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fā)展,在目前的學科教學中就要滲透核心素養(yǎng)的的內容。在進行初中物理的教學中,教師都希望能將學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培養(yǎng),所以在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下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并在實踐中獲得很多的認可。在得到教師的普遍關注后,將其引入到物理教學的課堂中,在實踐中去展開對小組探究式的學習模式。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合作探究;初中物理
前言:
目前我們的學生在學習的發(fā)展過程中基于核心素養(yǎng)之下各個學科的要求最需要具備的能力之一就是合作協(xié)助能力。物理學科對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的思維都有著很大的意義,學生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對物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促使其科學素養(yǎng)的不斷提高,對物理學習各方面的效果更加顯著,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到很大的作用,促使學生在未來的發(fā)展中能夠將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健康的人生觀、愛國主義情懷等科學素養(yǎng)得到不斷的發(fā)展。
一、初中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概述
在目前我國的初中物理教學中,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是重要的內容,初中物理的核心要素要和物理教學的特點相結合,主要內容包括四個方面。
1.物理觀念,針對物理學科而言所涉及的范圍十分的廣泛,所以物理觀念包含的內容也是相對廣泛的,包含有物質觀念、能量觀念、運動觀念以及相互作用觀念等其他內容。學生可以在這些觀念的指導下加強自己對相關物理概念的理解以及公式的利用,并且能在問題中熟練地應用相關的知識。
2.科學思維,就是學生可以從物理學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并且進行思考,能夠對物理現(xiàn)象的本質和發(fā)展規(guī)律之間的關系進行探究??茖W思維又包括三個方面,分別是模型構建、質疑推理和科學論證,學生可以在科學思維的引導之下,對事件進行分析、推理并且經過相關的論證等其他方法得到相關的結論。
3.實驗探究,在進行實驗探究時的方法是靈活多樣的,但一般包括以下要素:提出問題,進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與制定計劃,進行實驗與收集數(shù)據(jù),分析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4.科學態(tài)度,這一點就是在基于對社會、科學、技術和環(huán)境四方滿把握十分充分的情況下,能夠形成一種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對相關科學技術的認知。
所以在開展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初中物理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和教學改革的要求相符合,在提升學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上也能夠促進學生對物理理論知識學習和思維水平的增強,對學生在未來的學習和人生發(fā)展中起著非常大的積極作用。
二、小組合作探究教學的原則
1.科學性原則。在物理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對探究的內容進行選取,要符合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師在課前準備教學設計時,就要對每位同學的實際情況進行考慮,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的使用合理的探究方式去讓學生進行探究學習。所以在物理課堂上進行小組式探究學習時,一定要堅持科學性的原則。
2.探究性原則。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的去進行一些知識的探究,要善于培養(yǎng)學生的用于創(chuàng)新精神,激發(fā)學生對問題存在的探究欲望。所以教師在進行物理課堂教學小組探究的教學中,要從學生感興趣的角度出發(fā),能夠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出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的探究欲望,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要自主的進行實踐和觀察,為小組合作探究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
3.靈活性原則。在日常的物理教學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中,學生的分組情況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按照每節(jié)課的實際情況與學生的變化及時的進行小組更換,保障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所以,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探究式教學時,要注意學習模式地靈活性的選擇,能夠對學習小組進行靈活性的安排,促進學生在開展探究時也是靈活的,在這種模式下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核心素養(yǎng)之下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的策略
1.劃分合理的合作學習小組。初中物理教師想要獲得良好的物理實驗教學效果,不能忽視小組的劃分。學生在分組實驗時,如果教師在劃分小組的時候足夠科學合理,最大化的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那么在后續(xù)的學習中能夠很大程度上去調動學生合作探究和學習的興趣,可以不斷地提升學生對物理學科的積極性。所以在劃分的過程中我們要遵循初中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發(fā)展特點,既不去違背學生的意愿也不做隨意的劃分,根據(jù)學生實際的學習能力進行科學分組,同學間的幫助和與溝通往往會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進行物理實驗前,我們應該在每個小組中平均分配一個成績較佳、動手能力較強的同學,他們會帶動動手能力差的學生一起去探究。
例如:在進行《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這個實驗過程中,有些女生連火柴多不會用,這樣我們可以安排男生到女生的團隊中:再有就是在探究過程中有些基礎比較差的同學,不知道如何去移動凸透鏡,以及不知道每次移動凸透鏡的規(guī)律在哪里,這時我們就要分一些成績比較好的同學去幫助他們一起操作,并適時的給他們講解為何要移動?這樣移動會得出怎樣的規(guī)律?所以在分組過程中,我們要考慮到方方面面,而不能簡單的自由組合。只有合理安排才會帶動基礎較差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并一起合作討論,做出總結,這種合理劃分小組的方法不僅能夠有效強化初中生的團隊精神,提高團隊的協(xié)作能力,而且能夠培養(yǎng)他們和睦相處,樂于助人的精神,從而培養(yǎng)初中生的核心素養(yǎng)。
2.培養(yǎng)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教師之所以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最為主要的就是利用現(xiàn)階段初中生有著強烈的求知欲與好奇心,讓他們通過實驗的合作探究,自己得出正確的結論,不僅培養(yǎng)了他們動手合作能力,而且提高了他們對物理學習和科技活動的興趣和愛好。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fā)展,在實際的物理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借助現(xiàn)代化的互聯(lián)網技術為學生對課堂知識的認知帶來更為直觀的體驗,為學生的學習營造一個逼真的教學環(huán)境。能夠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起著很好的刺激作用,也能促進學生對學習探究的積極性的到提升,使學生對知識的探究效率也在不斷的提升。在核心素養(yǎng)之下對學生初中物理的要求就是利用物理知識進行實際問題的解決,所以在教師設置問題情境時要和實際生活相貼近,讓學生在對物理知識探究的過程中去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讓學生可以充分的認識到物理學習為生活帶來的意義。
例如:隨著現(xiàn)在科技水平的提高,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增多,近視眼給學生帶來了很多不便,那么使用電子產品為何會導致近視眼?為何戴了近視眼鏡就可以解決近視的問題?為何老年人戴的眼鏡和我們學生戴的有何不同呢?如果我們只是一味的去通過講解,學生不僅僅會感到空洞無味,而且根本不知道其所以然。所以到了實驗室他們通過不同的焦距的凸透鏡所成的像會往光屏前移,或者向后移。這個成因與我們人眼有何聯(lián)系呢?在學生產生好奇心和對知識的渴求中,我們會介紹當我們看近處物體時,睫狀肌收縮使晶狀體凸度變大,反之看遠處物體睫狀肌放松凸度變小,如果長時間看近處物體睫狀肌和晶狀體都處于緊張疲勞狀態(tài),如果時間太長,再看遠處物體時,睫狀肌和晶狀體都不能恢復到原來的狀態(tài),從而使遠處物體的像不能成在視網膜上,這就形成近視眼。而遠視眼又是如何產生的呢?在實驗和渴求知識得到解決的推動下,學生的興趣高漲,他們會認真的完成遠視眼的成因實驗探究和遠近視眼鏡為何可以解決遠近視的問題。在實驗中,同學們會發(fā)現(xiàn)物理知識可以解決自己身邊生活中很多常見但自己不知道的問題,而這個時候我們會適時的提出如今的數(shù)碼相機、望遠鏡、顯微鏡等一系列光學高科技產品。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動機。讓他們認識到沒有開闊的知識視野,就沒有追求新知的遠大目標;沒有一個正確的對待科學的態(tài)度,就沒有了從事科學研究的精神支柱。從而培養(yǎng)初中生強烈求知和樹立遠大目標等的科學素養(yǎng)。
3.引導學生對具體的任務進行探究。在現(xiàn)階段的物理教學中,教師經常會為學生布置一些教學任務來輔助教學工作的開展。合理的安排教學任務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學生能夠保證在完成任務的同時,能夠更好地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所以教師在進行實際的教學中,要注意通過布置一些具體的任務去促進學生進行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起來,所留的任務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這樣學生才會有更大的欲望對任務進行探究,也能很好地促進小組合作發(fā)揮其最大的積極作用。
例如:在電學《串并聯(lián)電路》中,給出一個具體的任務就是通過實驗探究去判斷教室內同時亮同時暗的電燈是如何連接的?拋出這個問題后他們會通過討論確定電路的兩種連接方法,再通過開關的斷開和閉合,他們會發(fā)現(xiàn)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多有可能,但到底是那種呢?這個時候我們再給出一個具體的任務那就是,請他們把其中一個燈泡取下來,在他們具體實驗的過程中他們會找出問題的答案和感受到解決問題的快樂!所以有時在實驗的過程中我們要給出一個具體的任務,這樣不會讓學生盲目的進行實驗,培養(yǎng)了他們做事要有目的性的科學態(tài)度,提高了學生科學素養(yǎng)。
結語:
通過在初中物理課堂上采用小組合作探究教學,這不僅讓學生學到了科學知識,也學到了科學研究的方法,增強了科學能力,養(yǎng)成了正確的科學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同時也能正確認識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這將大大地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促進整體學習效率的提升,也讓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在一點一滴中得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陳松檐.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物理混合復習策略[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10):111-112.
[2] ?張金芳.淺談初中物理課堂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J].才智,2019(29):130.
[3] ?奚偉.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探究歐姆定律的實驗設計[J].湖南中學物理,2019,34(09):26-27.
[4] ?林志鵬.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6):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