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莉
摘? 要:數學是初中階段教育中的基礎和重要學科,課堂教學在整個初中數學教育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與最終的教學效益。而要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要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進而提高教學質量。所以,本文將從創(chuàng)設直觀情景、注重知識引入、鼓勵學科探索三個方面出發(fā),研究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多元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多元教學
在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模式中,初中數學教師通常重視的是知識的傳授和灌輸,卻忽略了學生的主動參與和情感體驗,導致學生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升也因此而停滯不前。而多元化教學就能夠有效克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可以通過生動多樣的教學形式,引發(fā)學生內心的情感態(tài)度體驗,幫助學生深入地理解知識本質內容,喚醒課堂教學的生機與活力。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該順應時代和教育發(fā)展變化的趨勢,樹立科學的觀念和思想,推動初中數學課堂的改進與革新,以落實多樣化教學在數學課堂中的實踐運用。
一、創(chuàng)設直觀情景,強化學生知識理解
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和復雜性,學生無法單純憑借教師的語言講解和黑板板書對數學知識產生深刻地理解和直觀的認知。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可以積極創(chuàng)設直觀情景來優(yōu)化知識呈現的形式,以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具體來說,教師需要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設備,對數學知識進行動態(tài)化、數字化的加工處理,在通過圖像、動畫或者視頻等形式呈現和展示給學生,創(chuàng)設出直觀的教學情景,帶給學生多樣化的外部感官刺激,從而加快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消化與吸收。
例如,在教學“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這部分內容時,為了強化學生的知識理解,筆者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開了教學。首先,筆者為學生展示了函數=++的函數圖像,讓學生初步掌握拋物線的開口方向、對稱軸和頂點坐標,然后,筆者再帶領學生對函數圖像進一步探索,深入掌握函數圖像的性質。這樣一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筆者通過創(chuàng)設直觀情景,強化了學生的知識理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注重知識引入,滲透學生數學思想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意識、有尺度地滲透數學思想,有利于吸引學生對課堂活動的參與熱情。數學教育不僅要使學生真正掌握知識,更要使學生形成應對實際問題的正確態(tài)度和有效方法,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把概念法則和解題方法進行模型化,巧妙利用實驗引入滲透數學思想的方法,使學生形成以動手為主的學習方式,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例如,“二次函數”的內容是初中代數的重要內容之一,它不但與一元二次方程等內容相互聯系,在實踐生活中應用也比較廣泛,對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發(fā)展,在解題時增強數形結合的思維觀念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授課時可以把函數的觀點與數形結合的教學策略進行融合,聯系拋物線圖形,讓學生深入知識點,全面地掌握二次函數的知識點。還可以讓學生畫出草圖,通過仔細觀察和分析,讓學生明白數形結合這一數學思想的重要作用。
三、鼓勵學科探索,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未來世界是創(chuàng)新的世界,創(chuàng)新是民族發(fā)展的靈魂。但創(chuàng)新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教師說教就能實現的。學生創(chuàng)新需要教師的指導和點撥。對于抽象性較強的數學學科,數學教師可以給予學生足夠的發(fā)展空間,允許學生有自己的探索空間,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疑問或見解。當前,一些初中生在數學學習中會提問教師一些看似不著邊際的問題,但這些問題往往蘊含了學生創(chuàng)新的動機,教師不應當面駁回學生的追問,而是激勵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進行探究,從而激發(fā)學生摸索出更好的答案,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意識。
例如,在教學“由三角函數值求銳角”這部分內容時,我們發(fā)現由三角函數值可以推斷出三角的銳角。同時,由銳角也可以推算出三角函數的值。這說明三角函數值與銳角之間有一定的可逆性。為了激發(fā)學生快速掌握這一知識點,在課堂教學中,筆者為學生呈現了35°、45°等幾個銳角,讓學生進行一定的演算。結果發(fā)現學生在計算45°時比較順利,因為在課堂中筆者為學生做了講解。但35°是在講解知識基礎上的延伸,對于學生有一定的難度,于是學生算錯的比較多。對于學生在延伸中出現的錯誤,筆者并沒有坐視不管,而是耐心為學生解釋,且對學生進行想象力和聯想力學習,以此來鼓勵學生保持積極的創(chuàng)新意識。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教學的創(chuàng)新,通過多樣化的教學策略來不斷引導和訓練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廣闊和深刻,徹底改變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死讀書、讀死書的尷尬局面,從而促使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得以成功構建。
參考文獻:
[1]張英,劉興存.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3):136.
[2]陳英華.探討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能[J].當代教研論叢,2019(0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