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漫 韋小麗
摘 要:對貴州紫云縣野生木本觀賞植物資源進行調(diào)查,統(tǒng)計其植物資源類型,可為當?shù)匾吧颈居^賞植物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提供參考。 采用線路調(diào)查法,實地記錄野生木本觀賞植物基本情況并采集標本、拍照,經(jīng)標本或照片鑒定,結果表明:紫云縣有野生木本觀賞植物68科125屬181種。其中,裸子植物5科5屬6種,被子植物63科120屬175種。按觀賞類型分為5類:觀形類植物26科38屬50種(含竹類植物1科4屬6種);觀花類植物28科47屬71種;觀果類植物11科12屬15種;觀葉類植物21科23屬25種;蔓木類植物14科16屬20種。針對紫云縣野生木本觀賞植物的現(xiàn)狀提出了開發(fā)利用對策。
關鍵詞:紫云縣;野生木本觀賞植物;觀賞特性;開發(fā)與利用
中圖分類號:S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457(2019)05-0013-06 國際DOI編碼:10.15958/j.cnki.sdnyswxb.2019.05.003
Investig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trategy of Wild Woody Ornamental Plants Resources in Ziyun County
LUO Man,WEI Xiao-li*
(College of Forestr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ocal wild maternal ornamental plant resources, the wild woody ornamental plant resources in Ziyun County of Guizhou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types of plant resources were counte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wild ornamental plants was recorded and th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photographed by using a line survey method. The identification of plants was based on specimens or photograph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181 species of woody ornamental plants, belonging to 125 genera and 68 families. The gymnosperm had 6 species, 5 genera, and 5 families, and the angiousperm had 175 species, 120 genera, and 63 families.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viewing plants, woody ornamental plants could be divided into 5 categories. Ornamental shape plants had 50 species, 38 genera, and 26 families, including 6 species, 4 genera and 1 family of bamboo plants. There were 71 species, 47 genera, and 28 families in ornamental flower plants. Fifteen ornamental fruit plants that belonged to 12 genera and 11 families, twenty five ornamental leaf plants that belonged to 23 genera and 21 families, and twenty ornamental vine plants that belonged to 16 genera and 14 families. This study could provide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trategy of wild woody ornamental plant resources for Ziyun County.
Key words:Ziyun County;wild woody ornamental plants;ornamental characteristics;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野生觀賞樹種資源是指在目前還未開發(fā)利用、具有一定的觀賞特性、還未被運用到園林市場中的木本植物,是園林市場觀賞樹種源源不斷豐富的庫存,也是培育新型觀賞樹種優(yōu)良品種的種質(zhì)資源庫。由于我國植物學者直到20世紀70年代才開始重視野生觀賞植物資源的研究,很多野生觀賞植物都沒有得到合理的開發(fā)利用,造成園林景觀單一的現(xiàn)象。近年來,研究者們陸續(xù)對某地區(qū)或者某一類群的觀賞植物展開研究,取得了較為豐富的成果。王建等人[1-8]對貴州省某幾個地區(qū)的觀賞植物展開了調(diào)查研究。為掌握紫云縣野生木本觀賞植物的種類與組成特點,合理利用其豐富的觀賞植物資源,筆者及其小組成員對該地區(qū)的野生木本觀賞植物進行了系統(tǒng)調(diào)查,并分析其觀賞特性,以便掌握其植物資源的類型和數(shù)量,旨在為挖掘貴州特色木本鄉(xiāng)土觀賞植物提供基礎數(shù)據(jù)和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調(diào)查區(qū)域自然條件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縣地處貴州西南部,位于E105°55′~106°29′,N25°21′~26°3′。總面積2284 km2。屬亞熱帶季風濕潤型氣候,為中亞熱帶與北亞熱帶的過渡地帶。溫和宜人,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干濕明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多年平均氣溫為15.3℃,年無霜期為288 d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為1455 h,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337 mm,相對濕度平均為79%。氣候垂直差異大,山區(qū)小氣候突出,干旱、低溫、冰雹等自然災害時有發(fā)生,但影響不大。土壤主要有地帶性黃壤和非地帶性石灰土、水稻土、山地黃棕壤、潮土、紫色土和紅壤土等7個土類。
1.2 調(diào)查方法
從2017年6月至2017年8月,調(diào)查組根據(jù)擬定線路選擇代表林區(qū)進行調(diào)查,主要采取線路調(diào)查法,走遍了紫云縣2個街道、8個鎮(zhèn)、2個鄉(xiāng),并對縣城、各鄉(xiāng)鎮(zhèn)的道路、小區(qū)綠化、公園、苗圃等進行了栽培觀賞樹種的調(diào)查。在調(diào)查過程中采用現(xiàn)場記錄、采集標本、照片拍攝等方法,記錄所調(diào)查植物的形態(tài)特征,然后通過對實地拍攝的照片、野外調(diào)查記錄資料進行整理編寫。標本鑒定參考《貴州植物志》[9-14]和《貴州野生木本花卉》[15]。查閱資料確定每一種植物觀賞特點,編制出紫云縣的觀賞樹種名錄,最后對其種類組成、類型、用途等方面進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貴州紫云縣野生木本觀賞植物資源概況
通過2017年6月至2017年8月的調(diào)查,結合
以往在該縣進行植物調(diào)查的各類相關資料,并查閱資料、查證標本、野外采集標本和觀察,初步查明紫云縣境內(nèi)野生木本觀賞植物共有68科125屬181種。其中,裸子植物5科5屬6種,被子植物63科120屬175種(雙子葉植物61科114屬167種,單子葉植物2科6屬8種)(表1、表2)。根據(jù)植物觀賞特性,按觀賞類型分為5類:觀形類植物26科38屬50種(常綠23種,落葉27種),含竹類植物1科4屬6種;觀花類植物28科47屬71種(常綠23種,落葉48種);觀果類植物11科12屬15種(常綠10種,落葉5種);觀葉類植物21科23屬25種(常綠14種,落葉11種);蔓木類植物14科16屬20種(常綠10種,落葉10種)(表3)。其中五種以上的科8個,共有70種,約占總數(shù)的39%;種數(shù)最多的科依次為薔薇科(18種),約占總數(shù)的9.9%;蝶形花科(12種),約占總數(shù)的6.6%;蘇木科(9種),約占總數(shù)的5.0%。
2.2 紫云縣野生珍稀木本觀賞樹種種質(zhì)資源
依據(jù)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按國務院1999年批準的《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名錄》〈第一批〉)、1987年《中國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1991年《中國植物紅皮書》等名錄,統(tǒng)計出紫云縣珍稀觀賞樹種有8科8屬9種,其中國家1級保護植物有1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8種(表4)。
2.3 植物資源類型
結合各種觀賞植物形態(tài)特征及葉形、葉色、花形、花色、果形、果色等特點與適生環(huán)境,將紫云縣野生觀賞樹種分為:觀形類(包括竹)、觀花類、觀果類、觀葉類和蔓木類5種類型。由于有的觀賞植物既可觀葉、又可觀花、還可觀果,所以各類別之間并沒有嚴格的界限(根據(jù)主要的觀賞特征進行劃分)在分類時主要考慮樹木的觀賞部位作為觀賞特性評價時的顯著程度進行類型劃分。
2.3.1 木本觀形植物
紫云縣觀形樹種有26科38屬50種,其中常綠23種,落葉27種,其中禾本科6種。該類植物樹冠整齊、樹姿優(yōu)美,其枝、葉、花和果具有一定的觀賞性,以觀賞姿態(tài)為主。此類大多具有適應性強,具有較高的生態(tài)價值。如多作為行道綠化、工礦綠化的女貞(Ligustrum lucidum)、楓楊(Pterocarya stenoptera)、香葉樹(Lindera communis)、樸樹(Celtis sinensis)、冬青(Ilex chinensis)、珊瑚樸(Celtis julianae)、榿木(Alnus cremastogyne)等;馬尾松(Pinus massoniana)、華山松(P. armandii)、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黃杞(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高大雄偉,姿態(tài)古奇;頂果樹(Acrocarpus fraxinifolius)、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榆樹(Ulmus pumila)、白蠟樹(Fraxinus chinensis)干形通直,樹形美觀:小蠟(Ligustrum sinense)、大葉黃楊(Buxus megistophylla)、赤楠(Syzygium buxifolium)可修剪成長、方、圓等幾何形體;可供盆栽觀賞的有百日青(Podocarpus neriifolius)、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榔榆(Ulmus parvifolia)、小葉女貞(Ligustrum quihoui)、結香(Edgeworthia chrysantha)等;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 Pubescens)、紫竹(Ph. nigra)等四季常青,竹稈挺拔秀偉,瀟灑多姿,卓雅風韻,獨有情趣。
2.3.2 木本觀花植物
該類觀賞植物是以花的花形(花形奇特,花朵相對較大)、花色(具有鮮艷色彩或色彩有變化的)、花香及花相(即花或花序著生在樹冠上的整體表現(xiàn)形貌,觀賞植物的花相有:獨生花相、線條花相、星散花相、團簇花相、干生花相等)作為觀賞特性,是構成庭院、景區(qū)、公園等多種景觀的要素。
紫云縣野生木本觀花類植物有28科47屬71種(常綠23種,落葉48種)。主要集中在薔薇科(12種)、蝶形花科(9種)、山茶科(4種)、杜鵑花科(4種)、馬鞭草科(4種)、含羞草科(4種)、蘇木科(4種)其中有的以花型奇特取勝,如合歡(Albizia julibrissin)的花朵每到盛夏之時,紅色的花絲猶如縷狀,簇結成球,甚為美麗;海州常山(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花序較大,花果同時共存,形狀奇特,俗稱“掌上明珠”;有的則以花朵色彩鮮艷奪目而引起人們的注意,如:金絲梅(Hypericum patulum)、毛肋杜鵑(Rhododendron augustinii)、長蕊杜鵑(Rh. stamineum)等;還有的不僅有美麗的花朵還花香撲鼻,如厚樸(Magnolia officinalis)、野薔薇(Rosa multiflora)、金合歡(Acacia farnesiana)、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粗糠樹(Ehretia macrophylla)等(表5、表6)。
2.3.3 木本觀果植物
該類植物是以果或者果序作為觀賞特性,一般認為果實顏色艷麗、果實形狀奇特,果序優(yōu)美別致,果實特大或特小,果實質(zhì)地特異的可歸為觀果類植物。觀果類樹木有的可做盆景、綠籬或行道綠化,有的可孤植在人造坡地、草坪作點綴等。
紫云縣觀果類植物11科12屬15種(常綠10種,落葉5種。如猴歡喜(Sloanea sinensis),果實色彩鮮艷,表面有一層毛如同猴毛,成熟的果實自然開裂,顯露出深黃色的種皮及褐色的種子,形似猴的面孔,野生猴類十分喜愛,因而被命名為“猴歡喜”;青錢柳(Cyclocarya paliurus),樹木高大挺拔,枝葉美麗多姿,其果實像一串串的銅錢;野鴉椿(Euscaphis japonica),秋天果布滿枝頭,果成熟后果莢開裂,果皮反卷,露出鮮紅色的內(nèi)果皮,黑色的種子粘掛在內(nèi)果皮上,猶如滿樹紅花上點綴著顆顆黑珍珠,十分艷麗,令人感到賞心悅目;白杜(Euonymus maackii),入秋蒴果粉紅色,果實有突出的四棱角,開裂后露出桔紅色假種皮,在樹上懸掛長達2個月之久,引來成群的鳥雀,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果實呈紅色的有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窄葉火棘(P. angustifolia)、白葉莓(Rubus innominatus)、短序莢蒾(Viburnum brachybotryum)、金佛山莢蒾(V. chinshanense)、胡頹子(Elaeagnus pungens)、羅浮槭(Acer fabri)等;果實呈黃色的青錢柳(Cyclocarya paliurus)、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珊瑚櫻(Solanum pseudocapsicum)等。
2.3.4 木本觀葉植物
該類觀賞價值在于葉形(特大、特小、葉形奇特)和葉色(綠色類、秋色葉類、斑色葉類、變色葉類等類型)。宜公園、廣場、居住區(qū)、濱河綠地等作點綴或行道樹,或作背景樹和地被植物,可叢植、孤植、群植、列植、片植。
紫云縣野生葉木類有21科23屬25種,其中常綠14種,落葉11種。(表7)如槭樹科的三角槭(Acer buergerianum)、三峽槭(A.wilsonii)姿態(tài)優(yōu)美,葉形秀麗,秋葉紅艷,燦爛若霞;大戟科的烏桕(Sapium sebiferum)秋葉紅色,絢麗誘人;漆樹科的黃連木(Pistacia chinensis)樹形秀麗,枝葉繁茂,春秋羽葉呈紅色或黃色;棕櫚科的棕櫚(Trachycarpus fortunei)、棕竹(Rhapis excelsa)的葉片形如蒲扇,隨風搖曳,一派南國風光。
2.3.5 木本蔓木植物
蔓木類即木質(zhì)藤本,以其卷須攀緣或纏繞它物為特征,是垂直綠化的主要植物類別。主要用作花架、花廊、墻壁、高速公路崖壁、立交橋等立體綠化,還可用作盆栽或盆景。
紫云縣野生蔓木類共有14科16屬20種,其中常綠10種,落葉10種。大多出現(xiàn)在蘇木科(3種)、葡萄科(3種)和醉魚草科(2種)(表8)。
2.4 紫云縣野生木本觀賞植物的開發(fā)利用對策
紫云縣有豐富的觀賞樹種資源,不僅是維持當?shù)厣鷳B(tài)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保證,也是可供人類開發(fā)利用的寶藏。合理保護現(xiàn)有的觀賞樹木資源,是資源利用的前提。只有正確認識和處理保護與利用的辯證關系,才能實現(xiàn)資源優(yōu)勢向經(jīng)濟優(yōu)勢轉變,達到資源的持續(xù)利用和社會經(jīng)濟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針對紫云縣觀賞樹種資源的保護利用現(xiàn)狀,應采取相應保護措施,使之成為可持續(xù)的觀賞樹種資源利,并根據(jù)觀賞植物資源的價值,進行科學合理的利用。
2.4.1 建立優(yōu)質(zhì)觀賞樹種收集圃
對于紫云縣的特色優(yōu)質(zhì)觀賞樹種資源,建議通過建立收集圃的方式建立觀賞樹木基因庫,可在適宜地域如縣城周邊建立觀賞樹木園和各種專類花園,如杜鵑花(類)園、茶花(類)園、桂花園和木蘭花(類)園等,一方面保存這些優(yōu)質(zhì)的種質(zhì)基因,另一方面為這些優(yōu)良種質(zhì)的繁育提供繁殖材料,同時可以增強區(qū)域生態(tài)、森林旅游的魅力。
2.4.2 充分利用觀賞樹種資源不同的物候期和花色品種,在園林綠化中進行合理搭配,豐富四季景觀
觀賞樹種的物候期,尤其花物候期(花期),是人們進行園林規(guī)劃設計時經(jīng)??紤]的問題,要保證綠化區(qū)一年不同季節(jié)都有花開,就得考慮園林樹種和園林花卉的花物候期配植,從而選擇不同花物候期的植物。運用觀賞植物時,要根據(jù)季相變化和地理環(huán)境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紫云縣觀賞植物不同季節(jié)的花果物候期或觀葉期,園林應用時可參照進行搭配。
2.4.3 開展鄉(xiāng)土特色觀賞樹木資源繁育試驗
紫云縣觀賞樹種資源十分豐富,但很多仍然處于野生分散狀態(tài)。因此,應在確保野生資源增殖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利用優(yōu)良觀賞樹種資源。最重要的是開展觀賞樹種資源尤其是有特色、有價值資源的人工繁育,進行馴化栽培,使之適應更廣闊的栽培環(huán)境,同時開展優(yōu)良類型或品種的選育。如木蘭科、桃金娘科、杜英科等包含的種類,這些種類無論是觀形、觀花、觀葉都俱佳,今后可加強對這些優(yōu)良觀賞植物的馴化研究。經(jīng)過科學的馴化,擴大種群規(guī)模,讓優(yōu)良的觀賞樹種能夠應用于更多的園林綠地。
2.4.4 充分應用本地植物資源,營造地區(qū)特色景觀
篩選出適合本地區(qū)生長且觀賞特性良好的植物,提高具有觀賞性本地植物的應用比例,彰顯紫云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大力營造具有區(qū)域特色的園林綠化及觀賞景觀。同時,由于本地植物對本地區(qū)環(huán)境的高度適應性,也能大大降低園林綠化建設及管理成本。
3 結論與討論
紫云縣野生觀賞植物資源蘊藏量極大,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木蘭科、薔薇科、蝶形花科、金縷梅科、瑞香科、毛茛科、桃金娘科、茜草科、樟科、山茶科等科中的許多物種都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如烏桕、楓香、八角楓、黃連木等都是較好的彩葉樹種;紅果羅浮槭、復羽葉欒樹、野鴉椿、青錢柳、楓楊等是果形奇特的木本觀賞植物;西南紅山茶等花色艷麗,花香四溢;醉魚草、香花崖豆藤等是值得發(fā)展的藤蔓植物。因此,在進行觀賞植物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時,應注意以新、優(yōu)、奇、特為出發(fā)點,充分考慮市場需求,因地制宜選擇適宜的種類進行繁殖利用。
參 考 文 獻:
[1] 王 建,王秀榮,孫 蘇,等.花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景觀植物應用[J].山地農(nóng)業(yè)生物學報,2016,35(2):52-57,75.
[2] 楊榮和,施 超,陳 茗.貴州濕生木本及濕生竹類觀賞植物資源研究[J].種子,2017,36(5):58-61.
[3] 陳菊艷,鄧倫秀,李 鶴.貴州印江洋溪自然保護區(qū)野生木本觀賞植物資源調(diào)查研究[J]貴州林業(yè)科技,2017(2):20-29.
[4] 錢長江,姜金仲,李從瑞,等.石阡縣的生木本觀賞植物資源[J].貴州農(nóng)業(yè)科學,2014,42(8):185-190.
[5] 楊榮和,范賢熙,胡 巍.貴州喀斯特木本觀賞植物資源研究[J].種子,2010,29(9):62-67.
[6] 張華海,姚 竹.貴州習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觀賞植物資源[J].貴州科學,2009,27(2):67-71.
[7] 余志彪,余永富.貴州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野生觀賞植物資源研究[J].貴州林業(yè)科技,2008,36(1):4-9.
[8] 貴州植物志編輯委員會.貴州植物志:3卷[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0:1-461.
[9] 貴州植物志編輯委員會.貴州植物志:4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1-719.
[10] 貴州植物志編輯委員會.貴州植物志:5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1-650.
[11] 貴州植物志編輯委員會.貴州植物志:6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1-604.
[12] 貴州植物志編輯委員會.貴州植物志:7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1-726.
[13] 貴州植物志編輯委員會.貴州植物志:8卷[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1-667.
[14] 徐來富,楊成華,陳茂祥.貴州野生木本花卉[M].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06: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