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英浩 左欣鑫
摘 要:新時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日漸凸顯,但是還存在著教育觀念普及率不高、形式缺少創(chuàng)新、內容設計不夠豐富、范圍沒有深入家庭、大學生缺乏相關理論認識等問題。高校應該重視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的培育,做到形成全國重視的教育風尚、落實高校教育、形成良好社會氛圍、開拓家庭教育范圍、重視自我教育等舉措。重視發(fā)揮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的積極作用,形成多方合力,協(xié)同作用,以期幫助新時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念。
關鍵詞:新時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
進入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被賦予了新的歷史意義。新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應該從基本理論的研究入手,結合新時代和全球化背景,不斷增添新的具有時代價值的內容,豐富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念。
一、新時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的必要性
國家的核心是人民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是指在全國高校范圍內的所有大學生均需要接受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的理論教育,使其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國家性質,進而讓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念,熱愛祖國,培養(yǎng)愛國主義。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馬克思主義國家觀也增添了新的與時代相符的國家主權觀、利益觀、國家精神等方面的內容,更需要開放、創(chuàng)新、發(fā)展、包容的觀念去迎接美好生活。國家觀教育作為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堅持馬克思主義這一重要指導思想,增強國家認同感、責任感、尊嚴感和榮譽感。
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內在要求。大學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對其進行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中國夢是歷史的、現(xiàn)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yōu)楝F(xiàn)實?!盵1]新時代的大學生是一代代青年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于新時代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不僅能夠有利于堅定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國家觀念,還能夠增強其對祖國建設奉獻力量的決心與信心。
高校大學生意識形態(tài)培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對于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的研究可以整體把握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的現(xiàn)狀。同時,高校要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積累一定的經驗,總結和升華這些經驗,可以有效推動新時代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的教育實踐,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推動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發(fā)展。
中國特色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榜R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是提高中國國家‘軟實力’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一個有效途徑。”[3]馬克思主義國家觀就像一條精神紐帶一樣,帶領著全國大學生以及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增強民族凝聚力,共同迎接挑戰(zhàn)。因此,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有利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促進民族振興與國家和諧發(fā)展。
二、新時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存在的問題
隨著全球化影響的不斷深入、國家的不斷發(fā)展壯大,高校大學生的思維和教育背景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高校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也面臨著問題與挑戰(zhàn)。
(一)教育普及率不高
高校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存在普及率不高的問題?,F(xiàn)如今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還沒有在各個高校得以重視和普及,普及率不高的現(xiàn)狀。首先,在相關教材方面對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理論的講解不全面,具體表現(xiàn)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對于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等方面的相關具體知識把握明顯存在不足。其次,大學生在學習階段對于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相關理論了解不足等問題,許多學生陷入了國家觀就是單純的愛國主義的誤區(qū),缺乏對于國家觀的全面了解。最后,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的學習熱情也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當前的教育僅停留在一個起步的階段,還需加以重視和普及。
(二)教育形式缺少創(chuàng)新
從當前的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的現(xiàn)狀來看,我國的國家觀教育形式存在著固化、缺少創(chuàng)新等問題。首先,從教育方式角度來看,當前灌輸教育是現(xiàn)在許多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國家觀教育的主要教育方式。灌輸法的單一應用易導致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的形式較為機械,缺乏新形勢下教育應有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新性,沒有讓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真正實現(xiàn)其預期的效果。其次,教育形式沒有與時代接軌,缺乏與信息化時代相融合的教育形式。在信息技術時代,科技不斷發(fā)展,人們越來越依賴網(wǎng)絡。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形式的創(chuàng)新沒有從網(wǎng)絡這一突破口出發(fā),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對于馬克思主義國家觀學習充滿好奇和新鮮感,達到教學目的。因此,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形式的創(chuàng)新是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三)教育內容設計不夠豐富
高校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內容設計不夠豐富。首先,缺少與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相關的實踐活動,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對于馬克思主義國家觀學習的熱情。其次,當前在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的具體內容設計方面不夠豐富,僅有少部分的理論內容,缺少對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關的教育內容。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中,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主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形式呈現(xiàn),在課堂教育內容的設計方面沒有很好地將中國特色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有機結合,教育內容不夠豐富。最后,在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內容的設計方面,沒有注重實踐活動并且增添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愛國情感培養(yǎng)等方面的內容,缺少相關實踐活動,要讓高校大學生更切實的體會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的教育內容,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四)教育范圍沒有深入家庭
習近平曾指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4]“家庭是社會的最基本組織,是每個人的終生學校;家庭是中華傳統(tǒng)倫理道德文化教育的起點,是傳承和發(fā)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場所”[5]首先,對于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的教育范圍還沒有拓展至家庭,使教育的效果大大降低。家庭是人生中的第一所學校,人生的第一??圩訌囊婚_始就要扣好!其次,多數(shù)家長也沒有重視對于子女的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沒有發(fā)揮好家庭教育在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方面的優(yōu)勢。要讓廣大大學生扣好第一粒扣子,將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范圍深入家庭,讓家長成為孩子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最好的老師。
(五)大學生缺乏相關理論認識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大學生接受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的最重要的載體。首先,大學生作為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的受教育者,大學生只是課堂上對于國家觀知識的理論學習被動的接受,沒有真正的理解和思考。其次,在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的理論體系也不夠完備,部分學生對于涉及理論問題認知模糊,不夠深入,對于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的理論學習還有待深化。最后,現(xiàn)如今大學生在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理論知識的學習過程中,缺乏認真鉆研的態(tài)度,缺乏學以致用的能力。因此,出現(xiàn)了目前大學生缺乏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相關理論知識的問題,沒有取得應有的教學成果。
三、新時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現(xiàn)存問題的原因分析
在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和困難,究其原因,則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育環(huán)境復雜
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各國之間聯(lián)系日益緊密。由于國際形勢處于大變革、大調整、大發(fā)展狀態(tài),新時代的教育背景也變得更加復雜起來,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產生嚴重沖擊。首先,西方各種社會思潮流入中國,其中不乏一些不良思潮,這些思潮在大學生的意識形態(tài)領域帶來了不良的影響,也給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的確立以及教育發(fā)展帶來了障礙。其次,中國不斷發(fā)展壯大,現(xiàn)已發(fā)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以及中國在科技、軍事等領域的快速發(fā)展,這使西方的敵對勢力倍感壓力,中國的發(fā)展也受到了西方部分國家一定的遏制,例如在經濟方面,受美國特朗普“美國優(yōu)先”政策的影響,掄起貿易保護主義大棒,掀起了中美貿易摩擦,甚至將經濟政治化,這是其遏制中國所采取的措施。最后,在文化方面,許多國外的影視作品在我國大學生中很受歡迎,而在作品中高度宣揚“個人英雄主義”等西方價值觀,忽視“集體主義”,這對我們大學生的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也產生了一定意義上的沖擊。
(二)社會沒有形成很好的學習氛圍
在當前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的背景下,學習馬克思主義國家觀可以更好的促進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現(xiàn)如今,社會沒有形成良好的國家觀學習氛圍。首先,是國家觀宣傳不夠。學習型社會的建立離不開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當前對于國家觀教育的宣傳不到位,沒有達到很好的宣傳效果。其次,是社會上互聯(lián)網(wǎng)和大眾媒體的不斷發(fā)展也給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帶來了一定的阻礙。一些不良的社會現(xiàn)象和社會思潮很容易給高校大學生帶來錯誤的指引,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的特殊性能夠輕松的獲取各式各樣的信息,其中不乏包含了不良分子的惡意混淆是非的言論,并且通過大眾媒體的傳播,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社會秩序,誤導大學生。最后,是社會轉型期的消極影響。在社會轉型期間,政治、經濟、文化可能出現(xiàn)不同步發(fā)展的狀況,那么就可能出現(xiàn)思想的落后。在此階段,經濟不斷發(fā)展,人們在得到經濟利益的同時,可能會迷失自我,出現(xiàn)享樂主義,這違背了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提倡的國家觀念,不利于社會形成良好的國家觀學習氛圍。馬克主義國家觀提倡優(yōu)秀的民族精神以及艱苦奮斗不怕吃苦的精神,這是社會上部分人所不具備的。因此,要在全社會形成的學習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的氛圍,給大學生帶來正確的引導。
(三)高校作為教育主要陣地沒有足夠重視
高校作為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的主要陣地,在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而當前教育的現(xiàn)狀并不盡如人意。首先,在課程開設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歸因于高校沒有將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以足夠的重視。忽視了學生的人文思想教育,沒有把思想政治理論課、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進而讓高校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的主要陣地沒有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其次,在教學方式上,通常采用單一的灌輸法,忽視了學生的課堂感受,使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盡人意,對于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理論的掌握程度不夠,對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的學習失去了興趣。最后,在教學內容方面,個別高校大學生對于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的學習僅是通過課堂學習,由于課堂教學的內容有限,缺乏對于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理論全面細致的了解,造成了部分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國家觀念匱乏的現(xiàn)象。
(四)家庭教育優(yōu)勢沒有充分體現(xiàn)
“馬克思高度重視父母對子女的教養(yǎng),認為良好的家風取決于父母的言傳身教?!盵6]對于新時代高校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的教育,需要發(fā)揮家庭教育的優(yōu)勢,家庭教育發(fā)揮著基礎性的作用。首先,由于部分家長素質不高,難以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樣,家風不正,家庭教育的效果自然不佳。家庭教育長期沒有得到重視,學生缺少優(yōu)良家風的熏陶,馬克思主義國家觀在家庭教育的培養(yǎng)方面出現(xiàn)短板。其次,由于經濟發(fā)展的不均衡,我國的家庭教育存在著不均衡問題,特別是貧困地區(qū)的孩子,大多為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更是缺乏。許多地區(qū)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無法很好地聯(lián)系起來。最后,學生在大學階段處于健康人格的形成階段,許多家長在這個階段忽視了對于子女的家庭教育,造成了家庭教育者角色的缺失,家庭教育優(yōu)勢沒有充分體現(xiàn)。
(五)大學生自身缺乏自覺性
對于新時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高校大學生對于國家本質、道路的理解與支持,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貢獻力量。然而,大學生作為高校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的客體,部分大學生由于自身思想尚未成熟,在馬克思主義國家觀學習方面缺少一定的自覺性。首先,部分大學生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方面的學習一知半解,放松了對于這方面知識的學習,長此以往便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方向脫節(jié)。其次,許多大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理論課學習態(tài)度錯誤。部分大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的表現(xiàn)就是被動的學習,機械的抄筆記,應付考試,沒有真正的激發(fā)自己學習的熱情。最后,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上對于老師的提問和講解,部分學生沒有真正的動腦思考,缺乏研究思維能力,使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的教育成果不盡人意。高校大學生應該以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和培育馬克思主義國家觀,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樹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國家觀念。
四、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的對策
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的培養(yǎng),是意識形態(tài)領域培養(yǎng)工作的重要部分。要形成國家觀培養(yǎng)合力,在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大學生的共同努力下,構建完善的馬克思主義國家觀培養(yǎng)對策進行系統(tǒng)的培養(yǎng)。
(一)形成全國重視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的風尚
“高度重視當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堅持立德樹人,加強大學生的世界觀、道德觀、法制觀、公民觀和國家觀教育,引導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素質,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對于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zhàn)略,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興旺發(fā)達、后繼有人,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zhàn)略意義。”[7]當前我國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存在一定問題,亟需加強新時代大學生的國家觀教育。要從全國范圍內形成重視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的風尚,首先是國家加強相關政策引導。在國家觀政策制定方面要廣泛參考借鑒世界各國成功的國家觀教育經驗,根據(jù)我國國內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的具體情況,適應時代發(fā)展形勢,提出符合我國國情的政策與方法。其次,繼續(xù)深化教育改革,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的重視,將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放到大學生意識形態(tài)教育中的重要位置,出臺學習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增強對于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的宣傳力度。
(二)加強校園教育實施推動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的落實
隨著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的召開,全國深入落實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一定意義上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的開展。首先,高校要重視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的實施,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作用,提高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素養(yǎng)。將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理論知識寫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材,并且在老師有側重點的講解后,使學生能夠受到正確的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知識傳授。其次,讓學生基本掌握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的基本理論觀點,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更加深入了解馬克思主義、了解我國社會主義的發(fā)展狀況以及國際形勢,培養(yǎng)新時代高校大學生樹立遠大理想,提升自身的國家觀念。最后,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充分發(fā)揮團委和學生處的作用來推動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的開展。團委和學生處應積極發(fā)揮帶頭作用,宣傳馬克思主義先進思想,積極主辦各種弘揚愛國主義的活動來引導高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讓廣大學生更好的確立馬克思主義國家觀念?!霸诮逃椒ㄉ峡梢圆扇嵺`教育為主的方法,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參與一些社會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到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各種責任關系,從而使得他們養(yǎng)成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道德規(guī)范。”[8]
(三)形成全社會學習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的氛圍
社會在高校培養(yǎng)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國家觀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要提高大學生對于民族精神和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要加強對于民族精神和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培育,進一步推進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呼吁社會各界人士投入到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的學習中來,積極響應國家的政策文件,在全社會形成合力,共同推動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其次,要充分發(fā)揮好網(wǎng)絡教育在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方面的積極作用,發(fā)揮文化軟實力的積極作用,以正確的輿論導向引導大學生,傳播正能量,樹立正確的國家觀念。最后,要重視大眾傳媒的作用。在新時代,大眾傳媒發(fā)展迅速,要積極在各種平臺各種類別的大眾傳媒上宣傳馬克思主義國家觀,讓全民了解并學習馬克思主義國家觀,將國家觀精神傳播至社會的各個角落。
(四)重視家庭教育開拓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的范圍
“家風教育本身就是中華民族優(yōu)良道德傳統(tǒng)和民族精神的教育,要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中國人厚重的家國情懷?!盵9]新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還應該重視家庭教育,開拓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的范圍,實現(xiàn)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重視家庭教育,將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深入每個家庭成員,對于培育新時代社會主義大學生國家觀尤為重要。首先,要培養(yǎng)優(yōu)秀家風并在此基礎上加強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的宣傳,讓國家觀念深入每個家庭。例如通過宣傳片以及社區(qū)宣傳等形式讓國家觀念得到普及。并且在宣傳內容上盡量采取大學生及家長喜聞樂見的形式并突出重點,讓家長和學生達到思想上的共鳴,達到宣傳目的。其次,為了構建良好家風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圍,必須通過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合力共同實現(xiàn)。最后,家庭教育在新時代的教育中尤為重要,要將家庭教育與愛國主義情懷相結合培養(yǎng)大學生家國情懷。高校教師在馬克思主義國家觀培育方面也應該注意家國情懷方面的探索,結合時代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促進家風教育與國家觀教育的良性互動。
(五)重視自我教育增強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的自覺性
新時代的大學生應該在應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西方價值觀的沖擊下,更加認真自覺的加強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理論學習。大學生要用知識武裝自己,不斷提高國家觀修養(yǎng)水平,切實維護我國國家政權的穩(wěn)固,為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貢獻力量。首先,高校大學生應該自覺樹立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理論知識學習的意識。在課堂上,大學生要跟住老師的思路,認真做好國家觀理論知識相關的筆記,課后認真復習做到真正的吸收與提升,重視自我教育。其次,對于新時代的大學生來講要提高對于理性愛國主義的理解和認識,樹立正確的國家觀念,做到理性愛國。最后,高校大學生在重視主動學習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的過程中,更應注重在實踐鍛煉中不斷增強國家觀念。在實踐中,使大學生能夠加強對于馬克思主義國家觀理解和認識,增強大學生對于馬克思主義國家觀念的認同感,真正的實現(xiàn)馬克思國主義國家觀的教育意義。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先鋒隊,2017,(32):5-24,48.
[2] 韓向輝,楊蓓.抓好意識形態(tài)工作形成引領社會,凝聚、推動發(fā)展的強大精神動力[J].黨史博采(理論版),2017,(6):44-45.
[3] 魏婷婷.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教育的雙重功能及現(xiàn)實意義[J].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11(1):20-22.
[4] 王丹.家風是抵御腐敗的重要防線[N].光明日報,2015-3-15:(006).
[5] 仇文利.論習近平家風建設思想[J].克拉瑪依學刊,2016,(11):9-14.
[6] 施亞波.習近平家風建設思想及其實踐路徑研究[N].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06,(6):47-52.
[7] 汪先平.堅持立德樹人 夯實“五觀”教育[J].中國高等教育,2011,(18):32-33.
[8] 荊鈺婷.大學生人生觀、國家觀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8):147-149.
[9] 白海燕.好家風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5,(1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