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語
摘 要:通過加強對建筑地基工程沉降縫的把控,能夠有效的提高建筑地基承載能力,并從根源上避免地基質量問題的出現(xiàn)。基于此,本文通過對沉降縫基本內(nèi)容的概述,認識到沉降縫給建筑工程帶來的危害,并結合建筑地基工程沉降縫的施工技術,提出建筑地基工程沉降縫質量控制措施。希望在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同時,保證工程整體施工安全。
關鍵詞:建筑地基工程;沉降縫;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1 沉降縫的基本概述
從建筑地基工程自身角度來說,不均勻沉降縫的出現(xiàn)在其產(chǎn)生形狀上,主要劃分三種,第一種是豎向裂縫,第二種是斜向裂縫,第三種是橫向裂縫。造成沉降縫出現(xiàn)的核心要素在于,在進行建筑地基工程施工過程中,存在不均勻沉降現(xiàn)象,導致建筑結構砌體中出現(xiàn)一定的改變,之后受到荷載以及附加壓力等因素影響,使得砌體框剪力墻強度逐漸減少,在施工中發(fā)生裂縫現(xiàn)象[1]。一般來說,沉降縫設定位置在于最高點,也就是建筑工程地基出現(xiàn)沉降量最高的環(huán)節(jié)。而最低點則一般產(chǎn)生于地基不均勻沉降的交匯位置,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需要找出沉降縫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因素,并制定對應的處理對策,從而減少沉降縫給整體工程施工帶來的影響。造成建筑地基工程出現(xiàn)沉降縫現(xiàn)象的因素比較多,其中,最為根本的因素就是建筑地基工程土質及壓縮性無法滿足功臣整體結構要求,從而導致沉降縫現(xiàn)象出現(xiàn)。
2 建筑地基工程沉降縫的施工技術
2.1沉降縫的施工技術原理
在進行建筑地基工程沉降縫施工時,需要采用氰凝水溶性聚氨酯化學灌漿材料凝膠體為橡膠態(tài)的彈性體,這是由于其自身具備較強的柔韌性以及強度,和傳統(tǒng)橡膠止水帶存在一定差異,同時在固化中,可以有效的提升混凝土基面粘結性和穩(wěn)定性。通過實踐得知,在進行建筑地基工程沉降縫處理過程中,需要利用氰凝水溶性聚氨酯化學灌漿材料凝膠體,這樣不僅能夠有效的提升止水帶強度和性能,還能增強止水帶滲透能力,在沉降縫中形成止水效果,從而讓工程施工質量更滿足工程要求。
2.2施工工藝特點
在進行建筑地基工程沉降縫施工過程中,一般采取柔性防水和剛性防水有機融合方式,所以,可以借助專利新材料自身應用特點,可以將地基沉降縫滲透現(xiàn)象進行處理,從而防止建筑工程出現(xiàn)沉降或者傾斜狀況,將四季變化所造成的熱脹冷縮應力問題進行處理,達到理想的防水效果。
2.3工藝流程
1.基層處理
在進行地基處理施工過程中,需要根據(jù)先頂板、后側墻、再底板施工的流程,將沉降縫中的填充材料進行清理,同時剔除內(nèi)部兩側出現(xiàn)松動狀況的橡膠止水帶?;A處理質量將會給后期整體工程施工質量和平穩(wěn)性帶來直接影響[2]。
2.布孔鉆孔
結合當前建筑工程施工情況來說,補孔鉆孔位置一般設定在沉降縫兩端,孔距應該把控在65cm左右,鉆孔深度需要貫穿于止水帶下端,并且安裝高壓化學灌漿管。
3.高壓注漿
在選擇灌注材料過程中,一般采用氰凝 TPT-2 水溶性聚氨脂。在開展灌注施工工作時,應該保障灌漿應該高于 2MPa,每次灌注都要確保壓力連續(xù)超出10 min。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灌注材料能夠順利的經(jīng)過高壓沉降縫進入到止水帶下端。
4.預埋空腔
要想全面提升沉降縫中防水效果,不會受到沉降縫等因素的影響,在沉降縫中出現(xiàn)第一層聚氨酯灌漿層之后,需要預埋第二高壓灌注聚氨酯,并將其當作空腔。通過這種施工方式,能夠給 TPT-2 聚氨酯固化彈性凝膠體橡膠層施工工作開展提供條件。在設定空腔時,應該在沉降縫中適當?shù)奶畛湟恍┟藜啠髴肨H- 聚合物砂漿進行密封處理,形成空腔。
5.二次注漿
在沉降縫內(nèi)部澆筑的TH- 聚合物混凝土強度等級滿足工程設計要求的90% 之后,應該開展二次注漿工作,采用的材料依舊以氰凝 TPT-2 水溶性聚氨脂為主,并且保證灌漿壓力高于 2MPa,保持持續(xù)壓力不小于10min,形成第二道防水層[3]。
3 建筑地基工程沉降縫質量控制措施
3.1加強施工技術交底
在進行建筑地基工程沉降縫施工處理過程中,要想保證施工質量安全,需要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做工技術交底工作。項目技術負責人言應該向項目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并安排各個分管部門實現(xiàn)技術交底,秉持“誰管理、誰負責”的標準,注重施工重點和難點環(huán)節(jié)技術交底,從思想上強化操作人員安全意識,明確施工要求和職責,做到心中有數(shù),將施工工作順利進行,保證建筑地基工程沉降縫施工質量。
3.2優(yōu)化工程施工技術
在進行建筑地基工程施工過程中,因為地基土層不同,采用的沉降縫施工技術也會存在差異。現(xiàn)階段,主要采用的沉降縫施工技術有三種。首先,雙墻式。該施工方式主要應用在樓層低的工程項目中,并且建筑物主要以磚混結構為主。其次,懸挑式。主要運用在樓層多的工程項目中,混磚結構同時荷載比較高的項目中,這種施工技術對地基有著嚴格要求。最后,交錯基礎式。在建筑項目主要以框架結構為主時,同時其柱基比較獨立,可以應用該施工技術實現(xiàn)沉降縫處理。
3.3重視地基處理工作
地基作為建筑工程中核心內(nèi)容,所以,在具體施工過程中需要加強地基處理,保證沉降縫基坑中沒有雜物,之后才能開展灌漿施工工作,保證沉降縫兩端混凝土表面平整。沉降縫設計寬度應該結合沉降量情況進行核算,針對建筑工程來說,地基沉降縫通常設定為5cm,這樣可以滿足工程實際要求[4]。在進行沉降縫施工時,需要設定多個沉降系數(shù)觀測點,之后結合沉降縫觀測點實際情況,明確建筑結構平穩(wěn)情況,在將沉降測量值把控在合理范疇內(nèi),才能繼續(xù)施工,從而保證整個工程項目結構的安全性和平穩(wěn)性。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進行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沉降縫現(xiàn)象,為了減少沉降縫出現(xiàn),需要根據(jù)沉降縫產(chǎn)生因素,采取對應防范和處理對策。由于每個工程項目所處地質環(huán)境存在差異,采取的施工方案也有所不同,在進行地及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工程實際情況,優(yōu)化施工防范,加強質量把控,保證工程整體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