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玲
摘 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深化,初中數(shù)學的課堂質(zhì)量和教學效率的提高被提上日程,初中數(shù)學的課堂不僅要教授學生知識,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和發(fā)現(xiàn)精神,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的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對課堂進行精心的改造,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和方法,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問答方法,與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增強課堂的互動,提高數(shù)學學習的趣味性,增強對數(shù)學學科的學習熱忱。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 互動模式 教學策略
新課改要求教師要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而不是領導者,教師要增強與學生的溝通,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的建設和創(chuàng)造中去,在師生的相互合作中實現(xiàn)教學相長。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中,既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學習的方法,又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主動對自己的成果進行交流,努力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能力。所以,教師要加強課堂中的互動,努力構造和諧課堂。
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課堂中的互動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離不開教師的引導,也離不開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教師的態(tài)度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教師態(tài)度消極學生就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學生不敢發(fā)言,課堂氣氛無法活躍起來。所以,教師要改變原有的教師為主導的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理解和信任自己的學生,營造一種民主的和諧的課堂氛圍。在這種課堂氛圍下與學生展開互動,課堂上的交流與合作就能更加順暢,也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
例如在“概率”一章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進行假設,假設在市中心舉辦了一場晚會,晚會要求要找出一名出色的晚會主持人。小麗有意向報名這次晚會的選拔同時小王也想要參加這次晚會主持人的選拔。教師繼續(xù)引導學生,如果兩人都要參加選拔,那么小麗入選的概率有多大呢?學生回答二分之一。教師繼續(xù)引導學生如果想要參加選拔的人數(shù)增加到四人、五人呢?學生一一進行回答,并且對概率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師繼續(xù)深入,如果晚會主持人增加至兩人,有四人想要進行選拔,那么小麗入選的概率有多大呢?學生對此積極的進行思考,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討論,教師在學生之間一起討論,這樣可以讓教師充分的走進學生融入學生,討論完成后分享交流的成果,教師對最終結(jié)果進行點評,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對可取之處進行贊賞。并且教師沒有采用僵硬的傳統(tǒng)灌輸?shù)慕虒W方式,而是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在這樣的課堂互動中促進了課堂質(zhì)量的提高和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增強課堂中的互動和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師在進行知識的傳授時,課堂的氣氛尤為重要。多媒體教學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課堂上的互動,可以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不僅僅是靠教師刻板的講授,而是在生動形象的動畫中重新對知識進行理解。并且學生可以通過自己動手實踐,來增加學生對知識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從呆板的公式與符號的學習中解放出來。
例如在“一元二次函數(shù)圖像”的學習中,教師不能只是在臺上進行講解,要多構建課堂中的互動,教師是要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而不是將知識灌輸給學生,這一章的內(nèi)容較抽象,學生很難理解圖像的是如何進行變換和改變的,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創(chuàng)建一個二元一次函數(shù)模型,模型隨著公式系數(shù)的變換而變換。教師不能僅僅在多媒體上演示,可以讓學生到多媒體前自己動手進行操作,教師在旁邊進行引導和講解。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而且讓學生對二元一次方程的圖像的變換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所以,教師要充分的運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動畫中理解知識吸收知識,感受學習的快樂。同樣也加強了課堂中的互動。
三、以問題促進課堂中的互動交流
師生間的互動需要問題來引起,好的問題可以引發(fā)一場積極的課堂互動,真正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教師在課堂開始時,可以通過提出問題來引發(fā)互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更加充滿興趣。但是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充分的考慮到學生的水平問題,不能設計的太難,讓學生無從下手。要對問題進行合理的設計,并且給學生一些解答的思路和切入點促進討論的順利開展。
例如在“因式分解”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之前給學生設計問題,先寫出一個因式讓學生進行分解。在進行思考和解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學生間走動,學生有不會的問題可以問教師,可以加強課堂中的互動,讓教師更加了解學生哪里有知識的漏洞,可以進行查漏補缺。解答完的學生教師可以再出一道更有難度的題來讓學生解答,這樣不僅照顧到不同層面的學生的需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加強了課堂中的互動,提高了教師的課堂質(zhì)量。讓學生和教師有了更近距離的接觸,對做學的知識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時加強了課堂中的交流,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
結(jié)束語:
初中數(shù)學課堂質(zhì)量的提高離不開課堂中的交流互動,積極的、良性的互動交流有利于學生對教師傳授的知識進行吸收理解,也有利于課堂氣氛的放松以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王靜. “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運用[J]. 學周刊,2017,(24):110-111.
[2] 曹文營. 試論“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對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作用[J].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10):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