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麗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內(nèi)容,閱讀能力對人們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有著十分顯著的影響,因此必須要重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教學中將閱讀和寫作充分結合起來,一方面增強了學生的閱讀和理解能力,另一方面還可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所以說讀寫的結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閱讀教學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屬于基礎性的語文教育,其最主要的目的是為學生將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并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在教學中滲透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幫助學生積累知識,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應該采取多種方式來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下面我談一下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概述:
一.讀寫結合思想概述
小學生受年齡、智力等因素所限,加上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沒有形成,因此,在小學高年級的寫作課堂中,總是出現(xiàn)學生無論可寫的現(xiàn)象。究其根源,是因為學生經(jīng)歷的少,閱讀的少,所以就難以下筆。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只有讀的多了,積累的知識多了,才能夠寫出東西來。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就是這個道理。
二.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1、利用教材引導學生寫讀后感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讀可以說是最基礎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教材中有很多非常適合學生來寫讀后感的課文,在教學中,教師要帶領學生充分的閱讀課文,然后再用自己生動的教學語言激發(fā)學生的熱情,讓學生能夠了解到文中的中心思想,進而與作者產(chǎn)生心靈上的溝通,這是我們引導學生學寫讀后感的最終目的。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威尼斯的小艇》一課的教學中,我在課堂上,先引領學生有感情的進行課文的朗讀,然后讓學生進行小組交流,概括小艇的特點。分析作者抓住了小艇“長、窄、深、靈活”的特點來寫,文中是運用了什么方法來寫具體生動的?最后讓學生根據(jù)課文中運用的比喻方法寫一段話,寫出事物的特點,也可以用上其它修辭方法。盡量具體生動。
通過我?guī)ьI朗讀加上我對課文內(nèi)容的講解,使學生們了解先總后分的文章結構,先對事物作總的交代或說明,再對事物的各方面作分別的敘述或描寫,不同的體裁文章在分寫時角度是不一樣的,但總要圍繞關鍵詞語從幾方面把中心意思說清楚。最后,我再讓學生用這樣的方式寫出事物的特點。實現(xiàn)了一堂生動高效的語文課堂。
2、以課文內(nèi)容為樣本,鼓勵學生仿寫
仿寫課文是小學業(yè)語文教學中幫助學生分析范文的構思和句式結構等常用的教學方式。學生通過對一些經(jīng)典課文內(nèi)容的仿寫,大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時在仿寫的過程中,學生對于原作者的寫作手法以及當時的寫作心情,也更加的了解。可以說仿寫在從閱讀過渡到寫作的過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對課文進行仿寫。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一課的教學中,“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蔽揖鸵孕┒握n文為例,讓學生進行仿寫。想一想,寫一寫:讓我們走出房屋,來到街道欣賞美麗的花朵吧!請閉上眼睛,展開想象,然后說說仿佛看到了什么?注意用上學到的關于描寫花的好詞好句?!?學生在閱讀當中深刻體會這種表達特色,然后應用側面描寫的方式來突出主題。
3、結合課文,進行聯(lián)想和擴寫
在教材當中,一些課文結尾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讀者可以繼續(xù)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來拓展結尾。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用一些課文的結尾作為自己作文的開篇,將自己的生活與課文充分結合在一起,利用自己的聯(lián)想拓展文章的情節(jié)。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彩色的非洲》一課的教學中,“芒果樹開的是星星點點的白花,仙人樹開的是金燦燦的黃花,玉蘭樹高擎著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火炬樹綻開的花朵比綠葉還多,一棵似一團火,一排是一片霞。到了開花季節(jié),一條條街道,都成了彩色的長河。人在街上走,就像置身于花海深處?!蔽蚁葘φn文這種首尾照應得方法進行了重點的講解。然后再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課文中描寫非洲的景色是什么樣的。想想這段話寫了什么?是怎樣抓住特點寫的?請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的方法來寫一處景物的特點。最后讓學生用上這個方法嘗試性的寫一寫。當學生試著寫出一段內(nèi)容后,我再進行深入的講解,要描寫景物,就要進行細致的觀察,用自己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景物中的美。我們既可以隨方位的變換,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景物,也就是移步換景。也可以選擇幾個景點,一一進行觀察;還可以選取特定對象,進行重點觀察。但無論怎樣觀察,都必須抓住景物的特點,運用上合適的修辭手法。
綜上所述,要實現(xiàn)讀寫結合,關鍵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準讀寫訓練點,抓住學生的興奮點,捕捉學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寫的空間,讓學生樂于動筆。教師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將讀寫結合的方式,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當中。力爭培養(yǎng)出能說會寫的高素質(zhì)學生。
參考文獻
[1]康蕾.讀寫結合,破解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教學僵局[J].中國校外教育,2017(35):61.
[2]張德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2):141.
[3]耿青兒.細解小學語文“書”與“行”如何交融并進[J].華夏教師,2017(1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