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曉
摘要:識字建立在語言發(fā)育的基礎之上。在學齡前時期,通常更加注重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上了小學以后,識字就變成了主要的教學任務。在識字的過程中,尤其對于城鄉(xiāng)環(huán)境下的小學生,會有很多障礙,作為教師要結合城鄉(xiāng)的特色,城鄉(xiāng)小學生的特點,探索適合小學生的識字教學策略。本文分析了在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
關鍵詞:識字教學;同步課堂;小學
中圖分類號:G62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6-0112-01
對于小學識字的教學,要根據(jù)小學生的生長發(fā)育特點以及發(fā)展規(guī)律而進行,尤其是城鄉(xiāng)結合的小學生所處的家庭和教學環(huán)境進行教學,從而使得小學生在識字方面的教學有更好的效果。
1.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問題
每個人都從學中文開始學習識字,所以識字是漢語教學的初始教學課程。識字教學是小學生必須學習的語言課程之一。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育模式已經(jīng)多樣化。然而,由于傳統(tǒng)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和小學生年齡特征的影響,小學語文掃盲教學未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1.1 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學理念相對滯后
今天,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fā)展,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也在與時俱進。然而,在城鄉(xiāng)的農(nóng)村中,仍有許多教師不認識現(xiàn)代教學觀念的重要性,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堅持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方法,使學生仍處于被動、機械的學習狀態(tài),忽視小學生的綜合能力。種植。同時,在教學模式上探索創(chuàng)新的力度不夠,掃盲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導致學生對掃盲的興趣較低,難以提高掃盲教學的效果。
1.2 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
對于小學生來說,有效的教學方法決定了他們識字的效率。目前,“填鴨式”教學法仍然是課堂教學的主導模式。許多教師未能根據(jù)他們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指導他們開始教學活動。為了完成掃盲教學任務,一些教師讓學生反復機械地讀寫和抄寫漢字。這樣的日常教學使小學生從對新漢字的熱情,到對掃盲的逐漸興趣,對我們的掃盲教學產(chǎn)生了負面的影響。此外,在掃盲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過于重視掃盲技能的培養(yǎng),而忽視了對學生學習條件的考訂,這也是掃盲教學難以取得良好效果的一個重要原因。
1.3 學生的主觀問題
語文掃盲教學不僅受到教學方法、教學條件、教學理念等的影響。小學生的興趣偏好和個性特征對掃盲教學也有重要影響。因為小學生年紀輕輕,性格活潑活潑。當他們第一次進入校園時,很難適應學校教室的束縛。他們喜歡聽有趣的故事,享受快樂和娛樂的學習環(huán)境。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反復閱讀和重復識字練習,這是繁瑣的,使學生感到抗拒,對識字學習不感興趣,特別是對于漢字結構相對復雜的漢字。由此可見,教師缺乏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未能從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積極識字的意識,是促使小學生厭學的誘因。
2.城鄉(xiāng)同步課堂下讓小學識字教學策略
2.1 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和激發(fā)興趣
在教學中,合理安排符合兒童心理發(fā)展和認知規(guī)律的識字方法,構建適合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主觀能動性。例如,使用情境介紹法,透過講故事、猜謎、編輯兒歌等,幫助學生聯(lián)想記憶;使用簡單的筆觸、多媒體課件等,加強文字與事物的關系,從而達到識字、知識、發(fā)展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目的。掃盲教學也需要根據(jù)不同的內容采取不同的形式,選擇適當?shù)氖侄危哂袏蕵沸院蛫蕵沸?。對于文本中的詞匯,使用文學文本的讀寫能力,并用文本書寫。讀寫能力是在學生知道新單詞后立即回到課文中閱讀。在識字教學中,尤其是對第二類詞,不宜過多地分析字形,強調整體記憶,對個體進行適當?shù)姆治?。另外,《姓氏歌》和《識字加油站》中的“加一加一減一減”等字,都反映了構詞的特征。在學生預習準備的基礎上,也可以讓學生成為小教師,調動所有學生的識字興趣。
2.2 利用多互聯(lián)網(wǎng)和媒體課件進行識字學習
識字的目的不僅僅是要認識這個字,更重要的要能夠靈活運用它??梢酝ㄟ^互聯(lián)網(wǎng)、多媒體進行課件的制作,利用多媒體制作生字卡片,幫助小學生在同步課堂中進行生字的認知和書寫。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的渠道,將學生學習的生字進行同音或者形近字的比較,如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最后兩課《咕咚》和《小壁虎借尾巴》中的生字,除了在教師已有的教學經(jīng)驗上進行教授以外,還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和多媒體課件,將形聲字、偏旁表意的特點對生字的意義進行學習。學生在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識字材料,如學??谔?、公告牌、街頭廣告、牌匾等,這些都是可以獲得的識字資源。在掃盲教學中,要自覺引導教師積極激勵學生主動識字。如果你展示這個詞,讓學生主動去認識它。對于學生已經(jīng)知道的單詞,老師問:“你怎么知道的?”“你在哪里看到這個詞?”并贊賞學生的識字方法和識字成績。這樣,被表揚的學生就會更識字,為其他學生樹立積極識字的榜樣。為了激發(fā)學生積極的識字意識,教師還應為學生提供充分展示和交流的時間和空間。
2.3 識字與閱讀相結合
閱讀教學的第一步是引導學生準確、流利地閱讀課文。教材中的“快樂閱讀”部分不僅是課堂內外閱讀交流的橋梁,也是學生閱讀的重要渠道。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成人閱讀”的教學資源,堅持聽故事和親子閱讀,將故事內容與識字相結合。這樣不僅鞏固了文字,而且豐富了學生的語言和思維。
3.結語
“識字的開始是聰明的。”由于中國人想變得聰明,他們必須先學習漢字。因為漢字是漢字,所以是中國最好的文化。只有當你學習漢字時,你才能進一步閱讀和寫作。閱讀和寫作可以讓你再次感受到漢字的積累和使用,并有效鞏固識字能力。此外,讀寫效果也直接影響到學生綜合讀寫能力的提高和其他課程的學習,甚至影響到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先云.增強六個意識,教好部編小學語文教材[J].內蒙古教育:A,2016(10):31-33.
[2]黃國才.用好“部編本”小學語文教科書——“部編本”教材的編寫指導思想、特色和使用建議[J].新教師,2016(10):10-13.
[3]溫儒敏.“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特色與使用建議[J].課程.教材:教法,2016(11):5-13.
[4]汪潮.部編教材《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的學理分析[J].語文教學通訊,2016(2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