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祖令
[摘 要:教學的每一個領域,都會遇到同樣一個難題,如何引導青少年學習,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青少年的學習困難問題是當前教育界共同關心的熱心問題。本文將從青少年在美術中學習困難產生的原因和學生的學習困難方面出發(fā),探索美術教育里如何引導幫助青少年學習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美術教育;引導;青少年]
在教學的每一個領域,都會遇到同樣一個難題,如何引導青少年學習,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在生活中,人們不會責怪牡丹花沒有梅花香,也不會責怪梅花沒有牡丹大;也不會責怪大樹生長沒有小草……教育更應該如此。每一個老師都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要高堅信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一、中學美術教育對開啟青少年審美心智的作用
美術課在中學是一門基礎文化課,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徑,而美術教育又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可通過審美教育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感受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同時對于提高學生文化素養(yǎng)起到積極作用。
中學生正處于少年向青年過渡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是心理和生理的青春發(fā)育階段,他們求知的欲望較強,有較強的可塑性。美術教育包含理性和感性形式的教育,能夠激發(fā)學生對知識,對真理的探索和追求,啟迪學生的智慧,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感知能力、深刻地觀察能力、豐富的想象能力和無窮的創(chuàng)造能力。
二、興趣、學習方法、家庭和社會環(huán)境是影響青少年學習美術的四大因素
(一)家庭原因
父母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健康成長。有的家長沒有擔負起教育子女的責任,不過問子女的思想和學習情況;有的家長過分溺愛子女,對子女要求不來,引導督促不力;有的家長以粗暴的教育方式對待孩子,嚴重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致使孩子成為家長的對立面;有的家庭父母離異,學生得不到溫暖的教育,給子女造成巨大的心靈創(chuàng)傷。
(二)社會原因——不良社會思潮的影響
當今改革開放的時代,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隨著潮流在不斷變革,思想意識也在不斷更新,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一些消極因素,使部分學生受到金錢至上、享樂主義、讀書無用等錯誤思潮的影響,偏離了健康成長的道路。
(三)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梢娕d趣對學習的引領、加強作用。而德國文學家歌德說過:“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笨梢姡d趣是記憶的先決條件。而記憶是一切智力、學習活動的組成部分。所以,沒有了興趣,也就沒有了學習??梢娕d趣對學習的基礎、決定性作用。
三、增強青少年美術學習興趣的措施
1.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
興趣是學生學習、發(fā)展的巨大推動力,只有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積極參與,才能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課堂上需要教師充分發(fā)揮美術學科特有的魅力,以種種途徑創(chuàng)設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使學習內容與學生的不同年齡特征的情意和認知相適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tài)度,把學生帶入美妙的學習樂園?!靶碌慕虒W方法的指導思想應該從塑造人的角度來探索,更加注重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個性發(fā)展,挖掘學生潛在的能力,培養(yǎng)開拓精神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苯虒W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于,要每個學生的力量和可能性發(fā)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快樂。
2.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當學習活動與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能為生活增添色彩時,學習就會變得歡樂有趣。在一年級《圖案》的二方連續(xù)紋樣教學中,課前要求學生去尋找有關這方面的生活用當時我上課穿上了一條印有很多二方連續(xù)紋樣的連衣裙),上課前在課室的一角先展示這些由學生帶來的用品(花瓶、陶器、手帕、同巾、衣服)。當時課堂氣氛異?;钴S,原來這些知識都源于生活又體現(xiàn)生活。
3.創(chuàng)設激發(fā)想象情境
想象能力是人類最可貴的能力之一,中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富于幻想的特點,有利于想象力的培養(yǎng)和繪畫的創(chuàng)作,但中學生的想象也應當從自己熟悉的、喜歡的事物開始。由于學生的想象思維是無拘無束的,所以學生最熟悉或最喜歡的東西不一定是最好看的東西,為了讓學生畫出自以為最好的畫,在引導學生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時,完全可以把這兒的東西畫在另一個地方,把本來不好看的顏色當成漂亮的顏色,把某一個東西放大、縮小或取消,把沒有生命的東西畫成有生命的樣子。在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時,老師不僅不能約束它們的思維,而且還要啟發(fā)他們進行大膽想象,放手讓他們創(chuàng)作出一些別人想不到的作品。
“美術”,自己即是在不停創(chuàng)新中生長的,我們不能抹殺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望,要讓它在在美術課堂上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出來,讓我們的課堂成為孩子們舉行創(chuàng)造新事物的搖籃??傊瑢嵤┯行Ы虒W下的課堂,應是通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fā)展的課堂。有效教學的實施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愿有效教學能開啟教師更多的教學機智,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放飛師生共同的心愿。
參考文獻
[1](蘇聯(lián))巴班斯基著,吳文侃譯.論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M].北京:教育教學出版社,1982.
[2]劉舒生.教學法大全[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