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紅
摘 ?要:下文立足于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實際情況,根據(jù)新課改中的指導內(nèi)容闡述了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關鍵要素,然后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幾點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對策,以期為廣大教學工作者提供可靠參考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對策
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較為特殊,此階段小學生認知能力差,雖然有了一定的文字基礎,但是多數(shù)學生對于課文的內(nèi)容、思想都缺少足夠的了解。那么,理想的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課堂是什么樣的?筆者認為,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切忌完全忽略“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而是要強化學生對于文中情感、思想的認知,引導學生通過讀、寫、說來正確理解字里行間隱藏的情感要素,簡而言之就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不能關注‘寫了些什么’而是要關注‘怎么寫的’”。
一、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關鍵要素
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都有意識、無意識的將“文本內(nèi)容”作為教學的主要“關注點”,也就是引導學生去觀察“課文寫了什么”。無論低年級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幾何,小學生生于此、長于此,在充斥“漢語”的大環(huán)境中,本身就具備去分析、了解文本的能力,在沒有生詞、生字的影響下,學生只需要閱讀兩遍,就可了解到課文“寫了什么”。但若是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僅僅停留在“讓學生了解內(nèi)容”的階段,那么新課改中的學科核心價值又該如何體現(xiàn)?
新課改中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有相當一部分教學工作者,認為低年級小學生年齡過小,無法體會到文章中的真情實感,所以僅注重文本內(nèi)容教學、生詞生字教學,以致于教學質(zhì)量不盡人意。古人云“情動而辭發(fā)、披文以入情、文以載道”,教師只有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去引導學生“披文”,才能夠“入情”,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
由此,低年級閱讀教學的思路可大致概括為:以文章情感內(nèi)容、中心思想為主線,以語言感悟的訓練為重點,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措施、引導措施,讓學生在認識生詞、生字的同時體會文章真義。
二、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對策
(一)充分考慮學生思維變化
新課改指出,要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真正做到“目中有人”,課堂教學全程要思考學生的思維變化,考慮教學方法是否對學生的思維起到了引導作用。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其年齡小,在課堂上極其容易分心,所以教師務必要以趣味化的教學方式以及“引導性強”的語言來保證教學有效性。
(二)合理確定課堂教學目標
合理確定教學目標,就可明確語文課堂教學的具體方向,教師必須要深入思考“文字、文學、文化”三個層面上的教學目標。從客觀的角度看,小學教材中每一篇的課文內(nèi)容不同,教師需要有側重的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取舍。反觀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課堂,不難發(fā)現(xiàn),有相當一部分教學工作者都采用了“統(tǒng)一化”的教學框架搭建方式,教學過程按照既定的思路推進,但是小學語文教材中每一篇課文的內(nèi)容都存在差異,教師若不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有針對性的對教學過程進行調(diào)整,勢必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三)采取多樣課堂教學方法
以《曹沖稱象》為例,《曹沖稱象》故事發(fā)展為:“別人送給曹操一頭大象→官員議論稱象的方法以及曹沖稱象的過程→利用曹沖的方法確定了大象的重量”,課文故事邏輯清晰,通過觀察故事發(fā)展,就能夠認識到曹沖樂于動腦、善于觀察的聰慧品質(zhì)。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去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曹沖稱象”的過程,引導學生通過“官員”的視角去分析“大象”應該如何稱,最后再突出曹沖的“聰慧”,受制于低年級小學生認知能力,教師應該應用靈活的語言來虛構官員的思維活動,如此才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
以《大禹治水》為例,《大禹治水》故事的發(fā)展過程為:“洪水泛濫→鯀帶領民眾以修筑大壩的方式治水→洪水沒有得到解決→鯀的兒子‘大禹’繼續(xù)治水→大禹十數(shù)年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改堵為疏成功治水”,故事以前后對比的方式來突出“大禹”的聰慧,并在文中強調(diào)大禹為民眾造福、堅韌不拔的高尚品質(zhì)。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則要通過故事背景來渲染出“大禹治水”不易,著重強調(diào)“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以疏替堵”,讓學生切身體會課文中隱藏的價值。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切忌僅注重文本的認識、生字生詞教學,切忌平鋪直敘,而是要凸顯小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了解。
參考文獻
[1] ?宋道曄. 發(fā)展語言與閱讀識字并重——小學低段語文教學改革初探[J]. 語文建設,2016(16):72-74.
[2] ?陳劍鋒. 體驗:開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金鑰匙[J]. 語文建設,2019(10).
[3] ?許紅琴. 深度學習——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教學[J]. 中小學教師培訓,2018(1):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