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秦紅
摘??要:古詩詞學習歷來是初中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如何提高學生品味古詩詞的能力,我和許多老師一樣一直在作積極地探討。本文以“讀”始,以“品”、“賞”、“悟”為要,最后點睛于“拓”,將古詩詞教學的步驟層層展開。宗旨在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體現(xiàn)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凸現(xiàn),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體驗并有所收益。
關鍵詞:誦讀;品境;賞詞;悟情;拓展
一、讀——出層次
“三分詩,七分讀”?!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梢娬b讀對于古詩詞有“起死回生”的作用。我國古典詩詞具有很高的藝術感染力,詞句優(yōu)美,音律和諧,節(jié)奏感強,特別適合誦讀。誦讀古詩詞,對于深入理解作品,進入詩情畫意的境界,陶冶情操,培養(yǎng)審美能力,提高文化素養(yǎng),都顯得至關重要。教學中要注意誦讀,這是無可置疑的,大多數(shù)教師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但有些教師只一味地要求學生讀啊讀,缺乏層次,高耗低效;有些教師每學生讀一次,都要花比讀多出幾倍的時問來評。讀如何體現(xiàn)出訓練層次呢?一般來說,讀有多次,一讀,要讀準字音;二讀,要讀準節(jié)奏;三讀,要讀出感情。“讀出感情”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隨著對課文理解的逐步深入而逐步提升其層次的,這就要求在理解的過程中穿插朗讀,理解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對朗讀的要求。
二、品——出詩境
理解詩意當然包括對詞義句意的解釋梳理(類似于翻譯),但理解詩意的關鍵在于使學生感受到美。如何使學生感受到美呢?我們的同行作出了許多探索,但有些教師教學詩歌時分析過于理性,流于瑣碎,解來解去,卻解掉了詩歌的神韻,這是有違詩歌欣賞原則的?!皟A國宜通體,誰來獨賞眉?”要使學生感受到美,就必須遵循一個原則——保持詩歌的意境的完整性。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它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币簧揭凰?,一詞一句,只要讀者加以想象,無聲的文字符號就會變成充滿激情的語言,無形的畫面就會變成栩栩如生的景觀。因而語文老師在詩詞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通過作品展示的生活畫面、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來想象、補充、增加作品所提供的畫面、形象,讓具體形象在頭腦中“活”起來。如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可引導學生根據(jù)詩中的意境,充分發(fā)揮想象,分四個步驟擴充了詩的意境:一,構輪廓。請學生按方位,有序地在腦子里展現(xiàn)孤山寺、賈亭、湖水、白云、早鶯、新燕、暖樹、綠楊陰、白沙堤等輪廓。二,著色彩。用想象的色彩斑瀾的筆,在腦子里給各種事物描上恰切的色彩。學生們發(fā)揮創(chuàng)造境,說出自己眼前出現(xiàn)的美景。三,摹動態(tài)。湖水涌動,不時“嘩嘩”地撲向堤岸,白云低飛似乎同湖水連成一片,早鶯在沐浴陽光的樹枝上歡唱、跳動。四、補細節(jié)。老師還可要求同學們補上恰當細節(jié),使畫圖更細致、更逼真。經(jīng)過以上由淺到深的想象、聯(lián)想,學生們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來補充、增加詩歌所提供的畫面,進而深切感受到詩人筆下春天的絢爛、活力和可愛。
三、賞——出精妙
古人寫詩很注重用詞的錘煉,刻苦求工,因此詩詞欣賞很注重對字詞妙用欣賞,其實通過課內(nèi)詩詞的學習,我們應該感悟到古人寫詩對詞的錘煉主要體現(xiàn)在動詞、副詞的選用上,而詞的選用又體現(xiàn)在務求傳神、傳情、創(chuàng)造佳境,出現(xiàn)人物性格特征等方面。
文有文眼,詩有詩眼。詩眼,是詩歌的提綱挈領,也可以成為詩歌教學的提綱掣領,抓住了關鍵,具有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之妙。抓詩眼有很多技巧,如教學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易難?》時,可請一名學生朗讀,讀后請大家評一評:“?大家覺得他讀得怎樣呢?好在哪里?”?若學生答:“好在讀出了感情”,教師就可以順水推舟問:“你覺得他讀出了哪種感情?是否可用原文的一個詞概括呢?”明確是“別”字后,教師就可用“別”字來繼續(xù)引導:“作者通過哪些‘別時景’來表現(xiàn)‘別時人’之‘別時情’呢?讓我們一起來細品?!币陨献ピ娧鄣倪^是教師有意為之。
四、悟——出情理
古詩詞通常都會蘊含著作者的思感情在里面,有的是寓情于景,有是情景交融。這些詩詞,可以陶冶情操和洗滌心靈。因此,在教學中,師必須善于引導學生深刻體驗,具體感受作者的感情,形成共鳴。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彼磉_的那種蕭颯悲涼的秋景,便烘托出作者內(nèi)心的悲戚??梢韵胂?,昏鴉尚能有老樹可歸,而游子卻漂泊無著,其間該是何等的悲苦與無奈!接下來,眼前呈現(xiàn)一座小橋,潺潺的流水,還有依稀裊起炊煙的農(nóng)家小院。這種有人家安居其問的田園小景是那樣幽靜而甜蜜,安逸而閑致。這一切,怎能不令浪跡天涯的游于想起自己家鄉(xiāng)的小橋、流水和親人?游子那內(nèi)心彷徨無助的客子之悲便瞬間溢滿全身??赡芫统踔袑W生的生活閱歷還不足以體會這種游子的感情,但是,作為教師,我們要引導學生們珍惜現(xiàn)在家庭和學校溫馨的生活。
五、拓——寬視野
我們在古詩詞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更好理解古詩詞,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需要對古詩詞教學進行內(nèi)容的拓展,讓學生了解作者的豐富經(jīng)歷、所處的歷史時代及其他相關的詩篇,使整個古詩詞教學內(nèi)容更加豐富和完整,這樣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的古詩詞有一個整體的、正確的把握,進而拓展學生的視野,感受古詩詞的雅韻,使學生與作者能夠跨越時空進行心與心的交流,進而產(chǎn)生共鳴。古詩詞教學拓展要精心設計,如以“田園”、“送別”等為主題,整合相同的古詩詞,采用“精讀一首,帶讀一組”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融會貫通。
總結
通過?“?讀”、“?品”、“賞”、“悟”、“?拓”五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可使得學生們發(fā)現(xiàn)蘊藏在古詩詞中的豐富的精神寶藏,從而讓這些偉大詩詞作者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所發(fā)散出的無窮的光亮,照亮學生成長的道路;讓古詩歌中所表現(xiàn)出的美,融入學生身心。
參考文獻
[1]??夏珠琳.?古樹開新花——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古詩文教學[J].?新課程(中學),2013(10):132-132.
[2]??馬麗麗.?探討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J].?學周刊,2016,10(10):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