住細節(jié),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這方面的素質。例如,在探究“電路中的電流跟電壓的關系(電阻一定)和電流跟電阻的關系(電壓一定)”時,由于各種原因,通過實驗經常得出電流跟電壓不成正比例或電流跟電阻不成反比例的數據結論。這時教師一定要讓學生事實求是地去分析實驗數據,找出不成比例的原因,而不能簡單地以測量數據有誤差一代而過,得出實驗結論。又如,測量“已知比熱容的兩種液體的比熱容”,但是實驗數據和已知數據不符。學生實驗中的密度測量,特別是測量鹽水的密度,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達到百分之百,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額定電壓下的功率和標出的額定功率不符等,這些實驗中出現的錯誤都要事實求實地去分析,需要重新做的要重新測量。物理學是一門嚴密的自然科學,尊重事實是一種基本的科學素養(yǎng)。
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核心素養(yǎng)主要表現在學生的價值觀、心理認知及技能掌握等方面,這是為了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綜合素質,快速適應社會的需求,以便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因此,教師要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合理調整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指導學生探究物理知識。
參考文獻:
[1]顧明遠,核心素養(yǎng):課程改革的原動力[J].人民教育,2015 (13).
[2]廖伯琴,高中物理新課程的反思與課標修訂建議[J].基礎教育課程,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