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眾所周知,初中學生的德育工作一直是班主任的一大難題。初中學生的德育教養(yǎng)對其以后的發(fā)展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德育教養(yǎng)不容忽視。初中學生正處在叛逆期,厭學、自控能力差、固執(zhí)、嫉妒是通病,因此,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心理及生理特征對癥下藥。優(yōu)秀的品德和健全的教育,是落實教育當代化的必然要求。作為一名初中學生的班主任,首先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好的抗壓能力,進而要有耐心,包容心,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關(guān)心他們,用愛感化轉(zhuǎn)變,但是要完成好的德育工作,前提是要有一個好的策略和方法,進而使用這些方法做好初中學生的德育工作。
關(guān)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
引言
中國歷史悠久,教育一直是長久不衰的熱門問題。當今社會是現(xiàn)代化教育的社會,但對于《孔子》《孟子》等傳統(tǒng)文化,當代教育者也應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德智體美全盤緊抓,為祖國提供優(yōu)秀的共產(chǎn)主義建設者和交班人。同時也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盡快落實黨的施教方針和指導路線。班主任對于學生起到了指引的作用,班主任也可以說是初中生的引路人、指明燈,來“拯救”學生的,因此,在教學中就需要相應的策略和方法來指導學生們,做好德育工作。
一、初中學生品德教育的主要癥結(jié)所在
相信無論是家長還是在讀的學生,或是老師,在培養(yǎng)學生的過程當中往往會忽略對學生的品德教育。這就會導致有的學生名次遙遙領(lǐng)先,但是在品德方面十分欠缺。在這個過程當中,“教書育人”顯然就有頭重腳輕的嫌疑。德育工作始終沒有貫徹透底。一個人的后半生是由習性構(gòu)成,而他的習性卻是在前半生養(yǎng)成的。戒除好的品德比戒除壞的品德簡單得多,這種情況值得人們深思。
(一)德育教育成為盲區(qū)
無論是家長、學生,還是老師。幾乎都走入了同一個誤區(qū),他們認為只要成績高、考上好的大學,人生就是成功的。殊不知,優(yōu)秀的品德才是教書育人的根本所在,道德和才藝是遠勝富貴的資產(chǎn)。墮落的兒孫可以另貴顯得家世蒙羞,把巨大的財富蕩毀,而品德和才藝卻可以使一個常人化作不朽的神明。加之,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加上如今優(yōu)厚的生活條件。初中生基本都是以自我為中心,遇到事情總是高高在上的態(tài)度,從來不會顧及他人的感受。所以,德育教育不容忽視。
(二)教師引導作用缺失
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老師應該做到以自身為活教材[1] 。為學生做好榜樣,這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學生的品德才能得到更好地提升。中學生沒有堅強的意志,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和誘惑。此時的學生處于半成熟時期,一方面想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一方面又缺乏獨立性和自覺性[2] 。針對這種心理,老師應該循循善誘的引導學生,及時規(guī)避錯誤,并鼓勵學生做對的事情。這時候老師如果沒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就難以及時把學子拉回到正途上來。
(三)學生難以適應新環(huán)境
初中學生由于剛從小學階段進入中學,因此大部分學生難以適應初中階段高頻率的學習生活節(jié)奏,容易產(chǎn)生逆反心理,各種搗蛋,或許是因為沒有安全感、自卑等,所以做一些出眾的事情,以博眼球,求關(guān)注,究其原因只是因為他們?nèi)狈φJ知自我的自信心。雖然好多學生明面上都是很自信的,但是總有許多夜深人靜的時候,對于自己是多么的不滿,長久下去可能就會產(chǎn)生心理上的問題。不是所有的人都對讀書有興趣,也不是所有的人對讀書有天分。所以在學校難免會有一些游手好閑、惹是生非的學生。還有一些讀書目標不明確、學習不積極向上的學生,對人生的認識也處在懵懵懂懂的時期。一不小心就會受到社會不良習氣的影響,使得學生的精力都放在吃喝玩樂上,相對疏忽了對思想品德的升華。
(四)教學空洞
德育教學應該遵循“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很多初中學院在德育教授這方面,感覺無從下手??偸歉杏X別的高等學校的政策都是好的,從而盲目的借鑒其他學校的教學模式。然而其實并不適合自己學校的學生,就像紙上談兵一樣、高談闊論,一點也不貼近生活,造成學生對德育教育課程不報喜歡的態(tài)度,人為與現(xiàn)實脫節(jié)。
二、初中班主任做好德育教育的策略
班主任是每個班級里必不可少的人物,是主心骨,有了班主任這個班級才可以稱之為班級,否則只能稱之為集體。但是班主任也是人,不是神,他也有任務的,比如說德育工作,班主任其實是為班級做出貢獻最多的人,但是他還是要為了同學們制定德育工作的策略,以下就是這次德育工作的策略。
(一)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理解學生
理解學生才能切實明白學生的問題所在,深入學生,才能真正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得到學生的信任。初中班主任面對正處在叛逆期的學生不能知難而退,要迎難而上。班主任要用自己的愛心與豐富的知識征服叛逆期的孩子,要暖化他們,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明白為什么他們會有這樣那樣的煩惱,雖然這樣很苦很累,但是累并快樂著。初中階段是人生中最關(guān)鍵而有特色的時期,這時候的學生正處于積極向上的趨勢,這時候正是培養(yǎng)品德的最佳時期。例如,我國最著名的醫(yī)師華佗,他總是能根據(jù)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療法,使患者康復。同樣,老師也須要時刻關(guān)注學習者的發(fā)展,針對學生對癥用藥,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二)加強學生自己對事物的辨別能力
現(xiàn)在社會上出現(xiàn)了很多學生被騙案例,中學生由于不能正確辨別危險的事件數(shù)不勝數(shù),之所以造成這樣的意外,除了學生自身與家庭的原因外,還有班主任的一些責任,班主任應該教育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思想觀以及三觀,力求每一位同學都有積極向上,努力上進的現(xiàn)象,雖然不能達到非常完美的境界,但是對于一些單純無知的學生來說這也是一次進步,所以班主任應該加強學生對事物的辨別能力。古有孔融讓梨,在現(xiàn)代也流行一句話“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美好品德的培養(yǎng),能夠增強學生是非觀念,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道路上更加順暢。同時它能拓寬人的視野,拓寬人生之路。明辨是非善惡,才能在通往人生的大道上,給學生正確的指引。
(三)加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自信心是學生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對于初中階段學生,大多自信心不高的情況,班主任就要發(fā)揮很大的作用,重拾同學的自信心,進而改變學生的人生軌跡,加強學生對自己的自信心,讓同學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從而做最好的自己[3] 。作為班主任的,也要顧及學生的自尊。應委婉處理學生之間的紛爭,避免讓學生產(chǎn)生心理陰影,甚至是產(chǎn)生逆反心理的情況[2] 。列寧八歲的時候,在姑媽家玩兒打壞了花瓶但是他在伙伴面前否認此事,而姑媽并未追究并且巧妙地維護了他的自尊。但之后列寧寫信勇敢的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后來他也成了偉大的思想家。所以,對于錯誤不要一味地去批評,應進行積極引導,避免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
三、強化校園環(huán)境建設,輔助提升學生德育教育
作為校園及班主任,首先要明確教學的目標和制定好工作計劃。初中階段的學生素質(zhì)參差不齊,較難管理,除了在學習和生活上更加關(guān)心和關(guān)注以外,更應從校園文化上著手,讓學生產(chǎn)生歸屬感[4] 。因此,可以從以下方面制定德育工作方法。
(一)完善教育機制,建立相關(guān)制度
作為班主任,在開展具體教育工作過程中,需要確保學生主體地位,基于學生的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科學完善管理機制,建設好的相關(guān)制度,確保能夠?qū)W生進行更為有效的管理,進而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確保在開展德育工作過程中能夠進一步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5] 。
(二)定期開展活動,提高集體素質(zhì)與能力
學??梢岳谜n余時間給學生們進行相關(guān)的培訓,或者邀請權(quán)威的專家組織開展相關(guān)講座,定期舉辦一些好的活動,定期開展班會,盡量豐富學生的課余活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與能力,使其能夠進一步滿足未來人才市場發(fā)展需求。
(三)打造獨特校園文化,創(chuàng)立充滿特色的校園文化
一所學校擁有自己獨有的特色就好像一個公眾號擁有獨特的個人品牌一樣,是多么的獨一無二,這樣對于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是那么的事半功倍,基于此,學習在具體實施德育教育過程中,需要基于以國家改革與示范校創(chuàng)建為契機,強化自身創(chuàng)新意識,打造特色校園文化,使其進一步滿足現(xiàn)階段教育工作發(fā)展需求,進而使學生盡快適應企業(yè)、適應社會、適應市場,為學生順利就業(yè)提供好的成長環(huán)境。
(四)系統(tǒng)化制定目標,落實德育工作
德育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社會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施加系統(tǒng)的影響[6] 。德育是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教育目的保證,所以落實德育工作是多么的重要,班主任在這項事情上起著靈魂和指導的作用,班主任要在具體的方針下指導推動學生智、體、美、勞等方面的發(fā)展,科學制定教育目標,確保德育工作的有效落實促進全面發(fā)展教育目的的實現(xiàn)。
四、結(jié)束語
在越來越激烈的社會競爭下。初中學生的品德培養(yǎng)已經(jīng)火燒眉毛,初中學習者是社會上的群眾基礎(chǔ)。提升初中學習者的思想品德也是提升未來國民的總體素質(zhì)。班主任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之余,還要為學生的德育工作做好相應的目標、制度、師德教育、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外,養(yǎng)成學生們的良好習慣。德育工作是一項基礎(chǔ)教育工程,作為班主任,必須切實承擔起德育教育工作的重任,要在工作中分析和完善策略,使學生樹立精確的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并以良好的思想道德狀態(tài)走上工作崗位,在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同時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佚名.新課改下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策略之探究[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zhì)教育論壇,2017(49):154-154.
[2] 季如子.論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實效性[J].中國西部,2017(11):261.
[3] 趙秀珍.探討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的有效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5).
[4] 郭萍.談初中班主任班級德育工作的有效管理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7(12):171-171.
[5] 高敏真.提高職業(yè)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強化策略探討[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4(10):232-233.
[6] 朱紅梅.探究分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策略[J].學子:教育新理念,2014(11):25-25.
作者簡介:
凌虹 ?1982年 ?男 ?浙江紹興 ?大學本科中學一級教師
(作者單位: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qū)柯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