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佳 鄒均
摘要:大學生黨員是學生中的先進代表,為將黨性教育真正融入到每一位學生黨員的血液中去,培養(yǎng)出一批具有堅定理想信念的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加強大學生黨性教育的普遍性與時效性勢在必行。重慶工程學院管理學院以晨課《讀本》為載體,提出大學生黨性教育對策,爭取更多優(yōu)秀大學生加入我黨,為黨注入新鮮血液。
關鍵詞:學生黨員,黨性教育,普遍性,時效性
引言
“大學生黨員作為學生中的先進力量代表,承擔著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時代重任,是實現(xiàn)中華名族偉大復興的后備力量和主力軍。”近年來,高校學生黨員發(fā)展初具規(guī)模,學生黨員人數(shù)仍然占比較低。加強大學生黨員黨性教育是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核心內容。如何使黨性教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具有普遍性、有效性能夠更好解決高校黨員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學生黨性教育的現(xiàn)狀
黨性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思想活躍,具有一定的引導性,可塑性。當前高校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分別為:1、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2、高校輔導員負責開展的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3、為發(fā)展黨員而開展的黨校學習活動等。前兩者能夠面向廣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面”的鋪蓋性,而第三者僅僅對具有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意愿的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谶@一現(xiàn)狀,導致高校在黨員發(fā)展過程中存在一定問題。
二、高校學生黨性教育存在的問題
高校學生黨員發(fā)展過程中由于受到學生自身、高校黨員培養(yǎng)方式、社會多元化思潮等三個方面的影響,傳統(tǒng)黨性教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當今大學生多為“90后”,“00后”,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未體驗過艱苦時期的磨練,不懂何為艱苦奮斗;由于多數(shù)為獨生子女,他們缺乏團隊合作意識,抗壓能力低。個性鮮明,但又缺乏理想信念。入黨動機多來自家長黨員長輩的耳濡目染,甚至為抗戰(zhàn)題材的影視作品,對于黨的認識不夠深刻,較為膚淺。由于一些社會現(xiàn)象給黨員同志附加的有利標簽使部分大學生提交了入黨申請書,企圖單純享受黨員身份帶來的“權利”。
其次,在黨員教育上,很多高校成立黨校等專門組織進行黨員的選拔、考核與教育。部分高校在黨員發(fā)展過程中“重發(fā)展,輕培養(yǎng)”,使學生在培訓過程中,將理論灌輸作為黨性教育的唯一途徑。學生黨員忽視了自身黨性修養(yǎng),單純追求考試的通過率,不利于黨的先進性建設。黨的先進性建設是一個一項長期任務,需要我們不斷提出新要求、充實新內容、做出新努力、解決新問題。
雖然大學生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強,但是缺乏一定的鑒別能力。個人政治思想尚不穩(wěn)定,受到西方文化滲透,“名牌”、“洋節(jié)”、“留學”在大學生中廣為流行;一些別有用心的輿論,企圖夸大我黨存在的某些問題,否定取得的成就,吹捧西方政治模式;社會上一些企業(yè)將“黨員”、“學生干部”等作為衡量學生優(yōu)秀與否的標準,成為影響學生黨員入黨動機純潔性的外部原因。
三、大學生黨性教育提升對策
《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學生黨員發(fā)展和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的如干意見》中指出,“為提高學生黨員思想政治素質,在高校新生中開展黨的基本知識教育,提高學生對黨的認識,引導學生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秉h員發(fā)展要堅持早教育、早發(fā)現(xiàn)、早培養(yǎng)。
黨性教育離不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高等學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理應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造一切條件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開展,使黨性教育賦予時效性、普遍性?;诟咝W生黨性教育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重慶工程學院管理學院從以下幾點創(chuàng)新黨員發(fā)展與培養(yǎng)途徑:
1、加強大學生黨員形象教育。
近年來,雖然黨員隊伍不斷壯大,高校大學生而大學生黨員比例在學生中畢竟為少數(shù),為保證的大學生整體思想政治素質過硬,仍需要加強黨性教育的普遍性。
重慶工程學院管理學院黨總支利用素質教育課程晨讀作為抓點,結合黨章黨規(guī),黨的最新重要理論、最新思想、系列講話、優(yōu)秀人物事跡報道等編寫黨性教育專著作為晨讀課程讀本。讀本中大量的優(yōu)秀黨員先進事跡,使同學們感受到黨性的光輝。敢于將先進人物作為自身學習的榜樣,走出課堂后與同學們進行分享。堅定了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奮斗的理想信念,真正實現(xiàn)了黨性教育的根本目標。
2、理論知識習得創(chuàng)新性
為了使同學們將國內外發(fā)展政治形勢變化和黨的最新方針政策相結合,關注國家發(fā)展最新動態(tài),響應黨的號召,做到與時俱進,就必須必須保證黨性教育的時效性;同時為避免傳統(tǒng)理論知識“背書式”學習,讀本中將關鍵詞條做出了背景導入,引出出處,配入插圖,并進行名詞解析。為了方便同學們的理解,還對系列講話中關鍵詞出現(xiàn)的意義進行了闡述。傳統(tǒng)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專著通常只注重還原理論本身,而較少對理論進行解析和闡述,使理論學習多顯得枯燥、難懂,該黨建專著的創(chuàng)新編寫方式加強了同學們的閱讀興趣,加深了對理論的理解,提升自身黨性修養(yǎng)。吸引更多具有堅定理想信念、德才兼?zhèn)?、政治素質過硬的優(yōu)秀大學生到我黨中來。
3、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資源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將信息網(wǎng)絡利用到開展黨性教育中,已成為黨建工作的重要手段。為了使黨性教育具有普遍性,時效性,必須緊緊把握這個突破口。網(wǎng)絡的介入,使信息傳播的范圍、速度與效果都有擴大和提高,這對大學生的思想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影響。為提高黨性教育的前瞻性和時代感,該《讀本》里面插入每一個主題相關的會議視頻、歌曲、新聞鏈接二維碼,同學們通過手機掃一掃便能耳聞目睹知識點,加深了印象。尤其是讀本中黨建公眾號的提供,為大家提供了一個發(fā)表見解的平臺,同時可以學習黨建工作者們隨時更新的博文,獲得精神糧食。
結束語
大學生黨員作為學生中的先進力量,理應具備比其他同學更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大學生黨員思想政治素養(yǎng)的高低決定著黨員質量的高低,而黨員質量取決于黨員發(fā)展過程中黨性教育的有效性。學生黨員的黨性教育作為高校黨建工作的主要內容,不完全局限于黨員發(fā)展內部開展。要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離不開所有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素養(yǎng)的普遍提升。只有在廣大學生中開展黨性教育,使黨性教育賦予時效性和普遍性,才能從思想根源上實現(xiàn)學生黨員入黨動機純潔化,為黨注入新鮮純潔血液。
參考文獻:
[1] 王寧.高校學生黨員黨性教育問題研究[D]. 濟南:山東大學,2013.
[2]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R].中發(fā)[2004]16號.
[3] 中共中央組織部,宣傳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學生黨員發(fā)展和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的如干意見[R].教黨[2013]22號
[4] 丁勇,陳詩,楊紹輝,程小放.高校學生黨員黨性及其影響力的研究[J].學理論,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