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摘要:筆者從教學實踐出發(fā),結合新課標的要求,總結了在核心素養(yǎng)指引下高中生物教學中所要采取的策略,并在文中進行詳細闡述,希望對生物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生物;教學
引言
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選取教學方法,圍繞生物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四個方面不斷努力,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與發(fā)展,彰顯生物學科的育人價值。
一、引導實驗探究,強化創(chuàng)新意識
現(xiàn)階段生物教學中很多學生習慣了按部就班跟隨教師的安排進行學習,學習過程中只是被動接受知識,聽懂即可,與教師缺乏互動,對于實驗結論,死記硬背就可以應付考試。古人稱,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生沒有經過實踐靠記憶得到的知識印象不深刻,久而久之也體會不到學習生物的樂趣和意義。很多教師在課堂上過度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留給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都很少,尤其是實驗環(huán)節(jié),很多時候并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落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最終磨滅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抹殺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力,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教師要深入研究新課標的精神理念,挖掘教材內容,立足課本上的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嘗試自主探究,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強化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幫助學生養(yǎng)成學習生物的正確思維習慣,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及質壁分離復原”實驗為例,在這個實驗中,教師可以分別為學生準備洋蔥、黃瓜、西瓜、芹菜、白菜、紫甘藍、甘薯、菠菜等多種實驗材料,在實驗過程中可以先讓學生用洋蔥按照課本步驟來開展實驗,接著教師讓學生們從其余的幾種材料中選擇一種或者兩種來開展實驗,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每個組員各取一種開展實驗,讓學生們試一下是不是相同的結果,如果做不出來,再讓學生們思考一下為什么?從按照課本步驟按部就班開展實驗,到學生自主進行實驗探究,學生不僅課本知識得到有效鞏固,而且在實驗過程中,學生的觀察力、判斷力、分析能力、執(zhí)行力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鍛煉和提升,理性精神在教學實踐中得到有效培養(yǎng)。
二、延伸課堂容量,感悟核心素養(yǎng)
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貫穿于高中生物教學課堂內外,如果僅僅靠書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引導學生廣泛涉獵,開闊視野,提高科學素養(yǎng)。比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對課本知識進行拓展延伸,引導學生在課內外了解閱讀生物學科發(fā)展史,學生在感悟科學家不畏艱難、堅持探索、勇于奉獻精神的同時,也激勵著學生奮發(fā)圖強,潛移默化提高了生物科學綜合素養(yǎng)。
例如,在學習“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這節(jié)課時,學生通過學習思考已經初步掌握了光合作用的相關知識,但對光合作用的認識不夠全面,隨著時間推移,會對這個知識點產生遺忘。為了加深學生對光合作用的理解,筆者和學生共同研讀了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歷程,通過多媒體播放光合作用背后曲折的探索歷史。學生在形式多樣、生動真實的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下,各種感官共同參與,課堂變得生動、直觀、高效、活潑,既節(jié)省了課堂時間,又延展了課堂容量,與課本知識相互補益,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學生被生物史料中的內容所吸引,開動大腦紛紛構思相應的實驗內容。最后筆者將實驗展現(xiàn)出來,鼓勵學生質疑討論,光合作用逐漸清晰地烙印在學生的腦海中。
新課標理念指引下,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努力發(fā)掘課本知識,并結合生物學史尋找教學素材,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體的教學情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探究的科學素養(yǎng)和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生物學史也是生物學家的奮斗史,學生研讀感悟,牢記于心,逐漸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理論與生活實踐相聯(lián)系,建立開放型教學情境
生物知識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教師應引導學生將生物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觀念和社會責任感。筆者在進行“人體生長所必需的化合物”這節(jié)課時,將生物知識與生活現(xiàn)象聯(lián)系起來,選取社會熱點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比如,給學生提出這些話題:食品安全問題為什么層出不窮,早熟現(xiàn)象是由于什么原因導致的?肥胖兒童如何合理安排飲食?這些問題都是開放性的話題,學生分成小組圍繞話題進行討論,最后由小組長搜集總結大家討論的結果,教師進行點評指導即可。學生在討論問題過程中,開闊了思維,學會了多角度辯證看待問題,在不斷質疑、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創(chuàng)新意識開始萌發(fā),日常生活中也能靈活運用科學知識指導自己的行為。
結語
綜上,生物教學中教師應努力探索實踐新的教學方法,重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重視學生思考、探究、應用、創(chuàng)新等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在督促學生扎實掌握生物知識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的責任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價值觀,為學生將來的成長與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靜. 基于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思考和實踐[J]. 新課程·中學,2018(5):146.
[2] 鄒建娟. 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學思考[J]. 教書育人(校長參考),2018(1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