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要:在建筑設計中,設計人員應采用必要的方式方法及技術手段來預防和減少建筑火災的發(fā)生,保護人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因此設計人員要從主動防火及被動防火兩方面來進行設計。被動防火是指從建筑物的平面布局、耐火等級以及構件的耐火極限,對建筑物進行必要的防火分隔,設置合理的疏散門及安全疏散出口從本質上來達到降低火災危害,保護人身與財產安全的目的。
關鍵詞:防火疏散設計;建筑設計;作用
一、民用建筑設計中要點
(一)民用建筑設計中要點
在總平面布局中,應合理確定建筑的位置、防火間距、消防車道和消防水源等,不宜將民用建筑布置在甲、乙類廠(庫)房,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可燃氣體儲罐和可燃材料堆場的附近。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防火規(guī)范中的最小間距;不同耐火等級建筑的允許建筑高度或層數、防火分區(qū)最大允許建筑面積不應大于防火規(guī)范的要求。
民用建筑的平面布置應結合建筑的耐火等級、火災危險性、使用功能和安全疏散等因素合理布置,應根據其建筑高度、規(guī)模、使用功能和耐火等級等因素合理設置安全疏散和避難設施。安全出口和疏散門的位置、數量、寬度及疏散樓梯間的形式,應滿足人員安全疏散的要求。
二、建筑中防火疏散設計的具體作用
(一)疏散走道
疏散走道簡單來說就是房門到安全出口(外部出口或者是疏散樓梯等)的室內走道。對人員的疏散首先需要通過的就是疏散走道,疏散走道的設計必須方便,避免安裝任何凸起裝置或者物體,保證疏散路徑的暢通無阻;走道中墻面、地面以及頂棚等部位的裝修,要與《防火規(guī)范》的相關設計要求相一致。讓人們在火災第一時間可以進入消防通道中,然后按照指示方向進行疏散。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區(qū)處應設置常開甲級防火門。開向疏散樓梯或疏散樓梯間的門,當其完全開啟時,不應減少樓梯平臺的有效寬度。人員密集場所內平時需要控制人員隨意出入的疏散門和設置門禁系統(tǒng)的住宅、宿舍、公寓建筑的外門,應保證火災時不需使用鑰匙等任何工具即能從內部易于打開,并應在顯著位置設置具有使用提示的標識。
(二)疏散樓梯
當火災發(fā)生時,首先要保證建筑物內的人員能夠盡快撤離現場,而消防人員能夠及時進行撲火作業(yè),因此疏散樓梯設計的合理性、科學性至關重要。疏散樓梯指的是發(fā)生火災的時候,能夠作為豎向逃生通道的室、內外樓梯,室內疏散樓梯需要設置樓梯間,當電梯停運的情況下,疏散樓梯便能夠發(fā)揮其垂直疏散的作用,是樓內相對更加安全的避難路徑,同時也是消防人員進場滅火的有效途徑。另外其防火性能需保證達到兩小時以上,為人們逃生以及消防人員的撲救爭取寶貴的時間。最后疏散樓梯的數量也必須要保持一定數量,保證其有效的承載量。
(三)安全出口
建筑內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門應分散布置,且建筑內每個防火分區(qū)或一個防火分區(qū)的每個樓層、每個住宅單元每層相鄰兩個安全出口以及每個房間相鄰兩個疏散門最近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m。公共建筑內每個防火分區(qū)或一個防火分區(qū)的每個樓層,其安全出口的數量應經計算確定,且不應少于2個。住宅建筑的安全出口應根據建筑高度,每個單元任一層的建筑面積或任一戶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離確定。另外必須將安全出口指示裝置安裝在沿途十分顯眼的地方。
(四)疏散路線
為了保障人員可以快速撤離建筑,應在每個區(qū)域、每個樓層單獨設有疏散路線圖,準確表明各個房間應按照什么路線進行疏散,保證有序安全快速的撤離建筑。當火災發(fā)生時建筑內安全性按照房間、走道、樓梯依次增加,如果不能及時撤離建筑,應選擇前往安全性更高的位置等待救援。
(五)避難層
避難層的作用主要是用于高層建筑中處于高層部分的人員不能立刻撤離建筑而設計的,可以用于暫時躲避的安全區(qū)域,或者是行動不便的人員等待救援的區(qū)域。超過100米建筑高度的住宅以及超過100米建筑高度的公共建筑均需設置相應的避難層,以便于受災人員能夠暫時避難和逃生緩沖,其建筑面積的標準需能夠容納全樓人員,因為此高度建筑物發(fā)生火災后,有效疏散逃難人員至室外的時間依然要多于所允許的安全時間,因此避難層的設計要嚴格按照相應標準實施,保證人員的安全撤離。
三、建筑內防火設計的注意事項
按照規(guī)范要求,在需要的場所或建筑中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建筑高度大于54m但不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公共部位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套內宜設置火災探測器。建筑高度不大于54m的高層住宅建筑,其公共部位宜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當設置需聯(lián)動控制的消防設施時,公共部位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高層住宅建筑的公共部位應設置具有語音功能的火災聲警報裝置或應急廣播。
在消火栓箱內設消火栓報警按鈕。接線盒設在消火栓的開門側。在各層樓梯間或消防電梯前室設置識別著火樓層的燈光顯示裝置;在各樓層走道靠近樓梯出口處,設置聲光警報裝置;在各層消防電梯前室設火災報警樓層顯示裝置。做好建筑的防排煙系統(tǒng),可利用建筑物的外窗、陽臺、凹廊或專用排煙口、豎井等將煙氣排出或稀釋煙氣的濃度。
四、結語:
總之,建筑設計中的防火疏散設計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一旦疏忽,那么在發(fā)生火災的時候,會對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威脅,必須要做到多思考、多總結,不斷完善防火疏散的設計理念,切實保護人們的安全。
參考文獻:
[1]易靜.建筑防火設計民用建筑設計應用探討[J].消防界(電子版),2017(12):88+90.
[2]俞云耀.商業(yè)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設計[J].信息記錄材料,2017,18(S1):144-145.
[3]鞏磊,康龍.淺析民用建筑設計中建筑防火技術的運用[J].山西建筑,2017,43(33):30-31.
[4]陳巴圖.超高層建筑防火疏散設計研究[J].消防界(電子版),2017(10):102-103.