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曉晶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和社會文明道德規(guī)范要求的提高,對中學生道德教育的關注度有所提升,各個學校也逐漸重視道德和法治課程的教育,對于正處在價值觀念形成時期的中學生來說有著重要意義,但是在實際教育的過程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面臨著很多的困難,需要廣大教師有效解決。本文主要對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困境進行分析,并對突破困難的方式進行介紹。
關鍵詞:初中;道德法治教學;困境與突破
引言:
我國一直將建設法治國家作為發(fā)展目標,要求人們遵紀守法,做法治公民,但是青少年犯罪的現象卻層出不窮,因此,要對中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有所重視。然而現階段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并沒有從根本上調動學生的興趣和提高學生的重視程度,因此如何使道德與法治教學真正發(fā)揮它的作用,成為教育者們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困境
初中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并且處于青春期階段,只有對他們進行正確的道德法治引導,才能使學生抵制不良誘惑、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樹立健康的道德觀念、形成正確的法律意識,有助于他們的成長,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但是現階段開設的道德與法治教育課程并沒有起到最佳作用,在實際教學中還面臨以下幾點問題。
1.缺乏專業(yè)的教師資源。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學校不重視道德與法治的課程教學,學校師資力量單薄,教師的專業(yè)能力低下,教學中教師照本宣科現象嚴重,缺乏探究精神,甚至有些學校的任職教師對道德法治的教學內容不熟悉,無法為學生詳細的講解相關的法律知識,不能回答學生的問題。無法及時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道德觀念與正確的法治意識。
2.對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關注度不夠。
雖然道德與法治的課程在各個學校里都有開設,但是大多數都只是以走形式、完成教學內容為主,學校、教師、家長都沒有對道德與法治課程予以重視,他們仍然將學生學習的重點放在數語外上。道德是個人修養(yǎng)的體現,法律是生活規(guī)范的標準,只有在道德與法治穩(wěn)定的情況下,社會、國家才能和諧的發(fā)展,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希望,他們更應該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規(guī)范的法律意識。學校沒有對道德與法治教育提高重視,導致學生也認為這門課程不重要,不主動對道德與法治有更多的了解,沒有學習的熱情和動力,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與法律意識,無法實現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長。
3.教學資源落后。
我國的道德與法治教育起步較晚,再加上社會對這門課程沒有足夠的重視,致使教學資源不夠充實,也沒有及時進行更新,信息技術的使用未得到普及,教學效率滯后。道德與法治教育意在樹立學生正確的道德法治觀念,隨著我國的不斷發(fā)展和經濟文化全球化的現象沖擊,越來越多元化的價值觀念出現在青少年的視野中,如果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很可能導致他們的思想觀念出現偏差。因此,只有科學運用信息技術,將教學內容與時事相結合,才能符合當今學生的求知欲,才能使教學真正滿足教育需要。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困境的突破
1.培養(yǎng)專業(yè)教師,樹立先進教學觀念。
道德與法治作為一門與生活相關的課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為了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學校應該培養(yǎng)專業(yè)能力較強的教師人才,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和知識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作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道德與法治的學習不能僅局限于課堂理論知識中,教師還要對學生課外的行為規(guī)范進行觀察,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行為,使學生從身邊小事開始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2.加強對道德法治的關注,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想要使道德與法治教育不再只停留于形式表面,教師和學校都要作出努力,提高學生對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重視。學校可以以開設講座的形式,為學生進行道德法治宣講活動;在校園內張貼條幅,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時刻提醒學生遵紀守法;同時,以時事作為實際案例,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從而切身體會道德法治的重要性。
3.合理利用教材,借助多種教學資源。
教材中的內容是單一的,但是教學形式卻是靈活的,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借助多種教輔資源,豐富教學形式,提高教學的趣味性,例如學習《讓家更美好》時,針對當今學生多為獨生子女,不體諒父母的問題,在講授這一部分時,給學生們播放公益宣傳片《可憐天下父母心》,展現父母對孩子的無私奉獻,尤其是MV的最后一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庇梢曨l引發(fā)學生討論,并反思自己平時的問題,以及學會感恩父母,關愛他人,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仍面臨著很多的困難,學校、教師都應提高對道德與法治的關注度,使道德與法治發(fā)揮出真正的作用。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不能僅用分數來衡量,從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法治觀念。
參考文獻
[1] 徐彥.創(chuàng)新視角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模式探究 [J].新課程,2017(08).
[2] 陳均武.淺析初中道德法治教學如何發(fā)揮作用[J].神州,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