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璐
摘要:隨著新課程的改革,人們漸漸意識到情感教育對于小學生的重要性?;A文化知識教育對于小學生的教育培養(yǎng)固然重要,但是情感教育也同樣不能忽視,情感教育不僅能夠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對于孩子的人格培養(yǎng)也起到了莫大的作用。所以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將情感教育融入教學過程之中,以此來提高教學質(zhì)量,提升孩子的綜合素養(yǎng)。本文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的教學意義進行了探討,同時提出了相關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情感教育;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5-0083-01
小學是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孩子在這段時期里,對身邊的一切事物充滿著無限的好奇心。同時這段時期也是孩子開發(fā)思維能力和增強個人能力的關鍵時期。所以在這段時期里,加強對孩子情感教育是刻不容緩的事情,將情感教育貫穿于教學過程之中,使情感教育和文化知識教育相互貫通與融合,一方面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與溝通,使師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融洽和諧,另一方面這更能促使孩子對于知識更好的積累,以及豐富他們的情感,對于他們今后的成長和良好的發(fā)展都有著很好的幫助。
1.情感教育融合于小學教育之中的意義
1.1 豐富孩子的情感世界
小學生對于新事物擁有著無限的好奇以及探索欲,但是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缺少著一定的認知能力,其相關的社會經(jīng)驗、閱歷以及辨別是非的能力都相對不足,加上小學孩子控制自身情緒的能力也相對缺乏,所以如果在這個年齡段缺少了情感上的教育,很容易使小學生被不良的事物所吸引,產(chǎn)生錯誤的判斷,從而影響了他們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因此將情感教育融入小學課堂是十分重要的,情感教育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豐富孩子情感,對小學生的成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2 陶冶孩子的情操
情感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老師需要在教學過程當中,利用語文知識之中所蘊含的豐富情感,也可以通過讓學生體會課文的語言、感受作者描繪的畫面、作者想要表達的情緒,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引導學生分辨美丑、是非、善惡,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對事物的鑒賞能力,也讓孩子們在日常學習中也可以體會到各種豐富多樣的情感。老師通過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產(chǎn)生正確的情感認知,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讓孩子主動思考,從而在潛移默化中陶冶小學生的情感。
1.3 凈化孩子的內(nèi)心
現(xiàn)在正處于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隨著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大量的信息沖擊著孩子的大腦。但小學時期的孩子內(nèi)心情感十分單純,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響,從而模仿網(wǎng)上一些不好的語言和行為,養(yǎng)成不良的習慣,影響其一生的發(fā)展。所以借助語文知識教學來進行情感教育,幫助孩子抵制這些不良的誘惑,樹立起健康積極的思想觀念,從而起到凈化孩子內(nèi)心的作用。
2.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2.1 提高自身的知識文化素養(yǎng)
在語文教學之中,教師作為傳授知識的主體,有著啟迪和引導小學生的重要責任。所以教師首先應該充實自身的專業(yè)知識,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適應當下社會的新形勢,這樣才能更好的利用自身的專業(yè)知識來正確的指導小學生。
小學階段的教育,最主要的還是通過老師對學生的引導,來讓學生進行思考。但如果長時間如此的教學方式,會使學生對老師產(chǎn)生依賴心理,使他們的思維產(chǎn)生局限性,不利于孩子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學習能力的提升以及情感的開發(fā)。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幫助孩子提高自我認知的水平來增強孩子的語文學習能力,更好的提升孩子思維發(fā)展能力。孩子擁有了主動性,就可以更好的認識自我不足以及優(yōu)點,使孩子在今后的學習里面可以擁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并擁有自我認識的能力來不斷完善自己的學習方式,這樣孩子的語文能力水平必然提高。
2.2 創(chuàng)新學習方法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作為教師的我們不能僅僅局限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而是應該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不斷完善語文教學方式,將情感融入語文的教學當中,以此來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通過利用新媒體來更好的展示課本中的場景,例如在教授《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時,我們可以找出相應的短視頻或者小興安嶺的照片,來更好的展示給孩子書中的場景,讓孩子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更好的領悟祖國大好河山的魅力,進一步增強孩子的愛國情感與愛國精神。除了新媒體外,還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法,來使孩子能夠了解人物的性格,體會故事情節(jié)中間的感情。例如,在教授(少年閏土》一文時,我們可以安排孩子們進行角色的扮演,來讓孩子深刻的體會文中主人公與閏土的情感。在語文的課堂中,老師就應該創(chuàng)新各種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來讓孩子的更好的情感體驗,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小學生的情感。
2.3 找準文章的抒情點
小學的語文課程都相對簡單,容易理解,但是想要讓小學生真正的理解每一篇文章中所蘊含的豐富情感,還是需要老師的盡力引導。例如,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通過讓孩子們通過情景劇的方式,更真切地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心理歷程,利用童話故事引出現(xiàn)實中的道理,從而豐富學生的情感。所以這就需要老師能夠準確了解文章所想表達的情感,在教學過程中先要了解孩子對于文章所蘊含的情感的理解程度,在此基礎上再仔細解讀文章中的情感,讓學生可以融入文中,更好的體會作者的情感。
3.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應該以課本作為教學基礎,從多方面來實現(xiàn)對小學生的情感教育,來更好的進行語文的教學。為了讓小學生能夠養(yǎng)成積極健康的情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他們從小擁有自我思考,自我認識的能力,將情感教育融入語文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事情。這不僅有利于老師能夠更好的擁有優(yōu)質(zhì)的課堂基礎,更為小學生以后的成長和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范鳳運.淺談新課程標準實施背景下如何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赤子:中旬,2014(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